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茂林之家 2022-04-03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封建时期,皇帝即最高统治者。在皇帝手下做事,除了需要极强的办事能力之外,还需要极高的交际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揣摩皇帝的心意,评估当前的局势,就很有可能在各派斗争之中无声消失。

“(刘强)光武帝刘秀长子。”作为东汉开国太子,刘强的起步看起来光芒万丈。但实际上,不仅刘强的母亲郭圣通明白,就连年幼的刘强也明白,自己不过是被刘秀推出来“作秀”的。

刘秀虽是借助郭圣通家族才得到了开国称帝的力量,但一直很忌惮郭家,虽然迫于形势立刘强为太子,但一直拒绝让其入主东宫。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在母亲郭圣通因为所谓的“失德”而被废除皇后之位后,刘强行事越发谨慎,多次向各个诸侯表示,希望能够转达自己退位藩王的请求。

对此,刘秀一边拒绝,一边马不停蹄地不清洗郭家势力,而后,刘强的讲师郅恽给出建议,表示时机到了,刘强立即再度向刘秀请求“引愆退身”,这回刘秀终于答应了。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废后处理

“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因为深知自己废后(郭圣通)一事会遭至群臣非议,所以刘秀用了很多方法来保障这一事的顺利进行。

首先,刘秀把废除郭圣通皇后之位的废后诏书,和封阴丽华为皇后的封后诏书,合为一本诏书。特意在诏书上写明,因为废后是“异常之事”,所以让大臣们“不得”为立新后而“上寿称庆”。

废后和立后原本就是两件事,刘秀非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以此不让大臣们上书的原因在于,他自己也明白,如果大臣们因此而上书,字里行间写的并不一定是恭贺之话。相反的,还很有可能会有大臣以上书来为郭圣通鸣不平。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其次,在诏书之上,刘秀十分清楚地写明了郭圣通的废后原因——“吕霍之风”和“怀执怨怼”,即说郭圣通善妒,参与朝政。然而,事实上,一来,并没有任何郭圣通参政的证据,二来,郭圣通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的嫉妒的机会。

从一开始,刘秀在通过和郭圣通联姻取得权势称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回阴丽华,并且坚持让两人同封为贵人。而后,虽然郭氏族人为刘秀屡次立下汗马功劳,但刘秀在提升郭氏立功之人时,都会提升阴丽华的家族,并且让阴氏族人的职位高于郭氏。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对于封建统治者的妻子来说,想要更好地活下去,就只能遵照已有的父权社会规则,生下男性。在这种情况下,妻子们,或者是统治者本身,有时候就会对子嗣下手。而作为皇后,郭圣通却从未阻止过刘秀的妻子们生育一事。

在废后两条理由都不成立的情况下,刘秀为这件事做了最后的安排,郭圣通皇后之位虽然被废,但刘秀封郭圣通为“中山王太后,居北宫”,还封了郭圣通的另一个孩子刘辅为中山王,名下共两郡,相当大手笔。除此之外,刘秀还坚持不废郭强的太子之位。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如履薄冰

“(申屠刚)为一时刚直之臣。”申屠刚曾因刚直谏言而得名,于是在汉朝朝堂上逐步晋升。然而,在刘强7岁的时候,申屠刚却因为多次谏言让太子刘强入住东宫而被贬黜出京。

刘秀的想法,郭圣通和郭强看得再明白不过。事实上,就连郭圣通的皇后之位,都不是出于刘秀的本心。在郭圣通的皇后之位背后,是血亲的鲜血和生命。

刘秀在称帝之后,并没有直接宣布皇后由谁来担任,而是一直表示自己希望立阴丽华为皇后。很快,百姓中传出了一种说法,说是曾经帮刘秀打出一片天的,安排郭圣通联姻的,郭圣通的舅舅刘杨,有谋反之心。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接着,在“刘秀派人征讨”刘杨的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传说要谋反的刘杨却关闭城门拒绝应战。而刘秀虽然明面上,派耿纯去劳慰刘杨所在地的各个王侯贵族,暗地里却对耿纯下了死命令,只要见到刘杨,“因而收之。”

耿纯的母亲和刘杨有血缘关系,于是耿纯便以此为由邀请刘杨见面。刘杨不可能不明白这次见面的危险,但他还是去了,不仅去了,而且还是轻兵出行,并在到了约定地点之后,让轻兵在外等候。

然而,让刘杨、刘让两兄弟没想到的是,两人进门之后,耿纯便立即让人紧闭阁楼之门,并迅速将两人杀害。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刘秀的这一做法,瞬间震慑了刘杨所在的河北的势力,以至于河北贵族“无敢动者”。而后,为了安抚河北众贵族,刘秀于同年令刘杨的孩子继承刘杨的位置,并封郭圣通为皇后,刘强也因此被立为太子。

在这种情况下坐上太子之位,刘强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来郭圣通被废后,刘强就一直请辞太子之位,阴丽华得知消息后,也主动表示谦让。两相辞让之后,刘秀便按原计划封阴丽华之子刘庄为太子。刘秀的铁血手腕开创了东汉,而后,东汉又在刘庄的统治下得到强大。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处处谨慎

“(李隆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无独有偶,因形势而不得不谦让的事情,在唐朝也发生过。武则天称帝后,大力选贤举能,选拔出了狄仁杰、姚崇、宋瑾等能人志士,并在庭州设置了北庭都护府,从而巩固唐朝对于西域地区的管辖,使得丝绸之路得以通畅无阻。

武则天将朝堂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李世民的孙子李旦便只能默默缩着。然而,李旦愿意缩着,朝堂之中的守旧势力却不愿意。武则天推举寒门士子入朝做官,使得朝堂之中流入了很多新鲜血液,但这却在无形中削弱了原有阶层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宰相张柬之等人趁武则天生病之时发动政变,武则天不想徒增变乱,也明白守旧势力强大,最终同意“禅位于太子李显(李旦的哥哥)。”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李显继位后,于710年病逝,皇后韦氏本想临朝称制,但这时候李旦的孩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将韦后杀害。

韦后死后,李旦便成为了皇帝。李旦的嫡长子是李成器,但有李世民杀李建成的前车之鉴在,看出父亲李旦势弱,而李隆基强势的李成器,便诚恳地表示,希望立“唐隆政变的首功之臣”李隆基为太子。李隆基得知消息后,赶忙表示,还是册封自己敬重的大哥李成器为太子为好。

一来二去之后,李旦便立李隆基为太子。而后公元712年,李旦禅位给太子李隆基,李隆基登基,是为唐玄宗。李隆基愿意任用武则天选出来的姚崇、宋瑾等人,成功在武则天治理的基础下,开辟了唐朝开元盛世。

历史上曾经有一对兄弟,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却造就两大盛世

小结:

“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出现“大治”景象。”汉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两人将东汉推向了鼎盛,这和刘秀前期的权力制衡是脱不开关系的。两人和刘秀一样,都会任用能人,但同时又会注意权力制衡,谨防一方做大。

汉朝和唐朝时期,都发生过相互辞让太子之位一事,后来,汉朝迎来了明章之治,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这两次相互辞让,从表面上看,是兄友弟恭,但实际上,是弱势一方为了明哲保身的不得已而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