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欣赏:清明记怀——汪汉云

 流光文苑 2022-04-03

清明记怀

文/汪汉云:安徽天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再过两天又是清明节,近来几天我多郁闷,总是想着,这三年因为疫情之故,都没有回故乡扫墓祭奠祖先亡灵。又有家侄来电说:我的故妻墓,被人损坏,把右侧大理石护栏推倒了。想回去修整,我又年事已高,千里路遥,回去一趟真个不易。又加疫情之严重,也只好作罢。

        真是每逢清明思亡灵。连扫墓对我来说都是这般为难,怎不忧心忡忡,更怀自愧,又怕人说三道四,指背心,背负不仁不义不孝之名。

       先祖,父母之恩,妻子之爱,萦绕在心,也是常人之情。尤其是我这个身在异乡的老年人。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近来总是梦到昔日少壮时,清明扫墓的故乡情景。

          每年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做米饺子粑,是江南故乡一大特色。上坟来祭祀祖先,还有好酒佳肴。随儿带孙,敬酒烧香烧纸。锄去坟头杂草,清扫墓台。改革开放后,宗族汪氏,还有族祭始祖。清明前三天,后一七,好一派忙然,寂静的野郊墓田坟山上,人流不断,灰烟缭绕,鞭炮声喧。每一座坟头上都挿上了白纸帆,又叫标旗。烧草纸阴币,当地把草纸叫表心纸,含义是,表示孝敬心意。

         清明时期,荒郊坟山上,真是另一番景色。杜鹃花盛开,染红了山岗,染红了荒冢。杜鹃花我乡方言叫燕子红,也有叫映山红,书名叫杜鹃花。顾名思义,都名符其实,燕子来时花才开,开时映红山丘,杜鹃鸟来到啼血时开的花朵。万堆火红的杜鹃花丛中,杂乱的孤坟荒冢上条条白标飘扬。一眼看去祖坟山上萧条萧穆中衬托着壮观红艳火热,交相呼应,好一副奇特的画卷。

         还记得,二O一五年清明,我带女儿文虹回故乡扫墓,一种极其悲痛的心情,采摘了许多燕子红,还有一种名叫七里香的花,其花细小洁白,清香浓郁。摆到父母妻子坟台前,比别人家多一份仪式,更有女儿文虹把她母亲的坟堆上,挿满了杜鹃花。凸现了女儿念母心之切。

         二O一八年,我一人回乡扫墓。不小心,烧纸时一阵风起,火星燃起枯草,引发火情,我一时心急,砍下松尽力扑打灭火,然而火势还是漫延。累倒在地,心想这下不得了啊,天啊!如发山火,无钱理赔,只能坐牢啊!正巧好得本族晚辈多人也是来扫墓,帮我扑灭了火灾。我跪在地上,想出言感谢,竟不能发声,众人扶起我,安尉我。真祖宗显灵呀!

        我记起了两首前人的诗,写的真好,不知何人何时所作。

                一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红杜。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二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事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由此我浮想连篇,人啊世间过客,就算活百岁,也是一瞬间啊。虽不能流芳百世,更不可遗让嗅万年。就是平民,也不能做伤风败俗,损人利已,缺德的事。生离死别,喜怒哀乐,相互交替。功名利禄,成败得失,最终到头都是过眼烟云,死后尸骨都成黄土一堆。

        ——写在壬寅年三月初三

作者简介:汪汉云,一九四六年出生世代书香门第。从小爱好古典文学,得益于家庭父亲的熏陶。中华诗词学会,安徽诗协会员。诗词杂散文在各地和境外刊物发表,著有《银汉星云诗集》。祖藉安徽东至县龙泉镇。

《流光文苑》投稿指南:有酬征稿|《流光文苑》平台最新征稿信息及稿酬说明!

关于我们

《流光文苑》编委会成员介绍

名誉顾问:尤大牛(诗歌推荐:军中男儿(外一首)—— 尤大牛康雅(五月(外一首)——康雅

特邀顾问:程云海(诗人推荐|程云海)、钱财宝(诗人推荐|钱财宝)、牛合群、谷雷(作家专栏|谷雷)、谢国民(诗歌欣赏:秋天的思念(外一首)——谢国民

主编:沈德炳(诗人专栏|沈德炳五月(外二首)——沈德炳诗人专栏|沈德炳

编委会:沈德炳、刘文峰(作家专栏|刘文峰)、谢国民(诗歌欣赏:秋天的思念(外一首)——谢国民)、吕世申(编委自述:庚子年我的十条新闻——吕世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