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大玢:16岁和毛主席成为忘年交,20岁抢走他半支烟,成唯一纪念

 老大姐嗨 2022-04-03

提起电视剧中的观世音菩萨,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大概印象,但80年代央视版《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菩萨,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她在剧中,端庄,大方,甜美的微笑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后来许多地方直接以她的形象塑造菩萨塑像。

文章图片1

她就是著名湘剧演员左大玢。

少有人知道,左大玢能够出演观世音菩萨,和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有关。甚至两人之间,还有一段忘年交的情谊。

左大玢第一次亲眼见到毛泽东是在1956年。

那年,左大玢才13岁。她在田汉的带领下,和一群小演员们去北京汇报演出。当她们得知,她们要去怀仁堂给伟大的毛主席演出时,纷纷兴奋不已。左大玢更是如此,兴奋得睡不着觉,就期待着那一天早点到来。

然而演出那天,期待了许久的左大玢,因没有自己的戏,只好躲在帷幕后,偷偷看着台下看戏的毛主席。看着毛主席亲切的面容,她的心里忍不住想,原来毛主席长这样啊!

这时台上一位正在演出的小演员,因为边表演边偷看毛主席,居然将一句台词都念错了,翻来覆去念了好几遍。这么明显的错误,毛主席当然发现了,询问旁边的田汉:“这个小演员怎么了?怎么总是念着这一句?是忘词了吗?”

田汉说:“这个小演员,可能是偷看您,所以忘词了。”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演出结束后,左大玢和其他小伙伴争先恐后,坐在毛主席坐过的位置上,好像能感受到伟人的风采。

文章图片2

图|毛主席大笑

第二次见到毛主席,却是在三年后了。

1959年,左大玢经过勤奋努力,在湘剧界已小有名气。一天,她突然接到通知,要她去湖南省交际处出演《生死牌》,让她出演主角王玉环。突如其来的通知,让她忍不住猜想,那里一定有重大活动。

果然在表演时,她偷偷往台下一看,竟看到了毛主席。她激动得差点忘词,急忙镇定下来,努力演好戏。演出结束后,她懊悔,觉得自己差点忘词很不应该,就想着赶紧回家。就在她即将要出门时,一位女同志走来。

女同志询问:“你是不是出演王玉环的演员?”左大玢没有多想,点了点头。女同志说:“毛主席很喜欢你演的戏,等会你和主席跳舞吧。”一听到要和主席跳舞,左大玢激动得脸一下子就红了,像个红苹果。

可她不会跳舞啊,这可怎么办?女同志笑了笑,将左大玢带到一位毛主席的警卫员小封面前,让他先教会她跳舞。左大玢一边学跳舞,一边问警卫员:“那位女同志是谁啊?”警卫员回答:“她呀,就是大名鼎鼎的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

过了一会,侯波过来,关心左大玢的学习情况,然后将她拉到毛主席面前。突然见到毛主席,左大玢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手足无措,手脚不知该往哪里放。毛主席看出她的紧张,笑着说:“小娃娃,跳舞要动喽,不能一直站着。”

左大玢笑出了声,和毛主席跳起舞来。但跳舞时因为太紧张,加上还不熟悉舞步,她一直不敢抬头看毛主席,一直低着头跳舞。一曲舞跳下来,她出了一身大汗。

此后每次毛主席来湖南,左大玢总会被派去给毛主席唱戏,聊天,或者跳舞。次数多了,左大玢面对毛主席,也不再紧张。一次,毛主席问起左大玢:“你为什么姓左,不姓右呢?”左大玢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老实说:“因为我爸爸姓左,我就姓左了。”

毛主席又问:“那你怎么又叫左大玢呢?”因为她已经和毛主席熟悉,因此大胆纠正:“主席,这个字您念错了,应该念bīn,不是fēn。”

毛主席哈哈大笑:“小娃娃,你回去后问问你爸爸,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也可以念这个读音的。”之后左大玢回到家里,让爸爸查了字典,发现毛主席说的都是正确的。她才知道,主席真是一个博学的人啊!

文章图片3

图|左大玢

一次舞会休息期间,左大玢看到主席喝的茶,茶叶竟然一根根竖直在杯子里,好奇地问:“主席,您喝的是什么茶啊?为什么茶叶都竖在水里了?”

