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卷十六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4-03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十六卷目录

 果部艺文一
  十七帖         晋王羲之
  与谢万书          前人
  为宰相谢赐果实等表    唐孙逖
 果部艺文二〈诗〉
  咏安仁得果       梁李孝胜
  咏安仁得果        谈士云
  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 唐郑审
  过新丰道中二十八年有诏种果
               储光羲
  诣徐卿觅果子栽       杜甫
  杂感            鲍防
 果部选句
 果部纪事
 果部杂录
 果部外编

草木典第十六卷

果部艺文一

《十七帖》晋·王羲之

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

《与谢万书》前人

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牵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剖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戒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彷佛万石家风。

《为宰相谢赐果实等表》唐·孙逖

臣等今日频承赐赉,累降珍鲜,饱德空深荷恩,无力伏以甘果之实。今则非时,宁唯自远而来,固亦以少为贵,当供御膳,以备天厨。何幸小人之腹。忽辱非常之赐未施,尘露空忝,稻粱悚戴,惭惶罔知。攸措谨奉表陈谢以闻。

果部艺文二〈诗〉

《咏安仁得果》梁·李孝胜

潘岳河边返,情知掷果多。闭甍听不见,无奈识车何。

《咏安仁得果》谈士云

月上河阳县,来看洛阳花。掷果人相阂,非是故停车。

《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唐郑审


圣德周天壤,韶华满帝畿。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陕塞馀阴薄,关河旧色微。发生和气动,封植众心归。春露条应弱,秋霜实定肥。影移行子盖,香扑使臣衣。入径迷驰道,分行接禁闱。何当扈仙跸,攀折奉恩辉。

《过新丰道中二十八年有诏种果》储光羲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太阴閟皋陆,不知晚与早。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诣徐卿觅果子栽》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杂感》鲍防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尝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五月荔枝初破颜,朝辞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度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风香自落。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果部选句

汉李尤德阳殿赋,橘柚含桃甘果成丛。
张衡东京赋,奇树珍果钩盾所职。
魏刘桢鲁都赋,芳果万名攒罗广庭,霜滋露润时至则零。
晋傅咸黏蝉赋,有佳果之珍树,蔚弘覆于我庭。潘岳閒居赋,竹木蓊霭,灵果参差。
左思魏都赋,硕果灌丛围木疏寻。
蜀都赋,百果甲拆异色同荣。梁刘孝威谢赐圣僧,馀馔启石崇芳果金谷,仅于万株,陈汤水滋杜陵,几于千树。
谢东宫赐净馔启百花珍药之果。
周庾信枯树赋,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唐李庾西都赋,挺硕果于华林,育丰蔬于中园。李白寻桃花源序,良田名池竹果森列。
宋谢灵运诗,果木有旧行。
梁简文帝诗,潘果溢高箱。
沈约诗,甲拆开众果,万物俱敷荣。〈又〉繁蔬既绮布,密果亦星悬。
周庾信诗,春杯犹杂泛,细果尚连枝。
唐王绩诗,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杨炯诗,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
杜审言诗,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沈佺期诗,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又〉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
李峤诗,树红山果熟,崖绿水苔浓。
王维诗,雨中山果落。
张说诗,池果接园畦。
孙逖诗,霜果林中变,秋花水上残。
高适诗,野人种秋果。
李白诗,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又〉于焉摘朱果,兼得养元牝。
杜甫诗,朱果烂枝繁。〈又〉挂壁移筐果。〈又〉野果充糇粮。萧颖士诗,庭果落初繁。
韦应物诗,高林霜果稀。
常衮诗,野果垂桥上,高泉落水中。
钱起诗,回风邻果香。
卢纶诗,一枝繁果忆山中。
司空曙诗,林交御果红。
权德舆诗,新果真琼液,来应宴紫兰。
柳宗元诗,蔬果自远至,杯酒应肆陈。
白居易诗,邻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鱼。〈又〉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又〉甘鲜新饼果。〈又〉风庭落秋果。〈又〉秋雨檐果落。
刘禹锡诗,海中仙果子生迟。
张祐诗,鸟啼新果熟。
李商隐诗,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温庭筠诗,林果雨中拾。
贾岛诗,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许浑诗,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又〉巨实珍吴果。
方千诗,禽来山果香。〈又〉偶尝嘉果求枝去,因问名花寄种来。〈又〉垂檐野果隔窗攀。
项斯诗,山果经霜多自落。
皮日休诗,山果红靺鞨,水苔青髵。〈又〉山风熟异果。李频诗,异果因僧摘,幽窗为燕开。〈又〉架书抽乱读,庭果摘尝稀。
杜荀鹤诗,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诗月上初。郑谷诗,高枝霜果在。
李咸用诗,秋果楂梨涩。韦庄诗,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耿湋诗,晚果红低树,秋苔绿遍墙。
许棠诗,沿溪收堕果。
曹松诗,护果憎禽啄。
韩偓诗,绿香熨齿冰盘果。
李建勋诗,晚果经秋赤,寒蔬近社青。
张乔诗,深林收晚果。
宋徐铉诗,台畔西风御果新。
赵抃诗,坠果春三径。
欧阳修诗,虚堂来清风,佳果荐浊酒。
王禹偁诗,官酝绿开瓶,时果青出笼。
韩维诗,朱果繁霜后,甘甜半自零。
苏轼诗,蔬果照巾羃。〈又〉蛮果粲蕉荔。
张耒诗,山树叶稀晴摘果。〈又〉竹笼晨收果,茅庵夜守瓜。
孔平仲诗,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
陆游诗,邮亭草草置盘盂,买果煎蔬便有馀。〈又〉尖团擘霜蟹,丹漆饤山果。〈又〉舍西种小果。〈又〉野果荐甘冷。〈又〉丹果垂中庭。〈又〉熟摘岩边果。
范成大诗,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又〉红皱分霜果,黄蔫撚夕英。
金李孝光诗,冰盘甘脆传秋果,芳饤新柔荐晚菘。元王逢诗,径合交枝果,帘当独树花。
张昱诗,西番僧果依时供,小笼黄旗带露装。
僧清珙诗,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
明金幼孜诗,赐果来东阁。

