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转学了。 走的时候,院里没有任何人去送。大家甚至不愿意提起他,觉得他捉弄了所有人。 两年前,小李和爸爸刚搬来的时候,不光院里长辈,孩子们也都愿意接纳他。 谁会不喜欢那个衣服干净,举止大方的男孩。谁不愿意多一个愿意和大家分享玩具糖果的朋友呢? 小李就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吃的还是玩的,都愿意无私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他最爱说的话是, “这是我妈妈教的,她希望我能帮助更多的人,所以不用谢我。”时间久了,大家都对这位无所不能的妈妈产生好奇。 但是小李虽然对其他孩子大方,却从不请大家去他家里玩。 有聪明的孩子开始嘀嘀咕咕,怀疑他有没有妈妈。如果有妈妈,应该让大家看看。 小李不解释,但还是不让大家去他家。 孩子们逼迫他,不再吃他带来的食物,也不再和他一起玩。 好多个傍晚,院里的孩子都在笑闹玩耍,在沙土堆上打滚,只有小李身穿干净的衣服,只能羡慕地远远看着。 院子里,小娟是最善良最心软的女孩子。她劝了很多次,但是其他孩子还是不愿意和小李在一起。 又是一天傍晚,小娟走到小李身边,说要和他一起玩。小李当时满脸通红,激动得吞吞吐吐。 他们成了朋友。 但院子里其他的孩子还是孤立小李,而且还让小红,花花也不许和叛徒小娟玩。 每个傍晚,两个小小身影在院子东侧,和西侧一群尖叫的孩子,各自玩耍。 孩子是敏感的,小李觉得自己对不起小娟。因为几次花花来找小娟,让她去西边玩,小娟都摇头拒绝了。 花花看也不看小李,但走时却总是一脚踩散他们搭的房子。 小李不知道怎么才能弥补自己的愧疚,他想了很久。 那天晚上,他答应带小娟去家里看妈妈。 第二天,大家知道这事后,都去问小娟是不是见到小李的妈妈了。 小娟犹豫着,还是点点头。 小伙伴轰然大叫,小田他们找到小李,说早就觉得小李是好朋友。花花也和小李说,自己上次做得不对。 小李受宠若惊。 那天开始,大家又开始一起玩耍。小李继续给大家带好吃的,好玩的。 时间到了一个月前,赵磊指着小李愤怒大叫“你根本没有妈妈,你妈妈早死了。” 单位调查,小李爸爸在家庭一栏写的“丧偶”。赵磊爸爸在组织部,自然知道了这件事。 小伙伴们愤怒了,他们觉得自己被骗了两次。以前是抗拒小李,现在是恨得厉害,看到就要欺负他。 小李不反抗,挨打了也沉默着不说话。 小伙伴们也开始讨厌小娟,吓唬她,欺负她。还在院子东边挖了坑,让路过的小娟摔得手臂受伤。 小李去看望小娟,他哭着对小娟说“对不起。” 小娟也哭了。 小李走后,院子里又恢复的平和。小伙伴忘了小李,重新接纳了小娟。 对小李家的事,小娟从来不说。 但她在日记里写着:“他家里真有妈妈。鞋柜有妈妈的鞋子,衣柜有妈妈的衣物,还有给小李织好的毛衣,分小号到大号,每一件都有标签写着几岁穿;厨房挂着一本厚厚的妈妈教你做菜的菜谱,他的床边还有妈妈写给他的每天睡前语……他的妈妈只是偶尔没在家。” …… 有种爱,从不曾离开过。 ———— 系列故事(四八)“无中生有”。 成语出自《三十六策》第七策“无中生有”。 本指没有却硬说有,形容凭空捏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