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化的,因循守旧不是文化和传统,而是一种偏执。 比如在古代,中国有一个节日,叫做寒食节。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和故事真实性的问题,咱们就不讨论了。但有历史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在这个节日当天,古人家家都不生火,只吃寒食,故名寒食节。这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了,但我没见过任何一个宣称自己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坚持在这一天只吃寒食。 还有在春秋时期,尤其是在兵圣孙武之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约定好时间、地点等等方面,然后完全凭借士兵的战斗力进行对决。到了后来,一代一代的军事家将阳谋、阴谋、鬼谋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是,从来没见哪个人说要恢复传统,坚持那种“单纯”的战争。 文化和传统,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它们不仅要符合时代潮流,也要符合时代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如果没有益处,那就应该调整甚至淘汰。 我们庆幸像国学、汉服这样的传统文化依旧不违背我们今天人类的审美标准,也没有任何坏处,因此可以继续流传下来,直至永久。但遗憾的是,无数的曲艺、手工艺乃至方言,在今天也已经渐渐失传了。它们都是古人智慧或艺术的结晶,我也没见到满嘴说传统文化的人自己去学习这些技艺,帮助它们流传下去。 怎么到烧纸的时候,就口口声声说自己尊重传统文化了?当代双标? 任何一个传统或文化,该不该调整,就要看它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而烧纸带来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烧纸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引发火灾。要知道,每年发生的山火之中,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人为因素(各种统计数据中普遍都高于95%)。有人统计了2001-2017年间西南地区森林火灾数据,结果表明,其中15.39%都是由上坟烧纸导致的。那些在火灾中牺牲的消防员,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 理论上说,任何古人的活动流传到今天,都可以称之为“传统”。但如果一个传统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那它还有必要继续固执地坚持下去吗? 抛开科学理论,从人情上讲,烧纸这个习俗是否该流传,也值得商榷。 在金庸先生的著作《倚天屠龙记》中,少林寺方丈空闻大师有一段话非常经典,他说:“幽冥之事,实所难言,幽魂不须超度。人死业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家行法,乃在求生人心之所安,超度的乃是活人。” 说起来,烧纸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虽然心里想着是让死去的亲人收点“冥币”,实则图的是自己的心安,是自己“觉得”亲人能收到。 我们不是说不该缅怀先人,祭祀的方式有很多。大家完全可以摆供果、默哀、甚至用文字或者其他方式怀念他们,这些方式也都是古人传下来的,而且没有任何危害,何必单纯地执着于烧纸呢? 另外,我也真的很好奇,就算真的有另一个世界,那里的人也像这里的活人一样,只认识钱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