果部纪事

路史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曷,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吕氏春秋》: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汉书·叔孙通传》:惠帝尝出游离宫,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西京杂记》: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
《后汉书·冯异传》:延岑既破赤眉,自称武安王,拜置牧守,欲据关中。异击破之。时百姓饥饿,人相食。道路断隔,委输不至,军士悉以果实为粮。
《淳于恭传》:恭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辄助为收采。《桓荣传》:荣为博士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
《拾遗记》:后汉明帝霜林园皆植寒果。积冰之节,百果方盛。俗谓之相陵与霜林之声讹也。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建初六年冬,苍上疏求朝。明年正月,帝许之。特赐装钱千五百万,其馀诸王各千万。帝以苍冒涉寒露,遣谒者赐貂裘,及大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胪窦固持节郊迎。
《谢承后汉书》:刘祐仕郡为主簿,郡将少子尝出钱付之,令市买果。实祐悉买笔墨书具与之,因白郡将言:郎君年可入小学。请出授书,郡将使子就祐受经,遂成学业。
《三国志·郑浑传》:浑为山阳魏郡太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榆树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扶馀国传》:扶馀国宜五谷,不生五果。
《广州先贤传》:丁密苍梧人,非家织布不衣,非己耕种菜果不食。
《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桑虞传》:虞有园在宅北数里,瓜果初熟,有人踰垣盗之。虞以园楥多棘刺,恐偷见人惊走而致伤损,乃使奴为之开道。
《皇甫谧传》:谧出后叔父,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馀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董景道传》:景道隐于商洛山,衣木叶,食树果,弹琴歌笑以自娱。
《邺中记》:石虎有华林,园种众果。民间有名果,虎作虾蟆车四搏,掘根面去一丈,深一丈合土载之,植之无不生。
《世说新语》:王丞相俭节,帐下甘果盈溢不散。涉春烂败都督白之,公令舍去曰:慎不可令大郎知。〈按大郎王导子
悦也

