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会有三种人,一种行侠仗义,一种为富不仁,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常人。大家之间会有一种平衡,如果为富不仁的人才过分了,那么行侠仗义的人就会想办法去惩罚他,从而建造大家之间心的平衡。所以生活中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角色,你的行为就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古代,有个穷小伙,每天都把自家的猪粪拿到河边去洗。村里人都笑他傻,但一个财主却发现了他的秘密,原来在他的猪粪里每天都有一粒金子。财主猜想小伙家的小猪能生金子,于是他想方设法要得到这只小猪。 这个小伙叫石生,他虽然家贫,却很聪明,他时常都会捉弄那些鱼肉百姓的土财主。 财主看到石生,每天去洗猪屎都能找到一颗金子,他想难道猪屎里都有金子。他就把自己四头猪的猪屎都收集起来,去河边清洗,可是一连洗了好几天,他一颗金子都没有发现。 他很生气,直接想把自己的四头大猪给杀了。但是他忽然想到,他可以拿四头猪去换石生的小猪,这样他就能有生金子的猪了。 为此财主特意置办的一桌酒席,他请石生来他家做客,他不停地灌石生酒。趁着石头有些醉了,他就说出自己的想法,“石兄弟,你看我用四头大猪换你一头小猪,可以吗?” 石生虽然醉了,但是思路还是挺清晰的,他说:“这可不行,我还指着我的小猪生金子,以后好娶媳妇呢?” 财主看他不愿意,就说:“石兄弟,那我再给你加100两,这样总行了吧!” 石生说:“再加400两,我就把小猪给你。” 财主一听,这石生可要500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再加上四头猪,这都快赶上他一半的家产了。可想到小猪每天一粒金子,很快这笔钱就能赚回来了,所以他打算同意。可是他还要砍砍价。 他说:“石兄弟,这500两属实太多了,你看能不能少……”他还说完,石生就说:“看在大家都是街坊,那就400两吧,不能再少了。” 财主一听非常高兴,于是他对石生,成交,但是我们要去县衙写一个“永不反悔”的文书。 银货两讫,石生把从财主那里得到的大猪都分邻居们吃了,大家整整吃了三天的肉。财主看到很心疼,但是为了得到小猪他就忍了。 财主拿到小猪,他真的拿着猪屎去洗,第一天他真得到了一粒金子,但是第二天、第三天,他都没有再得到过金子,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被石生骗了。他很生气,但是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 石生这一次就是故意给财主设下了这个圈套,他每天都会给小猪喂着一粒金子,所以小猪每天都会生金子。他就靠这粒金子,骗了财主的四头大猪和400两银子。 这个故事来自《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财主见钱眼看,就被石生套路,用“四头大猪和400两银子”换了一头会生金子的小猪,可是小猪只生了一粒金子就再也没有了,财主大叹后悔的故事。 财主这就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他如果不是惦记着石生的小金猪,他也不会损失这么多钱。他以为自己很聪明,从石生那里骗到了金猪,殊不知这个局就是石生专门为他而设。他自己要往这个陷阱里跳,那么就不能怪人了。 石生在讨价还价哪里非常聪明,如果他很快就答应交换猪崽,那么财主一定会生疑心,可是他迟迟不答,还要多加价,财主反而会觉得这个小猪就就能值这么多钱。石生给他少100两,就让很干脆地花钱买下小猪。 这讲究的就是一个心理战术,如果谁能一直掌控着谈判的主动权,一直思维清晰,那么就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先被诱惑的人,那么注定会被对方牵着走,而损失自己的利益。 石生也是有个很有趣的年轻人,他平时就很喜欢捉弄这些为富不仁的财主们,所以他才会想出这么一个妙招,让财主主动把钱交出来。石生很大方,他得到这些东西,他没有自己一个享用,而是分给了大家。 他这样做也有两个好处: 其一,四只大猪让大家能够一饱口福。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大家吃到了猪肉,以后财主想要反悔找石生麻烦,那么大家都会帮着他。 其二,他从财主那里得到的东西还不少,分享才能得到平安。如果他不拿出来一部分分享,那么总有心里不平衡的人,会想要找他的麻烦,那么他反而不能自在地拿到400两好好过日子。 石生也是一个大度记仇的人,看到他在洗猪屎,大家都在笑话他,但是他也不解释,而且事后他也没有因此去埋怨大家。他的豁达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事,懂你的人自然懂你,不懂你的人也没有必要去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