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之利弊

 三自之我 2022-04-03

张建云

  “二十四孝”中有个故事叫:戏彩娱亲。说的是一七十多岁老人经常穿着五彩斑斓、花花绿绿的衣服,手持拨浪鼓在父母面前打滚撒娇、嗲声嗲气,为了博父母欢心不惜摔在地上戏耍,而后模仿小孩子呜呜啼哭。

  看完这故事,第一感觉就是其父母患了老年痴呆。如若清醒,有哪个爹妈喜欢已娶妻生子、甚至当了爷爷的孩子在地上乱滚?假若父母大脑没问题,就喜欢看儿子胡闹才高兴,这是儿子从小对父母逆来顺受、强作笑颜的敷衍。这种家风不可取,不健康,会养成讨好型人格。

  中国人喜欢让孩子听话,不听话就冠以不孝顺的帽子。如果一个家庭里的孩子只有孝顺,父母却没有慈爱、体谅和对孩子的心疼,这是剥削。

  “二十四孝”中以“百善孝为先”来禁锢百姓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无以复加地为孝而孝。但有一点是历代圣贤公认的:父慈子孝。由此推证:父不慈子不孝,子不孝因为父不慈。那些把孝顺挂在嘴边的父母,担心儿女不孝顺的父母,大都有个共同特点:自己对父母尽孝不足。

  所以,我们不妨借机思考一下:是百善孝为先,还是百善慈为先?

  我在家风学院中给父母开的课程是以《道德经》《传习录》《孟子》《论语》《大学》《中庸》《易经》《金刚经》这8部经典来当教材的。有人问为啥不用《弟子规》,它不好吗?我说不是,恰因《弟子规》太好,太管用,才不用。因为每个父母都认为孩子就该学这些进退之理、孝顺之方,从而让自己“逍遥法外”,最后只剩一件事:要求孩子听话、孝顺。

  中国的父母用期盼高、吼声大、责骂勤来培养善于察言观色、说大人爱听的话的孩子;父母则十分欣喜于孩子的懂事,从而沾沾自喜,继续高高在上。后来发现,这样的孩子很会来事: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当前一套,背后一套。这叫啥?谄媚。谄媚,是父母培养的!

  谄媚之人有市场,一路走来竟然混得不错,因为大人孩子都吃这套!这看似红火的场景,实则是个假象,看似皆大欢喜实则是掩耳盗铃。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孩子小时候培养了其讨好型的人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