分享

长期债务周期的六个阶段

 脸大旺夫张路 2022-04-03

975

读原则二这本书真的很有挑战性,经济学金融学知识都要懂,而且不能是简单的懂一些概念。还要真正的理解其中的逻辑,真的是挺难的,我几乎是一字一句的理解着去读的,但依然有很多地方似懂非懂。

知识结构都是慢慢建立的,这只是兴趣,所以也不必着急。

长期债务周期分为6个阶段。

首先解释一下债务,很简单,就是欠别人的钱。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对未来交付资金的承诺。

第1个阶段,最初并不存在债务,人们使用硬通货。这种情况一般是战后的重建或者是新政权的建立,一切都重新来过了。这个阶段硬通货很重要,因为他们的交易不需要涉及信用或者信任,基本上交易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每件物品都有其内在的价值。

第2阶段,出现了硬通货债权票据,由于物物交换或者用贵金属作为货币,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因此一些可信赖的机构出现可供人们存放货币,然后给存放人出具债权票据。慢慢的这些机构形成了银行,人们把票据视为货币,这些票据即可以换回有形货币,比如黄金白银,又可以购物。

第3阶段,债务的增加,起初市面上的债权票据和银行里储存的硬通货一样多,比如金本位的时代。不过央行和票据持有者发现了信贷和债务的奥妙,票据持有者可以把票据借给或者叫存入银行可以得到利息,而银行可以把这些票据以更高的利率借给急需的人,银行赚了差价。

但时间长了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人们还不起钱,这个是生活中常见的,比较容易理解。第2种就比较抽象了,人们持有的债券数量比商品增长的更快,以及债务资产无法兑换成货币以购买商品,我的理解这应该就是物资紧缺了吧。

第4个阶段,发生债务违约和货币贬值,导致印钞与硬通货脱钩。还不起钱就会违约很直观。

上面的第2个问题,如果债权人及投资者发现无法用货币(存折)换成实物资产(黄金)时挤兑就会出现,即债务资产持有者将债务资产转换成商品或其他实物资产,当银行拿不出足够的现金(黄金白银)时,只能选择了违约。

本质上储户与银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都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那么还不起的风险就会一直存在。

第五阶段,法定货币最终贬值,比如美元与黄金脱钩就是银行印多少钱和黄金没有关系了,这时候市场的钱就比商品多了,那么钱就会贬值。

其实政府大量印钱就是一种变相的征税,虽然减轻了债务人的负担,但债权人就吃亏了。关于这个阶段内容有很多,大部分我都没有理解。

第6阶段,回归硬通货。我感觉到这个阶段基本上是政权的交替了。

综上所述,在长期债务周期的早期未偿债务不多,持有赚取利息的债务资产通常会带来回报,但是到了周期的后期未偿债务大量积累濒临违约或贬值,持有债务的风险超过所得的利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