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的历史 2022-04-03 18:01 2002年7月11日,在北京一家医院的病床上,99岁高龄的张文秋老人停止了呼吸,身边的亲友见状顿时泣不成声。 提起张文秋,人们往往想到他是毛主席的双重亲家,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毛主席的儿子,但鲜有人知的是,张文秋还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家,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有感于张文秋的贡献,在她去世后,她得以身披国旗安详长眠,不仅如此,当时我党的一些重要干部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也都第一时间前去悼念,就连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都对她的逝世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朱镕基 当然,这一切殊荣对张文秋来说都是应得的,因为她用自己传奇的一生书写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坚定的革命者
张文秋 张文秋是在1926年1月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彼时的她年仅23岁,可以说是一位十分年轻的党员,而她之所以能够火速入党,得意于上学时遇到的两位恩师。 那是在1917年的时候,张文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北女子师范学院,当时,董必武和陈谭秋正在这所学校任教,二人发现张文秋思想活跃,大有可为,便经常对其进行辅导,向她传播一些新的思想。 后来,董必武和陈谭秋相继加入了我党,在他们的影响下,怀有家国之思的张文秋也意识到要想国家强大就必须进行革命,于是,她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董必武 1926年12月,张文秋接受中共湖北省委的派遣回到了老家湖北京山县担任中共京山县委副书记兼宣传委员,负责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 然而,当时地主的势力还很强大,仅靠农民手中的农具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为了壮大革命力量,两个月后,张文秋就接受委派前往了武汉找中共湖北省委代购枪支。 此时恰逢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张文秋作为党员干部,自然出席了这一会议,在会议上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丈夫刘谦初,彼时,刘谦初正担任北伐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队的总教官。 刘谦初 那是在1927年2月的一天,张文秋应时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总教官恽代英的邀请来到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观看一个演讲,而主讲者就是刘谦初,望着台上气度不凡、侃侃而谈的男子,张文秋心生爱慕之情。 而此时的刘谦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我党党员,并且直系领导就是恽代英,于是,张文秋和刘谦初便在恽代英的家中见了面,两人经过短暂的交流,互生情愫,不久就结为了夫妻。 然而,革命年代,美好的婚后生活只能是一个奢望,就在两人成婚后的第三天,刘谦初就接到紧急命令,跟随部队踏上了北伐的征程,而张文秋也在拿到枪支后返回了京山县。 又过了几个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全国的革命形势顿时跌入低谷,京山县的革命武装也遭受了敌人的疯狂围剿,张文秋迫于无奈,只能寻机突围。 有一次,张文秋和京山县委的几个干部被反动派重重包围,为了活下来继续斗争,她强忍着饥饿和疲惫在一户人家的夹壁中度过了三天三夜。 因为当时城门已经被敌人封锁了,除了丧葬人员,其余人一律不得出城,可不出去又迟早会困死在城内。 张文秋 于是,张文秋便灵机一动,把自己装扮成死人的样子,然后钻进了出城的棺材里,这才脱离了危险,当其他几位县委的领导得知消息后,纷纷为张文秋竖起了大拇指。 逃出去以后,张文秋来不及休息,立即北上前往了河南驻马店一带,与当地的革命武装一起发动了秋收暴动,随后,便带着暴动后的武装力量潜入了山区,与敌人展开了几个月的游击战争。 再后来,组织上考虑张文秋的能力,又将其相继调往了武汉、上海等地执行秘密任务,而在此期间,为了完成任务,她先后三次与隐蔽战线上的我党同志假扮成为夫妻,时刻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行走,这份胆量着实获得了不少我党领导的夸赞。 张文秋 当然,张文秋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也经常会思念自己的丈夫刘谦初,她曾多次向组织上打听丈夫的下落,但出于保密需要,她起初并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复。 