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马烽专栏 | 温开明——下堡中心校下乡赠书

 天下孝义人 2022-04-03

往期回顾 

·  我与《天下孝义人》结缘

·  对岳母朱霖之二三印象

作者:温开明

“温兄、你有时间没?如果能走开的话,咱们明天去下堡学校赠送这期出版的《小马烽作文选》。”
“明早九点我到梧桐新区接你!”
上个月,回村去办事的家随礼,恰巧与邻村就读下堡学校的一位小朋友同桌吃饭。当我询问过孩子的一些情况,并谈起《小马烽作文选》这本书时,小朋友随即回答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当时,我心中也不免有些愧疚。
这下子,田彬贤妹算是跟我想到一块儿了,欣然允之!
收到田彬老师的信息,我整夜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下堡镇地处孝义市西北部,东与高阳镇接壤,南与兑镇镇、阳泉曲镇相邻,西北与杜村乡为邻,北、东北与汾阳市三泉镇相连,距城区约22公里,是孝义西北部山区一镇两乡的中心区域。(现南阳乡已撤)
我们村距下堡仅十多里路,我打小就经常去下堡赶集赶会,下堡的集和会历史悠久,闻名汾孝大地,曾是本辖区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物资交流会”。
一到古会期间,各地经商者都从方圆百里以外赶到这里交易,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街道两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很吸引人,数不尽的特色小吃更是让你流连忘返。
我18岁就离开了家乡,从我的记忆里,下堡街可谓是繁华但不喧嚣,宁静但不冷清,优雅却很时尚。
3月30日上午,和煦的春风轻抚着大地,明媚的阳光普照,远离城市的喧嚣,乘车沿着340省道向西急驶,随行的还有田彬老师的朋友武燕玲、延来勇两位老师。一路欢声笑语,打开车窗、微风吹过,焕然一新,眺望远方好似一幅秀丽的山水图......
“到了!

随着延来勇老师的提醒,我们来到了下堡中心校。远远望去教学楼顶“学名人  立大志 报祖国”九个大字十分醒目。电子屏字幕写着《小马烽作文选》编辑部赠书仪式。
门卫师傅验证过行程码、健康码后,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学校。通过杨来勇老师的介绍,方知在院中早早等候着我们的一位中年男子就是该校丁洁宁老师。
给人的第一印象的是丁老师不浮不躁,精练、厚道、实在。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特别热情。
“由于生源越来越少,十二中与小学合并在一块了!”
“快先去办公室吧!”
通过丁老师的介绍我们认识了政教主仼王鋆老师,教导主任刘经卷老师以及张变青老师等。

经过老师们的介绍,我们方知:原先的初中、小学拥有3000余学生,现在仅剩300多人了。虽然每个学生享受着政府补贴的一季度一千元的生活补助,然而,在这里上学的孩子本下堡的子女少,都是偏远山区贫困家庭的子女,以及因家庭问题成为单亲、父母病、残疾等子女。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均在城里买不起房,也交不起水、电、暖物业等费用。有点办法的、日子过得充实一些的都去城里了。
五分钟过后,随着校园的一声口哨声响起,同学们已经分班次排成整齐的队伍。

王鋆主任宣布《小马烽作文选》编辑部下乡赠书仪式开始,我和田彬、武燕玲、延来勇老师被热情地请到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稚嫩天真的脸,感慨万千的我不由地讲起了《小马烽作文选》的创刊宗旨。
在主编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定成!我们干的是公益事业,是无偿的,不计任何报酬的团队。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中小学生的写作,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激励他们爱上文学,爱上写作,走上正确的文学创作道路,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通过《小马烽作文选》一书,今后贵校的孩子们要形成从教我写,变成我要写,我想写,我会写的校风。

田彬老师激动地说:“孩子们,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要不断地学习知识,热爱文学,善于挖掘,善于探索,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自我突破,为自己的人生添彩。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更加有力,更加自信与执着的步伐!”并鼓励同学们多投稿。
王鋆主任的话最鼓舞人心!她讲到:“同学们,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倍加努力,热爱文学,勇于投稿,希望大家个个都成为小作家!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比城里的孩子们差......”
乡情、牵挂、难舍。地域环境,人有时真的难以选择,就像我突然降生在杜村这个小山村,而不是另外一个别的村庄。世界那么大,命远却安排至此。
为什么会是这里?其实每个人就像一颗种子,被那只鸟衔来,从此便有了故乡。
杜村,曾经是我童年、少年赖以生存的家,可如今只成了亲切的亲戚,即便是我再留恋家乡的一山一树、一草一木,也还是要在短暂的停泊后登上兰舟。
一次次地挥别我的杜村却希望她永远不变,耐心守候等我的归来。
可我梦中渴望的山村,以及那些记忆中的人和事,终于和我渐行渐远。她也同我作着告别,无论是曾经有过的兴盛和渐渐的向空心村演绎,我心中的山村在时光里改变了模样,彼此记忆模糊,不敢相认。
曾经,留恋不舍的儿时记忆和秘密被时光一扫而净,要找到一棵年迈的老树才能重温从前,要找到一堵坍塌的老墙才能感觉温暖。原先,那些俯拾即是的往事都被那些无情的风吹散,没了踪影。
不虚此行!打开心扉,同把心读。下堡与我有缘,可以说与我有四同,即同乡、同音、同俗、亦同心。下堡中心校是我们《小马烽作文选》编辑部在孝义辖区赠书下乡,赠书进校园的最后一块阵地,我们不应该忘却和遗弃这些来自大山里穷苦家庭的孩子们,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需要关爱,这样世界才会充满爱!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