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二十多年销量领先的南孚电池,不仅没有了电池之王的光辉,如今更是被反复买卖,可谓是命途多舛。南孚电池究竟经历了什么?南孚究竟做错了什么才落到如今的田地? ![]() 1988年,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成立,并且在2年后就完成了碱锰电池生产线的竣工投产,并且开创了“当年安装投产,当年出口创汇”的记录,由此也开始远销海外。又过了3年,南孚再接再厉研发出了国际先进的无汞碱性电池,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也由此开启了传奇的20年。 除了产品研发实力突出,南孚的崛起也与抓准了市场机遇,找对了营销方向有直接关系。当时,BP机在国内的流行加大了电池的需求,南孚电池的诞生也赶上了这股硬需求,更因为它本身不仅价格低,性能还比一般的国产碳性电池要更好,由此迅速拿下了过半的市场份额。 和众多的国产品牌一样,南孚的强势也离不开高明的营销手段。1999年女足世界杯由孙雯率队打进决赛,南孚也就此签约她成代言人并把广告投放到了CCTV的黄金时段,而后又相继创造了“聚能环”、“一节更比六节强”的经典广告词,并由此红遍大江南北。 ![]() 也许天妒英才,同时拥有市场和研发能力的南孚电池,也正是在他们意气风发的1999年开始了股权变更,引入了摩根斯坦利等国外资本,并且在1年后因为香港股东急需资金再次被变卖股权,至此让南孚的控制权由国外资本掌握。 但这才是南孚电池颠沛流离的开始,随后2003年因为在香港上市无望,南孚再度被资方抛售并由美国吉列接手,要知道吉列旗下已经有了电池品牌金霸王,因此“养子”南孚也险些被雪藏,在此期间南孚的创始人黯然辞职,一切都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2005年,吉列被美国宝洁收购,南孚电池也再度易主,但换了东家处境却丝毫没变,宝洁还严格限制了南孚研究开发新型电池、将产品出口国外、国内市场的定价等方面,让南孚一度变成了代加工厂代工和销售金霸王电池,也因此南孚的小股东还将宝洁告到了法庭上。 ![]() 这场闹剧直到2015年南孚再次被中国资本掌控才结束,而此时掌握南孚电池的鼎晖资本为了减轻收购带来的债务压力,也开始将推动南孚电池的上市事项,并且在次年通过用新三板企业收购南孚6成股权的方式,才让南孚电池成功借壳上市成功。 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新三板确实满足不了南孚电池的口味,于是曾在2018年有意通过增资想要借壳登录A股,但最后也只能作罢。如今,南孚被安徽老牌百货公司安德利跨界收购,被外界认为是为了登录A股的另一个布局,只是这中间的问题显然更多更复杂。 但本次收购显示出的则是蛇吞象的景象,因为疫情影响安德利2020-2021年都是亏损,而南孚在2018-2020年则有着5亿、5.51亿、6.43亿元的净利润,而且安德利在发布收购预案时,净资产不过6亿元,账面资金也不超过1亿元,话句话说就是穷得揭不开锅了。 ![]() 南孚电池虽然委曲求全得以接触更广大的资本市场,但困扰它的噩梦仍然没有消散,安德利董事长在3月10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对外公开表示南孚电池没有转型计划,也就意味着安德利不会支持南孚电池的转型,这也扼杀了南孚电池多年来一直想要在技术寻求进步的计划。 寄人篱下的南孚电池,曾作为一代电池霸主傲视全球,抓住了当时消费电池的需求热潮,如今新能源汽车重新将电池需求摆上台面后它却无福消受,只得看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同时期的公司腾飞暗自抹泪,更不知苦日子何时才是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