主席笑着回答:“小娃娃,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个是岳阳的毛尖,这可是上等的好茶啊!”左大玢正是十六七岁的年纪,活泼可爱,简单单纯,想都没想就说:“我口渴了,我也要喝一口这个茶。”

主席大方让她喝了茶,两人同喝了这杯茶。还有一次,主席向左大玢介绍了时任湖北省省委书记王任重,扩大了左大玢的社交人物。王任重离开后,左大玢像个小孩一样,抓着主席的手,一边看一边问:“主席,您的手有几个箩啊?”

主席反问左大玢,左大玢笑嘻嘻地回答,她是一个箩,一箩穷啊!所以每次见毛主席,她都穿着同一件花布衫。她又拉着主席的双手,数箩,高声说:“哎呀,整整十个箩啊,难怪您能当主席呢!”主席哈哈大笑。

一天,主席来长沙时得了感冒,但他不当一回事,说什么都不愿意吃药,觉得过几天就好了。卫士长李银桥很着急,不知该怎么办才能让主席吃药呢?想来想去,他突然见到左大玢,心生一计。

他悄悄把左大玢叫到一边,将这个任务交给她。她笑了笑,说:“我试试看吧。”接着她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主席旁边,笑眯眯地说:“主席,您为什么感冒了不吃药呢?”

主席的想法很简单,小感冒没必要吃药,药吃多了身体不好。左大玢故意说道:“我看呐,您是嫌弃药太苦了,怕什么嘛,我吃给您看。”

“你吃?好,那你吃给我看吧。”主席一下来了兴趣,开心地说。

左大玢见主席笑了,也笑了笑,眼珠子转了转,说:“但是让我吃药,有个条件。我吃一粒药,您也要吃一粒药。”

或许是主席感冒,玩心大起,竟没有察觉左大玢的套路,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左大玢迅速吞下一粒药,就着一杯开水喝下去了。接着将药送到主席面前,让他吃药。

文章图片4

图|毛主席

毛主席仍不想吃药,左大玢却不依,像个小孩子一样说:“那不行的,主席是当领袖的,金口玉言呦!”主席摸了摸左大玢的头,无奈地笑了笑,接过药吃下。

这些日子的相处,让年仅只有16岁的左大玢成为毛主席的忘年交,两人关系密切。

1963年,毛主席再次来到长沙,一见接待人员没有左大玢,就问起她的去向。原来那天左大玢正好去了湘西沅陵演出,第二天才回来。果然第二天毛主席见到了左大玢,很高兴。左大玢为了表达对主席的欢迎,清唱一段湘剧助兴。

主席却听出左大玢的声音有点嘶哑,边抽烟边说,让她好好休息,养好嗓子。大玢看着主席抽烟的样子,关心地说:“主席,您也要注意身体,少抽点烟。”说完不管三七二十一,从主席的手里抢走了还未吸完的半支烟。这一年,左大玢20岁。

后来她留了个心眼,用手帕包住香烟,偷偷带了出来,一直珍藏着。

1974年,左大玢因《园丁之歌》受到毛主席的关注。一天,毛主席来长沙视察工作,点名要看湘剧。当左大玢在银幕上一出现,毛主席就认出了多年未见的左大玢,感到很高兴。边看,他边带头鼓起掌来。

台上的演员们看到众人的掌声,不禁热泪盈眶。这个掌声,是左大玢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伟大而响亮的掌声。

令她难忘的,还有与观音结缘的故事。说起和观音结婚,就不得不说起毛主席。毛主席的一生是非常喜爱家乡的,每次回到湖南总要看看湘剧。1976年,毛主席的身体病重,但是仍然时不时惦记着这些古装戏。

可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不能去长沙观看,于是有关部门便组织湘剧演员重新排演了一批古装戏,再让中央电视台到长沙录制,拍成录像带送到北京给毛主席观看。恰好杨洁是这次录制节目的总导演,而33岁的左大玢是这次录制湘剧传统戏《追鱼记》里的观音。

杨洁看到左大玢的观音扮相,一时惊为天人,当即对左大玢许诺:“如果我有机会拍观音的戏,一定会请你去演。”当时左大玢没有过多在意,只是点点头。她根本没有心思想其他,心里一心想着毛主席的病情。

却没想到,就在这年,那个一直和她交好的伟人,离开了人世。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她泣不成声,那支偷偷留下的半支香烟,竟成了她此生唯一对他的纪念。每当她想念他时,总会把那半支香烟拿出来,静静怀念着。

