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埃塞俄比亚的新闻与国际上有关乌俄战争的报道极为相似,埃粉和西粉的记者们都带着有色的墨镜寻找符合他们文章主题的素材,因此读者看到的往往是在同一国家不同地点发生的不同事件。 有关埃塞俄比亚的新闻报道,一边是战火连连流离失所,一边是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这两幅极不相符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哪一方的报道更加属实?埃塞俄比亚的局势究竟如何?目前在该国生活工作是否安全?还在打算过来投资的中资企业是否可行? 我们不妨从多方视角来观测在埃塞俄比亚发生的不同事件,以中立的态度来客观地分析发生在该国的人与事。 02 ———停火之后的战区——— 自3月24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人道主义休战之后,第二天与政府作战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也回应了政府的呼吁,同意停止敌对行为,并敦促政府尽快放行国际组织向提格雷地区运输紧急救援物质的车辆,以解救面临饥饿危机的数十万平民百姓。 从提格雷与阿法尔地区得到的最新消息表明,与TPLF结盟的提格雷国防军(TDF)和联邦部队之间的大规模战斗已经平息。但是,据地区官员和国际外交官表示,上周宣布的停火在阿法尔某些地方并没有得到实施,阿法尔地区的新战线正在危及着和平谈判的努力。 3月28日阿法尔警察局长艾哈迈德哈里夫告诉路透社记者,在提格雷武装人员占领的六个地区中,还有两个地区正在交战中,并且在提格雷和阿法尔边境地区的提格雷部队正在“大量”集结。其他两名人道主义工作者也证实了战斗的继续。但是,TPLF的发言人格塔乔否认了这些地区的冲突,他也没有就军事集结的指控发表评论。 所以说,如果阿法尔的战斗还在继续,埃塞俄比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自从2020年11月内战开始之后,埃塞俄比亚政府并不是第一次宣布停火。政府曾在去年7月宣布过一次单方面停火,并将联邦军队撤出提格雷,而TPLF则宣布联邦军战败出逃,将其视为“笑话”并继续战斗,宣称和平的关键条件尚未得到满足。 这次的停火是在两败俱伤、政府面对国内外重重压力下提出的。TPLF被打得焦头烂额粮尽弹绝,而政府也在面临着外汇短缺、通货膨胀、援助枯竭的危机,应该是做下来好好谈判的最好时机了。但至于是否真正实现停火,还有待观察后续。 03 ———物质短缺物价飞涨——— 在埃塞俄比亚的外国人发现,该国的生活成本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今天买到的食品,明天的价格一定比今天更高。虽然外国人并不特别敏感本地的食品价格,毕竟与本地人相比,外国人担负生活的基本消费是没有问题的。而企业的影响就比较大了,原材料价格飞涨,员工工资不断提高,企业各种消费也随之而涨。 面对本地市场的企业发现,随者生产成本的增长,企业也不得不提高商品的价格,其结果是大多数商品的消费出现了低迷的状况。除了那些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之外,普通产品的销售额正在递减。目前,只有生死攸关的药品仍然保持着供不应求,甚至是有价无货的状态。 有的企业家说,好不容易等到停火了。战争结束了,可以不必终日惶惶而安心生产了,但是他们又突然发现,本地的销售量发生了断崖式的递减,埃塞人的消费能力也大大地缩减了。 还有的投资者说,比尔留在账户里天天都在贬值。虽然通过特殊渠道兑换出去了,但政府却开始全力以赴地追究企业账户现金的来龙去脉。 有幸的是,到非洲投资的企业家们大都具有强大的抗压力,只要还有一线的希望,既来之则安之。况且,对资金集中在非洲的投资者来说,岂能遇到困难说走就走? 这个年月,与中国相比,在非洲毕竟还是相对容易挣钱的。所以,已经在埃塞俄比亚建厂的中国私企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是不会离开的,即使在遭遇了海关刁难、税务野蛮、政策不明等各种不公待遇之后,也会抱着对未来的希望而努力地前行。 对外国人而言,在埃塞俄比亚投资与生活最可怕的就是医疗问题了。如果身体还是健康的,其他的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即使是企业家,必须要离开时也就是放弃了机器设备,日后还可东山再起。 因此,至今还留在埃塞俄比亚的华人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没有封城,没有隔离,正常生产,抱团取暖,照样吃喝,自由自在。 04 ———驱逐回国的大军——— 从3月30日开始,将有超过100,000名埃塞俄比亚移民被沙特阿拉伯驱逐回国。当天,约有900名移民已经到达亚的斯亚贝巴国际机场。 这些大规模的海归者将对政府和国际移民组织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据报道,预估需要1100万美元来帮助来自沙特阿拉伯的100,000多名埃塞俄比亚移民。 按照惯例,埃塞俄比亚政府正在呼吁捐助者、联合国机构和其他人道主义行动者提供慷慨的支持。但是,由于内战爆发后与国际援助机构以及几个赞助国关系欠佳,叫穷喊助已经远远不如以往奏效了。那么,今后估计只能通过加强苛捐杂税让企业挑起重担了。 据估计,目前约有750,000名埃塞俄比亚人居住在沙特,100,000名被驱逐之后还有多少人将被遣送回国也难以预料。回返者的遣返和安置工作都将给这个伤痕累累的国家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埃塞俄比亚外交部领事事务总局认为,关键合作伙伴的国际组织参与这一目标的规划和实施至关重要。 大批返送回国的人员与失业大军的增加将让埃塞俄比亚的经济雪上加霜,希望政府能够意识到外国投资在创造劳动力机会、减少失业、稳定社会治安方面所起的作用,真正为外国投资企业提供可能的便利,而不是一味地加压索取。 05 ———IPDC捷报频传——— 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发展公司(IPDC)是政府招商引资中最年轻与强壮的队伍,不论是在疫情的困境中,还是在战火纷飞的年月,这支队伍始终保持着只报喜不报忧的埃塞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支自带品牌的队伍,统一的制服,明星的阵脚,大肆的作秀,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让我们感受到埃塞俄比亚从来也没有经历过萧条,永远都保持着几年前非洲“小中国”的生机。 Kombolcha誓言现场 3月30日,Kombolcha工业园正在努力为实现本预算年度超过130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而造势。IPDC宣称该园区已从TPLF恐怖组织的抢劫和破坏中恢复,开始正常运转,并取得了超过34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而工业园企业提出的战争赔偿问题似乎尚未列入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尽量回避)。 局长倾听中资企业汇报 3月30日,埃塞俄比亚投资局局长带队走访东方工业园,访问期间,他们与园区内的投资者面谈,就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解决的方向(厉害!)。 阵脚强大的媒体 3月29日,Debre Berhan工业园准备迎接有意的本地和外国投资者。超过15家私营和国营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印刷媒体参加了IPDC举办的招商热场宣传会,而参加的媒体人员似乎超过了有意愿的投资者(呵呵)。 盛大招商论坛 3月16日,埃塞俄比亚投资委员会、迪拜领事馆和工业园区发展公司共同组织了投资论坛,该论坛在迪拜举行,重点关注埃塞俄比亚农业产业的投资潜力。 IPDC还呼吁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企业踊跃到埃塞俄比亚投资,这个时候最能体现出,中国才是他们的真正后盾。 但也有园区企业抱怨,嘘寒问暖的官员太多,实际操作的人员太少,解决问题的拖拖拉拉。但是,深入思考,如果连作秀的都没有了,也就无人问津了,届时还遭地方官猛捞一把,岂不就更加悲催了? 埃塞制造 人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分析埃塞俄比亚的今天和未来,也应该兼听则明。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