《贤奕谢太傅》:尝造陆祖言,祖言都无供办,兄子俶密为具餐,太傅既至,祖言所设茶果而已。俄而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客去。祖言大怒,责数俶曰:汝不能光益父叔,乃复秽我素业耶。杖之四十。
《王隐晋书》:桓温性俭,每宴惟下匕奠,柈菜果而已。〈柈同盘〉
《十三洲记》:舍卫国在月氏南万里,果大如三斗盆。《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以綵丝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巧。
《风土记》:蜀之风俗,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徵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
符子赵相者林氏,有九子皆贤国人。美之曰:九德之父,十德之门。赵王嫉之,乃使择其果之繁者,伐之。其父曰:果之茂者,犹伐之,况于人乎。吾将以尔为累矣。去之则免,乃持老携子逃于白云之岩,终身不返。《宋书·江夏王义恭传》:高祖为性俭约,诸子食不过五盏盘,而义恭爱宠异常,求须果食,日中无笇,得未尝啖,悉以乞与傍人。
《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
《徐勉传》:勉尝为书,戒其子,崧曰:中年聊于东田,开营小园,聚石移果,杂以花卉,以娱休沐,用托性灵。《刘善明传》:善明除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人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陈书·徐孝克传》:孝克性至孝,事所生母陈氏,尽就养之道。太建六年,除国子祭酒。每侍宴,无所食啖,至席散,当其前膳羞损减,高宗密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斌不能对。自是斌以意伺之,见孝克取珍果内绅带中,斌当时莫识其意,后更寻访,方知还以遗母。斌以实对,高宗嗟叹良久,乃敕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馔,并遣将还,以饷其母。
《张讥传》:讥性恬静,不求荣利,常慕閒逸,所居宅营山池,植花果,讲《周易》《老》《庄》而教授焉。
《魏书·释老志》:太宗幸广宗,有沙门昙證,年且百岁。邀见于路,奉致果物。帝敬其年老志力不衰,加以老寿将军号。
《灵徵志》:世祖真君五年八月,华林园诸果尽花。《奚康生传》:萧衍直阁将军徐元明戍于郁州,杀其刺史张稷,以城内附。诏遣康生迎接,赐细御银缠槊一张并枣柰果。面敕曰:果者,果如朕心;枣者,早遂朕意。《甄琛传》:琛母曹氏,有孝性,夫氏去家,路踰百里,每得鱼肉菜果珍美口实者,必令僮仆走奉其母,乃后食焉。
《外裔传》:高昌者,车师前王之故地,汉之前部地也。厥土良沃,多五果。
色知显国,去代一万二千九百四十里,土平,多五果。伽色尼国,去代一万二千九百里。多五果。
薄知国,在伽色尼南,去代一万三千三百二十里。多五果。
阿弗太汗国,去代二万三千七百二十里。土平,多五果。
呼似密国,去代二万四千七百里土平,多五果。诺色波罗国,去代二万三千四百二十八里。土平,多五果。
早伽至国,去代二万三千七百二十八里。土平,少田植,有五果。
伽不单国,去代一万二千七百八十里。土平,有五果。阿钩羌国,去代一万三千里。土有诸果。
拔豆国,去代五万一千里。国中出蒲萄、五果。
朱居国,其人山居。多林果。
乌苌国,土多林果。
《北史·魏宗室传》:淮阳王欣好营产业,多所树艺,京师名果皆出其园。
《庾业延传》:业延,代人也,后赐名岳。以功赐爵西昌公,迁邺行台。及罢邺行台,以所统六郡置相州,即拜岳为刺史。邺旧有园池,时果初熟,丞吏送之,岳不受,曰:果未进御,吾何得先食。其谨如此。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花果蔚茂。
景林寺西有园,多饶奇果。春鸟、秋蝉、鸣声相续。《北齐书·苏琼传》:琼为南清河太守,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厅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闻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
