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简称“京”,曾经有过“蓟城、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师、宛平、京兆以及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等算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个别称。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它有着不同的称谓。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就在今天的北京城。 “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将准备都城迁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南京 简称“宁”,别名“石头城”。它是世界上有名的山水名城、文化名城、历史名城。因此,南京的别称自然也不会少,南京有“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是中国文学开始走向独立和自觉的起步之城,石头城历经了南京的繁荣与衰败。 南京文化资源丰厚,文学成就卓越,文化名人荟萃。因而南京在全国乃至世界文学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南京还有许多的别称,如金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冶城、越城、秣陵、上元、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等。 上海 古时称“申”,现在简称“沪”,上海古称“申城”。 上海的起步发展,应始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春申君受封的吴地,就包括今天的上海西部一带。上海之地因而成为黄歇的土地。 黄歇未封吴地之前,上海之地的居民深受洪水之害——那条流经此地的河流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 黄歇带领百姓,对这条河进行治理疏通,筑起堤坝,不再泛滥,造福于百姓。春申君称作为大上海奠基第一人。人们为了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后来,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上海被称为“申城”。 宋熙宁十年设立的“上海务”,是官方语境中“上海”第一次得名。“上海”的得名,距今已经944年,一路走到今日的繁荣昌盛。 “沪”字作为上海的简称,是与其先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这在我国省份简称中是最为独特的选择。 重庆 简称“渝”,别称“山城”。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北有大巴山,南有武陵山。76%的山地,22%的丘陵,形成了高低错落的3D美感。饱和的湿度,重庆给人一种雾气氤氲的感觉。 因而,重庆又有了“雾都”的别名。每逢秋末冬至,常常雾气弥漫...。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武汉 的别名叫“江城”,又被称为“园林之城”和“湿地之城”,是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处,奠定了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湿地面积达1624.6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这一比值是全国和世界平均比值的3倍,又为名副其实的“湿地之城”。 这里江河纵横、湖港交织,因江而生、因江而兴。自隋唐以来,就有“江城”之美誉。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一种神话般的气质! 拉萨 别名称“日光城”,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拉萨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西藏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萨河流经此,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 拉萨降雨稀少,日照时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相对于全国和自治区其他地市,具有较明显的资源优势。 拉萨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拉萨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