文章图片5

图|左大玢和杨洁

六年后,中央电视台决定将四大名著《西游记》,搬上电视屏幕,里面正好有观音的角色。杨洁没有忘记当年的许诺,邀请左大玢去北京试妆。左大玢想着去试一试也好,赶到北京,见到全国著名化妆师王希钟。

王希钟一见左大玢,惊讶万分,连声赞叹,你太像观世音菩萨了。试妆后,左大玢的菩萨扮像,的确满足所有人对菩萨的想象。但拍摄时,却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因为左大玢长期出演湘剧青衣,眼睛练得溜溜转。

可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是需要定性的角色,她的眼睛需要充满慈悲,善良,坚毅,总之肯定不是溜溜转的。这也让杨洁叹了口气:“你的眼睛实在太活了。”

幸好左大玢的悟性很高,很快意识到唱戏和拍电视剧的区别。于是她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眼珠,学会掌握眼神的奥秘。

为了将观世音菩萨演活,左大玢下了苦工。伴随拍摄进行,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当地的寺庙停留许久,仔细揣摩寺庙里的观世音菩萨塑像的神气,模仿观世音的手势。比如著名的观世音手拿杨柳枝,用瓶中甘露滋润世间。

左大玢不断揣摩其中的动作,神情,勤学苦练,加上多年在戏剧中积累的扎实功底,很快将观世音菩萨演得圣洁高贵,一副庄严妙相。在《西游记》里的观世音菩萨,经常拇指和中指掐紧,另三指直竖,就是左大玢不断揣摩寺庙里的菩萨学来的。

在拍摄过程中,两次观世音显圣传得沸沸扬扬。

那次他们在成都青羊宫拍戏,天气阴沉沉的,连日不开,耽误拍摄进度,导演急得无奈,对左大玢开玩笑:“观世音菩萨,发发慈悲,给个好天气拍摄吧。”

为了配合导演,左大玢煞有介事地合掌,念起阿弥陀佛。没想到,一会儿,天空果然云开雾散,阳光灿烂。还有一次在峨眉山拍摄,下着大雨,左大玢穿得很单薄。可她一出场,雨也不下了,风也不刮了。

由于有这些巧合的事件,加上左大玢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深入人心,出现不少有趣的事情。

那天左大玢正在拍摄,突然一位农民抱着儿子翻山越岭,来到左大玢面前。他二话不说,向还未卸妆的左大玢跪下,嘴里念念有词,让她保护他的儿子。左大玢连忙将这位农民扶起来,告诉他自己不是菩萨,是一名共产党员。

文章图片6

但农民却坚持,左大玢把菩萨演活了,硬说她是菩萨转世,救苦救难。左大玢无奈,只能随他。还有在拍摄现场,只要左大玢一副菩萨扮像,周围的群众都纷纷围过来,要见见她这个活菩萨。

当时她还未上屏幕,就成了一位明星,经常被人围着难以脱身。甚至还有人让她给孩子祈福,请她签名,一起拍照等等。她在人们心里,留下观音的化身。她的微笑,让人们坚信会给人带来福气和好运。

十年后,中央电视台拍摄《西游记续集》,导演再次来到长沙找到左大玢,本以为她的形体已经改变,不能再扮演观世音菩萨了。没想到,导演一见到左大玢就惊呼:“十年过去了,你的样子几乎一点儿没变......”

就这样,她又出演《西游记》续集里的观世音菩萨。至此,她的菩萨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然而由于电视剧菩萨形象塑造得太成功,很多人下意识忘记,她是一名著名的湘剧演员。说起来,湘剧才是左大玢一生的追求。

自从当年她违背母亲的意愿,决定学习湘剧,湘剧就成她一辈子的事业。

左大玢出生在1943年,父亲是左宗濂,母亲是郑福秋。郑福秋是一名有名的湘剧演员,曾被列为湘剧四大花旦之一,为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多张戏剧唱片,是湘剧界里的有名人物。

按理说母亲是一名湘剧花旦,那么她不应该反对女儿学习湘剧,但是她就是反对自己的女儿去学习湘剧。一来是因为在旧社会,唱戏的人普遍社会地位都低。一般的家庭如果不是没有办法,根本不会送小孩来学唱戏,会让人瞧不起。

二来是因为学戏过程太过艰苦,她不想自己的女儿受这份苦,所以反对女儿学习湘剧。然而她的阻挠,阻止不了左大玢想学习湘剧的心。

1954年,刚满10岁的左大玢跟着母亲来到湘剧院玩。她看着穿着练功服的小演员们,沐浴在阳光中,在草地上快乐地练功,羡慕得不得了,心里想着要是能成为一名演员多好啊!