《北史·齐宗室传》:兰陵武王长恭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房彦谦传》:彦谦事伯父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弗敢先尝。
《夏侯道迁传》:道迁于京城西水次市地,大起园池,植列蔬果,延致秀彦,时往游适。
《周书·王思政传》:思政常以勤王为务,不营资产。尝被赐园池,思政出征,家人种桑果。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命左右拔而弃之。故身陷之后,家无蓄积。
《陈书·姚察传》:察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史。又敕于朱华阁长参。文帝知察蔬菲,别日乃独召入内殿,赐果菜,指察谓朝臣曰:闻姚察学行当今无比,我平陈惟得此一人。察大业二年,终于东都,遗命,务从率俭。其略曰:吾习蔬菲五十馀年,既历岁时,循而不失。瞑目之后,不须立灵,置一小床,每日设清水,六斋日设斋食果菜,任家有无,不须别经营也。
《北史·隋蔡景王整传》:整子智积在同州,未尝嬉戏游猎,听政之暇,端坐读书。门无私谒。有侍读公孙尚义,山东儒士,府佐杨君英、萧德言,并有文学,时延于座。所设惟饼果,酒才三酌。
《唐书·苏世长传》:世长子良嗣,留守西京,赏遇尤渥。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良嗣曰:公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遂止。
《开元天宝遗事》: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遵生八笺》:唐天宝中,綵结百丈高楼上,陈花果酒炙祀牛女,穿针乞巧。《梅妃传》:妃迁上阳东宫,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对曰:庶邦贡杨妃果实使来。妃悲咽泣下。
《唐书·陆贽传》:德宗幸梁。道有献瓜果者,帝嘉其意,欲授以试官。贽曰:爵位,天下公器,不可轻也。帝曰:试官虚名,且已与宰相议矣,卿其无嫌。贽奏:信赏必罚,霸王之资也;轻爵亵刑,衰乱之渐也。非功而获爵则轻,非罪而肆刑则亵。天宝之季,嬖幸倾国,爵以情授,赏以宠加,纲纪始坏矣。安史乘之,遂乱中夏。财赋不足以供赐,而职官之赏兴焉;职员不足以容功,而散、试之号行焉。今所病者爵轻也,设法贵之,犹恐不重,若又自弃,将何劝焉。陛下谓试官为虚名,岂思之未熟耶。大立国唯义与权,诱人唯名与利。名近虚,于教为重;利近实,于德为轻。凡所以裁是非,立法制,则存乎其义;参虚实,揣轻重,则存乎其权。专实利而不济之以虚,则物有匮耗而不给矣;专虚名而不副之以实,则情有诞慢而不趋矣。故锡货财,列禀秩,以彰实也;差品列,异服章,以饰虚也。居上者达其变,相须以为表里,则为国之权得矣。按甲令,有职事官、有散官、有勋官、有爵号。其赋事受奉者,唯职事一官,以叙才能,以位勋德,所谓施实利而寓虚名也;勋、散、爵号,止于服色、资荫,以驭崇贵,以甄功劳,所谓假虚名佐实利者也。今员外、试官与勋、散、爵号同,然而突铦锋、排祸难者以是酬之可谓重矣。今献瓜一器、果一盛则受之,彼忘躯命者有以相谓矣,曰:吾之躯命乃同瓜果。瓜果,草木也。若草木然,人何劝哉。夫田父野人必欲得其欢心,厚赐之可也。
《裴度传》:度五子识谂知名。谂有文,藉荫累官考功员外郎。宣宗访元和宰相子,思度勋望,故待谂有加。为翰林学士,累迁工部侍郎,诏加承旨。会帝幸其院,谂即称谢。帝曰:可归与妻子相庆。取御奁果以赐,谂举衣跽受。帝顾宫人取巾裹赐之。
《柳宗元郭橐驼传》: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游观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云仙杂记》:黎举常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臣樱桃,及以芥嫁笋,但恨时不同耳。然牡丹、酴醾、杨梅、枇杷幸为执友。
《叙闻录》:稽昌蓄采星盆,夏月渍果,则倍冷。
《记纂渊海》:李泳为河阳令,所至以贪残,为务犒宴,所陈果实以木刻綵绘之。