直到1928冬的时候,夫妻二人才在山东济南接头的时候见了面,那两人又是如何不约而同地跑到山东去的呢? 原来,张文秋到上海执行任务的时候,周恩来听说了他们夫妻的事迹,于是,便帮助她找到了刘谦初的下落,此时刘谦初正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一职。 周恩来 为了让夫妻二人团聚,周恩来考虑再三,便将张文秋调到了山东参加工作,当张文秋发现接头人竟是自己的丈夫刘谦初时,心里顿时对周恩来感激不已,夫妻二人便一起在山东参加工作。 两次不幸的婚姻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在张文秋和刘谦初重逢短短几个月后,因为叛徒的出卖,二人就相继被捕,分别被关在了不同的地方。 在狱中,张文秋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整日遍体鳞伤,但始终没有吐露一句关于党的机密,要知道此时的她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 张文秋(左二) 幸运的是,张文秋被捕的时候用的是化名,加上来山东工作不久,这里的敌特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经过地下党的精心营救,张文秋还是出了狱。 可刘谦初却依旧深陷囹圄,尽管组史上强调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救出,但因为他的名气和能力实在太过突出,敌人一直对关押他的监狱严防死守,负责营救的同志始终没能找到机会,刘谦初最终被敌人无情杀害。 就在刘谦初牺牲后不久,张文秋生下了女儿刘思齐,据说刘思齐的名字还是刘谦初生前给孩子取的,寓意“思念齐鲁”,因为刘谦初是山东人,在被捕之前,他就已经得知了妻子怀孕的消息,只可惜父女二人没能见面。 刘思齐 刘谦初的牺牲没有阻挡张文秋继续参加革命的脚步,之后几年,她带着女儿刘思齐先后前往上海、苏区等地,参加了诸多重要任务,一度还和共产国际的同志一同执行过任务,在刀尖上为革命事业屡立奇功,无愧于巾帼英雄的称号。 直到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张文秋才带着女儿转移到了延安参加工作,在这里,她与跟随彭德怀参加过平江起义的红军干部陈振亚结为了夫妻,婚后不久,又剩下了二女儿邵华,只是这次婚姻同样充满了不幸。 张文秋夫妇 原来,陈振亚在参加长征时曾身负重伤,左腿由于缺乏医疗物资的救治,不幸被截肢,到了延安两年以后,组织上为了让包括陈振亚在内的一些受过重伤的党员干部获得后续的治疗,便准许他们在家属的陪同下前往苏联养伤。 1939年6月,张文秋带着两个女儿和陈振亚一起出发了,然而,就在飞机抵达新疆准备在新疆加油的时候,当地原本亲近我党的军阀盛世才却秘密投到了蒋介石的麾下,把陈振亚一家给扣留在了新疆。 为了向蒋介石表忠心,盛世才还命令手下将陈振亚给毒杀了,当时,同样被盛世才杀害的我党干部还有著名的陈谭秋、毛泽民等人。 陈振亚 看到丈夫遇害,张文秋悲痛欲绝,但她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因为此时的她又怀了身孕,而且身边还有两个女儿,她认为自己必须尽最大努力将烈士的后代抚养成人。 1942年9月,盛世才公开向蒋介石投诚以后,便不再掩饰狼子野心,直接将张文秋和三个女儿投进了监狱,并经常指示手下对她们进行折磨,可张文秋每次都忍了下来,因为她要带着孩子们活着走出去。 直到1946年7月,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张文秋一家才在党中央的营救下顺利回到了延安…… 毛主席的双重亲家“你回来了,不容易啊,思齐呢?怎么没见到我的干女儿?”1946年7月12日,毛主席看望了从新疆回来的全体同志,这句问候正是他对张文秋说的。 原来,早在1927年张文秋到武汉购枪时,两人就认识了,当时她经常和刘谦初一起到毛主席的住处拜访,杨开慧也在武汉,两家人很能谈得来。 期间,毛主席就曾开玩笑说:“文秋同志,你看我这两个孩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怎么样?将来你们要是有了女儿,我们就结个亲家吧!” 毛主席 张文秋听后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她也觉得毛岸英和毛岸青长得不错,便说道:“好啊,就怕到时候我生的都是男孩呀!”两家人听后都哈哈大笑。 而毛主席认刘思齐做干女儿就是10年以后的事了,那时张文秋刚刚抵达延安不久,刘思齐在参加话剧《弃儿》的演出时,因为演技出色,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毛主席问过身边的工作人员才知这是老友张文秋的女儿,见刘思齐十分可爱,就直接将其认作了干女儿。 听到毛主席的问候,张文秋很是感动,她拉了一下身后的刘思齐,激动地对毛主席说道:“主席,多年不见,你身体还好吧,思齐在这里。” 毛主席看到了刘思齐,便走上前去拉着她的手,笑着说道:“七八年不见,你都长这么高了,你看我都没认出来,你还记得我吗?” “嗯,记得,我在狱中时,常听妈妈提起你!”刘思齐轻轻地说道。 只见毛主席握着刘思齐的手攥得更紧了,看着身形瘦弱的干女儿,毛主席心里也很难过。 