小时候,母亲高兴时,会教她唱几段湘剧,练几个身段。可长大后,她向母亲透露想学习湘剧,却遭到反对。但母亲的反对,没有打消左大玢的想法。一天,母亲出差,左大玢趁机独自一人去报考湘剧训练班。

文章图片7

几天后,母亲回到家里,得知左大玢的举动,很生气:“虽然你是有点唱戏的天赋,但是现在有条件读书了,将来读书多好,为什么要当个唱戏艺人呢?旧社会的唱戏都被人瞧不起,你知不知道?”

左大玢反驳,你也是唱戏的,为什么就不让我唱呢?接着母女二人一直争论不休,争不出个结果。最后母亲没有办法,先让左大玢唱一段看看,她是不是那块料。谁知左大玢真的有天赋,无论是唱腔,还是动作神态,都做得有模有样,让人惊呼有其母必有其女。

这下母亲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让左大玢去考试,只要能考上,她就不再反对。月底,考试开始了,左大玢以天生的天赋和良好的底子,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湘剧小演员。半个月后,左大玢正式进入培训班练习。

历经长期的勤学苦练,左大玢在16岁那年因参拍电影《生死牌》,崭露头角。17岁那年,她在湘剧《断桥》里扮演白素贞,获得青年表演艺术家的称号,开始斩获诸多荣誉。

她从十几岁就挑大梁,成为小有名气的人物。她的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勤学苦练里得到的。每次训练,不管多大强度的基本功训练,她都笑着面对,克服困难,从来不喊苦不喊累。一次不成功,她就练上十几次,直到练成功为止。

她的一生,和毛主席的交好,称得上是一段最特殊的关系。伟人毛主席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机智幽默,以及笑对人生的广大胸襟和个人魅力,塑造她乐观向上,笑对人生的态度,影响了她的一生。

正如她扮演菩萨时的笑容,温暖又滋润着他人。好像在她眼里,无论多大的艰难困苦,她都能以阳光般的微笑冰释前嫌,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一种洒脱,一种高尚的品格。而这种品格,和她多次和伟人毛主席的相处是离不开的。

多年后,左大玢退出湘剧舞台,把全面精力放在培育湘剧人才上,在湖南湘剧院和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的湘剧班任教。她看着一批批学习刻苦,年轻活泼的青年,看到了未来湘剧的希望。

她相信名师出高徒,也相信严师出高徒,因此对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的行为管理很严格,要求很严格。她本人更是如此,为了做到自己制定的规矩,从家里舒适的环境搬出,挤在学生宿舍和学生打成一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从不落下,从不迟到。

2005年,左大玢退休后,更是一心投入教学。她一人每个星期坚持上70多节课,每天上课,排练演示多达十个多小时。一些传统名剧《百花赠剑》《拜月记》等,很多都是她亲自排练的。

文章图片8

图|左大玢

为此家里的儿女都有了意见,埋怨她为了戏剧艺术,比原来上班还要忙了。家里又不愁吃,不愁穿,虽然一家人住在一个城市,但是只有周末才能见面一次。

左大玢明白家人的好意,但是她有自己的追求。多年来,她看着一批又一批戏剧专业毕业生,分布在世界各地,学有所成,向她报喜,她都觉得这是什么都换不来的喜悦,脸上不自觉浮现慈祥的笑容。

有趣的是,随着《西游记》续集的播出,观世音菩萨却好像从人间消失一样,从来没有在舞台上露过面。甚至有人传言,左大玢已经在某个寺庙出家,对此左大玢报之一笑。她好像一直活在特定的世界,活在自己的精神领域里,富足而慈祥。

2012年11月26日,左大玢和《西游记》剧组参加节目《鲁豫有约》。这是多年来,她第一次出现在舞台上,唯一不变的是她那慈祥的笑容。往后的日子,她依旧和蔼可亲,一边指导学生,一边热心做公益,生活有滋有味。

只是往往在某个时刻,她总会想起那半支烟。多少年过去了,她总舍不得丢掉它,那是毛主席的唯一纪念物了。每次看到这个烟头,她总会想起主席和蔼可亲的面容,想起主席的侃侃而谈,想起主席风趣幽默的样子,想起主席哈哈大笑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