《御史台记》:唐裴明礼河东人,善于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又于金光门外市不毛地,多瓦砾非善价者。乃于地际竖标悬以筐中者,辄酬以钱十百,仅一二中未浃旬,地中瓦砾尽矣。乃舍诸牧羊者,粪既积预聚,杂果核具,犁牛以耕之,岁馀滋茂,连车而鬻,所取复致巨万。
《唐国史》:补李直方尝第果,实名如贡士之目者以绿。李为首楞,梨为副,樱桃为三,甘子为四,蒲桃为五。或荐荔枝曰:寄举之首。又问栗如之何,曰:取其实,事不出八九。始范晔以诸香品时辈后侯朱,虚撰百官本草皆此类也。其升降义趣,直方多则而效之。
《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四年春正月壬午,枢密使斜轸、林牙勤德、谋鲁姑、节度使闼览、统军使室罗、侍中抹只、奚王府监军迪烈与安吉等克女直还军,遣内侍泥里吉诏旌其功,仍执手抚谕,赐酒果劳之。
《宋史·崔颂传》:颂判国子监。会重修国学,命颂总领其事。建隆三年夏,始会生徒讲说,太祖遣中使以酒果赐之。
《胡仲尧传》:仲尧,洪州奉新人。淳化中,州境旱歉,仲尧发廪减市直以赈饥民,又以私财造南津桥。太宗嘉之,除本州助教,许每岁以香稻时果贡于内东门。《真宗本纪》: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庚午,上召见隐士郑隐、李宁,赐茶果、束帛。
《食货志》:帝言:市易鬻果太烦碎,罢之如何。安石谓:立法当论有害于人与否,不当以烦碎废也。
《杨畋传》: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
《马仁瑀传》:仁瑀十馀岁。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服。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
《占城传》:占城国在中国之西南。土地所出:果实有莲、甘蔗、蕉子、椰子。
《阇婆传》:阇婆国在南海中。其地平坦,果实有木瓜、椰子、蕉子、蔗、芋。
《注辇传》:注辇国,自古不通中国。其国有城七重。每城相去百步,凡四城用砖,二城用土,最中城以木为之,皆植花果杂木。
《图绘宝鉴》:丁谦义宜人工画竹,师萧悦兼善写蔬果。《图画见闻志》:赵昌工画花果,时称绝伦。
《茅亭客话》:滕处士昌祐栽果。法以冬至后,立春前,斫美果直枝,须有鹤膝,大如母指者,长可二尺。以来劄于芋魁中,掘土令宽。调泥浆,细切生葱一升许,搅于泥中,将芋魁致泥中,以细土覆之。勿令竖,实即当年。有花来年,始实。绝胜种核接果树法,凡欲接果先得。野树子酸涩不美者,如臂已上,皆堪接也。然后寻美果枝,选隔年有鹤膝向阳者,枝长不过二尺,过则难治。至时剪下,便劄于萝卜中,欲不泄其气也。冬至后十日,立春前七日,其野树皮润,萌芽未发,是其时也。将野树以锯截之,去地五七寸,中心劈破深二寸许。取美枝或一枝或两枝,斜勿伤其皮,插于野树罅。中外与野树皮相齐等,紧密用牛粪泥封之,与笋箨包裹其接处,以麻纫缠定,上更以黄土泥塔头裹之。勿使雨水透入。或有野树旁生芽叶,即取去之。若依此法,则当年有花,必矣。休复尝依其教,而树皆成,则不喻。其野树子实酸涩,鹤膝枝甜果接酸涩树上,为酸涩之气所推,又焉得。遂于甜美耶,树之元气反不能推小枝而与之俱酸涩,何也。所谓本不胜末,而物性难解。欤今之人但荫其枝叶,食其美实,而不求其酸涩所推耳。
《元史·泰定帝本纪》:泰定四年三月,遣使往江南求奇花异果。
《何从义传》:从义,延安洛川人。祖良、祖母李氏偕亡,从义庐于墓侧,旦夕哀慕,不脱绖带,不食菜果,唯啖蔬食而已。
《诚斋杂记》:蔡州丁氏女,精于女工,每七夕祷以酒果。忽见流星坠筵中。明日,瓜上有金梭,自是巧思益进。《儿世说》:詹金龙,五岁同弟召见。帝以果分赐,金龙曰:一盂果子,赐五岁之神童。对曰:三尺草莽,对万年之天子。
程敏政举神童李贤,许字以女,指席间果,试曰:因荷而得藕。曰:有杏不须梅。
遵生八笺七夕,妇女陈瓜果祀牛女。次早以瓜上得蛛网为得巧。
七月十五日,目连以百味五果盛盘中,作咒愿以度母。
七月望日,作元都大献花果、幡幢、清膳饮食供诸圣众,欲求饿鬼满足得还人中。
腊月八日,东京作浴佛会。以诸果品煮粥谓之腊八粥吃以增福。
《太原府志》:花果山在静乐县南一百二十里,春之后花果满山。
《怀仁县志》:梨园岭在县西南二十里,乃元薛御史果园。有树百馀株,其果甚佳,今树虽没根,址尚存。

