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山春早

 jxyslza 2022-04-03

茶是中国文化典型的符号。骚客雅士不约而同地以穷尽汉语最靓丽的字词来比拟茶叶,从“灵草、灵芽、嘉木英、瑞草魁”,到“佳人”,无以复加,蔚为大观。文化的钟爱滋润,又使茶叶变得情趣盎然,细美幽约,超然出尘,诗情飘逸。饮茶的诗化,反过来助推茶产业步入快车道,不断写下开创性的篇章。种植范围更广了;饮茶习俗更普及了,茶从士大夫阶层雅集的茶道流行开来,进入了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生活。

说起茶,应该承认福建和江西交界处的武夷山脉是茶的主要产地。人们一般认为茶之来源于福建,这是与一些名茶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等等闻名遐迩有关。但是历史上属于江西的武夷山北麓铅山县,也是茶的故乡。《铅山·食货书》载:铅山“凡石山带土者,两山夹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茶木。……宋即有周山茶,有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皆以佐建安而上贡。”“佐建安”这三个字说明了铅山的茶也是和福建建安(辖武夷山)的茶一样是贡茶。

元朝福建人林锡翁写了一首《咏贡茶》的七绝: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这首诗透露了一个细节,贡茶的采摘时间是很早的,在百花迎春之前就要开始采茶了。我们现在常说的好茶“明前茶”是清明节之前采摘的茶叶,这时候的茶刚刚长出嫩叶,采茶人就掐下“两叶一芽”,一天只能采摘新茶几斤,制成干茶只有几两。

南宋福建莆田人郑樵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采茶行》,其中的四句是:

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

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怿。

以上第一二句写了采茶时的精心选择,小心采摘;第三四句写将新茶制成龙凤团茶,茶未饮,人已醉;龙凤团茶是一种茶饼,是给皇上的贡茶,明朝朱元璋认为这种制茶方法太劳民伤财,下令禁止制作,从此喝茶人只用散茶叶泡茶。据铅山县志记载,龙凤团茶就原产于铅山。

自明嘉靖起,铅山县“河口即逐步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中国通史》),红茶因此得名“河红茶”,跨越亚欧大陆的“万里茶道”也是从河口镇起始。据明万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

清明前夕,我来到铅山县汪二镇,在王家源自然村有一占地数千亩的茶园,开发时间不长;在汪二垦殖场也有一处茶园,历史比较长了,我当年下放汪二的时候就有了。虽然春意盎然,风和日丽,但采茶人很少,毕竟现在还不到规模开采的时候。这样的场景,无人机航拍就比相机更有优势,居高临下俯拍,虽然拍不出采茶人的风采,但足以表现茶园的规模。

【上图远处水库灰色部分是光伏发电太阳能板】

【上图远处水库灰色部分是光伏发电太阳能板】

第921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