刘思齐、毛岸英 “好,明天我叫人来接你,到我家去玩!”毛主席还是笑着对刘思齐说道,刘思齐看了一眼妈妈,然后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刘思齐便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在这里,她与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相识,彼时,毛岸英刚从苏联归国不久,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耍,久而久之,互相心生爱慕。 毛主席自然注意到了两个孩子的感情,也想着找张文秋谈谈孩子的婚事,只是因为工作实在太忙,就一时给耽搁了,直到抵达西柏坡后,毛主席才有了一丝空闲。 那是在1948年9月的一天,毛主席托刘少奇请张文秋来到了自己的住处。 刘少奇 起初张文秋还以为是毛主席要交代什么任务,便积极配合毛主席的询问,主动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革命经历如实地说了出来。 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竟然也主动说出了自己的详细情况,这让张文秋有些摸不着头脑。 毛主席看到张文秋思索的样子,笑了出来,然后突然郑重地说道:“岸英和思齐已经通信很久了,两个孩子感情很好,昨天,岸英还告诉我要向思齐求婚,你是思齐的妈妈,我总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觉得怎么样?” 张文秋这才反应过来,她也清楚两个孩子的关系很好,便笑着说道:“我当然同意,只是思齐还小,我怕她年轻幼稚,配不上岸英。” 见张文秋同意,毛主席也就有了把握,他认真地说道:“思齐这个孩子,很善良,待人接物,也懂得分寸,她和岸英都是烈士的后代,有着相同的理想,我赞成两人订婚。” 张文秋见毛主席对刘思齐十分认可,连忙说道:“思齐能成为岸英的媳妇,这是她的福气,我感谢主席,我相信他(刘谦初)泉下有知也会感谢您的!” 两人的谈话从上午九点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五点,足足九个小时,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婚事被定了下来,1949年10月15日,两人正式结为了夫妻。 毛岸青邵华在毛主席身边 而在11年之后,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也和张文秋的二女儿邵华志趣相投,结为了夫妻,就这样,张文秋成了毛主席的双重亲家,两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密切。 “中国盲文出版事业先驱”不过即使成为了毛主席的亲家,张文秋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她在平日里一直保持谦逊有礼,低调做人,而且继续为革命事业做着贡献。 建国后不久,为了保障盲人群体的权益,中国盲人福利会(简称盲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而张文秋早在筹备之初就投入其中,并在成立后担任了总干事。 张文秋 “盲人是最痛苦的,当初参加革命就是要谋求全体中国人的解放,帮助盲人改善生活,也是我应该地做的。”张文秋如是想到。 事实上,张文秋一开始是不懂盲文的,也没有和盲人交流的经验,但她还是坚持去做,小心翼翼地与盲人打交道,生怕对他们造成一点伤害。 除了经济上的支持,张文秋还创办了盲福会盲文出版组(后来的盲文书社),召集一些专家学者为盲人群体编了大量的关于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的书籍,盲人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 此外,张文秋还多次前往苏联、波兰、东德等国,向国外学习服务盲人的经验,为中国盲人和外界交流与互相援助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还被授予了“中国盲文出版事业先驱”的称号。 即使是在离休之后,张文秋还一直关心盲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次出面参加演讲和宣传,并主动向福利会捐款捐物,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 纵观张文秋的一生,参加过五四运动,经历过土地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亲眼目睹了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改革开放的发生和发展,并且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革命的伟大事业。 对于这样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她在去世后享有的崇高待遇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此,向张文秋致以崇高的敬意! 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