果部杂录

《易经》:剥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程传〉诸阳消剥已尽,独上九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见复生之理。〈大全〉云峰胡氏曰:艮为果蓏艮,上阳下阴。果阳而蓏阴乾为木果。众阳皆变而上独存有硕果不食象。果中有仁天地,生生之心存焉此。一阳也在坤之月,则剥之尽而复生。在此则剥未尽而能复生。指阳之性言也,故有取于硕果不食之象。
《解彖传》: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大全〉冯氏曰:雷雨二卦象,百果草木四阴象或甲,或拆,得二阳而发育也。王氏曰:雷雨作则阴厄者亨,否结者散。故百果草木皆甲拆。张氏曰:剥之硕果不食,藏天地生物之仁也。解之百果草木皆甲拆,发天地生物之仁也。说卦乾为木果。〈疏〉取其果实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大全〉程氏曰:以实承实也,若艮为果蓏,则下有柔者存焉。杨氏曰:果实而不剥,于阴为木果,如剥之硕果不食是也。
艮为果蓏,〈疏〉木实为果,草实为蓏。取其出于山谷之中也。〈大全〉吴氏曰:乾纯刚故为木果艮。一刚在上者, 木之果,二柔在下者,草之蓏。
《礼记》:曲礼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王制》: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玉藻》:凡食果实者,后君子。
《春秋》:元命苞织女星主果。
《管子》: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汉书·食货志》:瓜、匏果、蓏、殖于疆场。
《淮南子主术训》:夏取果蓏,以为民资。
《说文在木》曰:果在草,曰蓏。
《魏文帝与吴质书》: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意和暖众果俱繁。
《陈思王集籍田说》:年丰岁登,果茂菜滋,则臣仆小人,咸取验焉。
《石崇金谷诗序》:杂果几乎万株。
《颜氏家训》: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
《北史·陆法和传》:凡人取果,宜待熟时。《清异录》:果中子繁者,惟夏瓜、冬瓜、石榴。故嗜果者目瓜为百子瓮。
一时之果,品类几何。惟假蜂、蔗、川、糖、白盐、药物、煎酿曝粉,各随所宜。郭崇韬家最善乎此,知味者称为九天材料。
《游宦纪闻》:三山果中又有黄澹子、金斗子、菩提果、芋、桃、皆他处所无。黄澹大如小橘,色褐味微酸而甜。《本草》载于橘柚条岂,橘中别有。名黄澹者,《长乐志》曰:王。《坛子旧记》又云:相传生于王霸坛,侧
遁斋閒览,凡果实久不熟者,以祭社,馀酒洒之。则繁茂倍。常用生人发挂枝上,则飞鸟不敢近,方结实。时最忌白衣人过,则其实尽落。
《蜀都杂抄》:梵文甚细,如叙果有五枣、杏等,谓之核果。梨、柰等,谓之肤果。椰子、胡桃等,谓之壳果。松子、柏仁等,谓之桧果。大小豆等,谓之角果。核壳易解肤皮,肤可啖也。角华言亦称豆角,惟桧颇奥。按《字书》空外反粗糠皮,谓之桧。岂取义华梵不能无相通云。
《戊辰杂抄》:撒帐始于汉武帝,非始于翼奉也。李夫人初至,坐七宝流苏辇障,凤羽,长生扇,帝迎入帐中,共坐卺饮之后,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得多得子多也。

