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进GDP被赶超的背后,是武进高质量蜕变之路

 武进张一山 2022-04-03
最近,各地一季度经济数据已经出来,有网友指出,2021宜兴一季度GDP实现445.88亿,名义增速22%+ ,超过了武进区387亿。

表面上看,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武进的gdp确实被赶超,但是了解实际情况的人都知道,武进的数据,是已经不包含东部经开三镇的了,而这东部经开三镇却又是武进实力较强的乡镇,造成武进经济数据上的暂时落后。

而在这暂时的落后和被赶超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武进在常州发展大局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从武进行政中心南移到常州经开区,武进每次都以巨大的牺牲,换取各区域板块资源的充分发展和常州整体的全面发展。

更重要的是,武进,虽自断臂膀,却是在寻求新的蜕变,这种新的蜕变,武进要从原来粗放式的发展转变为精细化发展,产业高端化、国际化,从小作坊走向高新技术园区,从大武进变为强武进、新武进,从苏南模式1.0到苏南模式创新发展,而gdp应不再是武进的第一追求。

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武进的发展更注重内涵和高质量。以武高新为产业主阵地,科教城、中以创新园和西太湖为两翼,以各乡镇特色工业园区为外围的发展格局奠定了武进蜕变的基础。相比之前,武进是从张手到收紧拳头发展。

武高新和科教城是武进的王牌和家底,而中以创新园和西太湖则是武进的未来,这些都是武进高质量发展和蜕变的重要载体,武高新是常州唯二的国家级高新区和综保区,这里拥有代表常州最高水平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理想汽车、柳工、恒立、今创为代表的优秀企业,支撑起武高新并且与科教城联动,产学研结合,未来的武高新,地铁与高铁将为这片区域赋予全新的价值,优质商业、教育资源的导入,更多优质产业项目的进入,高水平产城融合,这片土地将变得越来越有魅力。

中以常州创新园是中以两国首个创新合作示范园区,也是常州层级最高的创新合作示范园区,以色列以适应全球技术挑战和需求的创新生态系统,成为智能工业领域强有力的参与者。智能工业是中以合作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工业智造已成为常州的城市名片与金字招牌。武进区是常州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五新三高两智能”的十大产业链已基本完成构建。立足常州市和武进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中以常州创新园已具备了在智能制造领域推进对以创新合作的良好条件,手握中以常州创新园平台的武进,能更好的接受以色列先进科技成果,落地常州,落地武进,将中以常州创新园这张牌打好,做强做大,将对整个武进产生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

武进,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永远都在前进的道路上,也许有挫折,也许有疲惫,但是每一次的疲惫和挫折,都因为他光荣的历史和“勇争第一,耻为二手”的城市精神,一次次完成他的自我蜕变。

相信武进,以西太湖为新中心,武高新为产业升级主阵地,科教城为产学研和人才基地,中以常州创新园为国际技术合作平台,武进的高质量蜕变之路,前途光明。让我们展望2035年的新武进的模样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