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和谁学的兵法,为何出场即巅峰力敌项羽?

 梦想童年594 2022-04-03

谈秦说汉(290)

史书上并无韩信有跟随名师学过兵法的记载,但可以推测出韩信在投军之前就是懂兵法的;楚汉相争时,因为刘邦率领军队吸引了项羽的主力,所以韩信成功的概率更高;因为汉军的后勤保障做得比较好,所以韩信有能力帮助刘邦打败项羽

  • 韩信有文化基础,在未参军之前应该是跟他的父亲学习兵法

韩信自幼与贫穷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计,有时还要向人家要饭。其母死后,都穷得没钱安葬。但韩信从小剑不离身,能受胯下之辱。在秦朝的时候百姓佩带武器是很重的罪,只是韩信成年之时,正是秦朝末年社会动乱的时候,所以没人管。

这里透露出三个信息,第一,韩信的父亲很早就死了,所以韩信的家道中落;第二,韩信懂得隐忍,这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才能悟透的人生道理;第三,韩信的宝剑应该是家传之物,家里穷得叮当响,不可能给他钱买宝剑,政策也不允许。

也就是说,韩信更小的时候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父亲可能是秦朝的武官,从小就教韩信学习兵法知识。可能是父亲出了事突然死亡,所以家道中落,所有财产被充公或变卖。韩信出于对军事的热爱,保存着父亲的宝剑,跟母亲一起过苦日子。

  • 楚汉相争过程中,刘邦吸引了项羽的主力

韩信先是投奔了项羽的楚军,官职做到了郎中,相对说官职也不算低了,但他的建议得不到项羽的采纳,就偷偷地逃跑了。为了生活,后来又投奔了汉军,刘邦也只是赏他一个治栗都尉,负责后勤粮草。仍与他的专业不对口,又想偷偷地溜走。

但刘邦的丞相萧何是一个比较仔细的人,发现了韩信的能力,连夜将逃跑的韩信追回。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下,被拜为将军。刘邦在彭城兵败后,终于承认自己领兵无能,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韩信。韩信率军在荥阳的京、索之间多次打败楚军。

韩信扭转汉军不利的局面后,向刘邦建议分兵北伐,直捣楚国彭城,与刘邦亲率的主力对楚军形成夹击之势,得到了刘邦的批准。于是刘邦率大军在荥阳、成皋、鸿沟一带艰难地与项羽对峙而韩信率兵渡过黄河、屯兵齐国,没遇到大的抵抗

  • 韩信北伐,粮草及兵员补给得到了保证

韩信北伐的第一战是征伐叛变的魏王豹,立即用上了“声东击西”之计,在临晋渡口设疑兵吸引魏军,然后在其他地方人工架桥,奇袭安邑,活捉了魏王豹。接着进攻赵国,在井陉口用“背水一战”之阵型,斩杀赵国大将陈馀,然后诱降燕国。

虽说刘邦荥阳之围与成皋兵败后,已经一无所有,夺走了韩信的军队。但汉军得到了萧何从关中及时征调过来的粮草与兵员,而韩信占领燕赵之后,也自行招募了一批军队,于是韩信率兵出征齐国。用“诱敌深入”之计在潍水中大败楚将龙且。

韩信在兵权被刘邦夺走之后,仍能组织兵力进攻齐国,最大的原因是萧何从关中及时给刘邦补充了兵员,给韩信补充了粮草,加之韩信自己的组织能力,因此很快训练了一支新的军队,在齐国击败楚国最重要的大将龙且,让项羽无心再战

  • 写在最后

项羽因龙且率领的二十万精锐在齐国被韩信打败,所以无心再战,接受了刘邦的“鸿沟协议”,率兵回彭城。但得势后的刘邦,立即撕毁了协议,率兵追击楚军。最终,刘邦集合了所有诸侯的军队,在垓下全歼了楚军,项羽逃到乌江后自杀身亡。

韩信第一次正式领兵,就多次在京、索之间击败楚军,得到刘邦的重用。可以看出,韩信在真正领兵之前就已经有军事基础了。安邑之战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井陉口之战用的是背水一战的阵法,可以看出韩信上兵伐谋与排兵布阵相当熟悉了。

因此,韩信应该是在投军之前就已经熟悉掌握奇谋与阵法了。而韩信的老师,可能就是他很早前就已经过世的父亲。他的父亲,可能就是秦朝的一个武将。同时,韩信在战争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因此,力敌项羽,毫无压力。

2020/11/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