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

 蜂风vh2003npbr 2022-04-03

前几天群里在讨论孩子做家务到底要不要给钱,其实在育儿过程中,从来没有一个问题是简单的 “ 是 ”/ ” 不是 “、 “ 应该 ”/ ” 不应该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做家务与钱的关系问题。

问题一:孩子该不该做家务?为什么?

显然,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应该参与到日常的家务活动中来。

理由一:家务劳动可以很好的锻炼大小动作、训练专注力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说孩子大动作不协调、小动作做不好,可是这些能力在家务劳动中统统涵盖了。扫地、拖地、铺床是对大动作及协调性的训练;摘菜、剥豆子是精细动作的训练;同时你看他剥豆子的时候还能干别的吗?注意力都在豆子上了。

专注力强的孩子还怕学习不好吗?

理由二:家务劳动中藏着逻辑能力的养成

我们常干家务的都知道,比如扫地、拖地这是有顺序的,在做事之前就要想好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否则很容易做无用功。再比如洗碗这件事够小的吧,但是如果有一个比较粘的锅是不是洗之前先浸着,最后洗的时候就容易了。这种做事的顺序感、因果关系就是一个人的逻辑能力了,这种能力对于将来高年级的解题思路、处事方式都是很有帮助的。

理由三:家务劳动是最安全的试错方式,自信的最佳训练场

孩子从18个月开始自己抓东西吃的时候就开始确认 ” 我行不行 “,如果 ” 我可以 “,那说明我很厉害,如果 ” 我做不到 “ 那就说明——我很差劲。

家务,不是孩子的主战场,但是如果他做成一件事,比如剥了整整一碗豌豆,大人总会跟他说 :”太棒了,帮了我大忙了。“此时的他一定很得意。如果他在外面集体活动或者别人家的时候,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帮忙剥了豆子,人家肯定会说 ” 哇,你这么小就剥这么快 ,怎么这么能干的。“ 这次是来自他人的认可,如果说自己人还感觉是哄他开心,那么来自他人的评价对他来说就特别有意义了。

他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 ” 我能行 “ 的信心,以后遇到新问题都会抱着 ”试试“的态度,从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能力也就越来越强、未来的路自然越来越宽,且你完全不会担心他。

理由四:在家庭中更有归属感、安全感,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平时在家里做家务,就会把自己真正当做这个家庭中的一员,通过自己的劳动也能体会大人的辛苦,能够换位思考,学会感恩;同时真正理解 ” 负责任 “的意义,比如他擦桌子、洗碗、甚至打扫卫生间,他就会知道完成的标准是什么,并为这个结果负责。

问题二:孩子在家里做家务该不该给钱?为什么

显然,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还是要分情况来说:

1、属于孩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用拿钱做奖励。

孩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衣物、垃圾等,这些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属于自己的事情,自己整理还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

2、属于家庭职责范围内的家务,不能用钱奖励

家庭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孩子也是有参与、有享用的,比如吃饭的时候帮爸妈摆放碗筷、帮忙摘菜、扫地、擦桌子等。这些都说家庭成员共同的家务,是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让孩子有意识地参与进来,能培养主人翁意识,还能学会关心、照顾、帮助别人。最重要的事,全家一起做一件事,这是一个绝佳的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好时机。

3、帮助家人做的家务,可以适当用金钱奖励

这一类事情呢,比如帮爸爸洗车,但是也需要设定一定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才能拿到金钱回报,避免孩子养成以拿奖励为目的的习惯,做事却不上心、敷衍了事。所以家庭中的金钱往来也是有技巧的,设立标准让孩子知道——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问题三:不合理奖励,后患无穷

如果父母把金钱作为一种交易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洗碗了给钱、不看手机了给钱,这种交易下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的某种需要。

我见过一个类似情况的孩子,很难建立责任感,有一次把一把椅子坐坏了横竖不愿意跟店家去打个招呼,不过他还拼拼凑凑地把椅子恢复原样,但是就是不经坐,一坐就塌。所以,交易实际上教给孩子的是如何钻空子,既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又可以免于负责任。

孩子在家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事实上就是不该。进了家门就是属于整个家庭的公共空间了,这个空间每个人都在享用着,环境乱了大家都有责任整理,一顿饭大家都应该有所参与,比如父母做饭孩子洗碗,可现在更多的情况是妈妈做饭爸爸洗碗,孩子只管吃,碗一推,美其名曰去学习了。

更有家长也这么认为,学习最大,只要孩子说去学习,那就什么都无所谓,哪怕孩子要天上的星星也去摘,但是请冷静一下——这不是他自己的事情吗?为什么他做自己的事情,我们还要感恩戴德呢?

看上去是很小的一个做家务给不给钱的问题,而实际上是父母对于家庭成员在家庭中位置的正确认识问题,每个家庭成员是否在其位,妈妈是不是在妈妈的位置上,爸爸是不是在爸爸的位置上,孩子是不是在孩子的位置上,当下的很多家庭是畸形的,孩子成了大家的主心骨,而这样势必会培养出一个 ” 小霸王 “。

育儿无小事,我们炼就火眼金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