果部外编

《拾遗记》:周穆王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诣春宵宫集诸方士。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前导以文虎、文豹,后列雕麟,紫麇曳,丹玉之履,敷碧蒲之席,黄莞之荐,共玉帐,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又进洞渊红蘤,嵰州甜雪,昆流素莲,阴岐黑枣,万岁冰桃,千常碧藕,青花白橘,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黑枣者,其树百寻,实长二尺,核细而柔,百年一熟。〈麇音均蘤音委嵰音遣〉《洞冥记》:元封中,起神明,台上有九天道,金床、象席、琥珀、镇杂、玉为簟。帝坐良久,设甜水之冰,以备沐濯,酌瑶琨碧酒,炮青豹之。脯果则有涂阴紫梨,琳国碧李,仙众与食之。
《神仙传》:刘政能变化隐形,又能种五果,立使花实可食。
《晋葛洪麻姑传》:汉孝桓帝时,神仙王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至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
《神仙传》:介象,字元则,会稽人。尝为吴主种瓜菜,百果皆立生可食。
《酉阳杂俎》:赡披国有人牧羊千百馀头,有一羊离群,忽失所在,至暮方归,形色、鸣吼异常,群羊异之,明日遂独行,主因随之入一穴,行五六里,豁然明朗,花木皆非人间所有。羊于一处食草,草不可识。有果作黄金色,牧羊人窃一将还,为鬼所夺。又一日复往取此果,至穴,鬼复欲夺。其人急吞之,身遂暴长。头才出身塞于穴,数日化为石也。
《释经》:目莲比丘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得食。佛言:汝母罪重,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七月七日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敕,众僧皆为施主祝愿,七代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目连白佛求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皆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故后代人因此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剖竹、饴蜡、剪綵、摸花果之形,极工巧之妙。《五灯会元》:饶州荐福道英禅师僧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琉璃瓶贮花,出世后如何。师曰:玛瑙钵盛果。《平阳府志》:宋无名老人,襄陵人。姓陶,农家子。其母贾氏,梦青衣童捧金盘献一果,如瓜。半红半黄,言上仙赐汝无名果也。因孕,十三月而生,性沉静寡欲,举动与群儿异常,随丹阳、马祖师。过关服勤三年,马曰:此非干汝事,汝目修行去。于是浩然长往,随方乞化凡。七年忽觉体轻步健,一日读《太上西升经》豁然有省,谓同行曰:我今还乡去也。年前有韶州王氏,请住庵。我已许往已,而王氏果至,即索汤沐毕振衣留辞,奄然而逝年八十有六。
《独异志》:司马郊隐居华山向五十年。禽兽日游目前,有如家驯。每灌园,不食菜心,以其伤生意。及四时山果熟,果大大鸟衔,果小小鸟衔,俱送郊斋中。不知纪极,叹曰:禽鸟送我果甚多,但可日料。三十颗异日如戒比三十年。及郊卒,百禽聚于庭,悲鸣累日而去。《怀集县志》:万历十二年重九日,邑人梁允玳招友李文焕登会仙台,对酌。一丐至台前,将出袋中蛇弄。佥曰:素厌观此丐,乃献一果,黄如霜橘。时嫌不洁,置之。筵隙,仆持馂馀一器,咄而与之丐。曰:所赏不称所献。何乃呼不食,而去。有顷,仆叫蛇下,蛇下。仰见石罅出一青蛇,其大如指,两足渐垂,长七八尺,头抵筵中,二人避蛇。蛇旋视良久,他馔皆不啖,以两足独抱前果。缩卷罅内,梯探石罅,仅通一指,果径二寸能入,大为诧异,旋追此丐,不知所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