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书法家 李放 教授 行书古诗作品,秀美飘逸,意境深远

 新用户29186011 2022-04-03

在书法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书法家们很喜欢引用一些古诗词,这些古诗词的存在对书法作品来说是锦上添花的存在。古诗词本来就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巧思,再经由书法家挥墨写下,更是有了不同的韵味。对于喜欢古诗词的人来说,在家中装饰一幅古诗词书法作品是个不错选择,既能欣赏到诗词的优美韵律,又能被书法家的功力所折服。那么什么样的古诗词书法作品适合大家呢,小编推荐大家可以看看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学者 李放 教授的作品。今天先带大家欣赏一下李放教授的这一组行书古诗书法作品吧。

李放,书法家、教育家、学者。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书法泰斗 欧阳中石 先生的亲传弟子。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原副院长、楷书研究所所长, 大文创研究院 名誉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兼任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是郑州大学书法学专业的创始人。学术专著《苏轼书法思想研究》获第三届“ 中国书法兰亭奖 ”理论奖。其书法功底深厚,诸体皆能,尤以 魏碑 和 行草 见长,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获奖,并为国家领导人和多家文化机构收藏。2015年五件大作亮相中国美术馆,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被誉为“ 中原魏碑第一笔 ”。2018年大型个展《十年一剑——李放书法作品展》,更充分地展示了其诸体皆能的创作实力和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多家媒体均对李放的工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行过报道。

第一幅作品源自杜甫的《客至》,内容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 春天草堂初成之时,写的是诗人初到成都,人生地不熟,突逢友人来访,诗人高兴愉悦的心情,传达出一种极富人情味和人性美的画面。

第二幅作品节选自苏轼的《新城道中二首》,内容是“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这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

这两幅作品均是行书作品,笔法如行云流水,秀美飘逸。这两幅作品都呈现出富有人文气息,热爱自然、自由不拘束的态度。这两幅作品都很适合挂在书房或是茶室,富有韵味,意境深远。

而 李放 教授担任名誉副院长的 大文创研究院 , 是一家集媒体+文创+科技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该院致力于各行各业文化的研究、普及、宣传、推广等。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以树立文化自信为目标,以挖掘文化精英为宗旨,以发展文化特色为核心,推动汉文化走向世界,助力十四五文化强国。其中创办的艺术访谈节目《大家来了》由 人民艺术 、 魅力中国杂志 、 大文创研究院 共同联办,专访 兰亭奖获得者、 中书协 、 中美协 会员及业内重大成就者。以 大家视频 访谈、期刊宣发、网络媒体宣发、直播视频宣发等媒体矩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