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位影后祝希娟:40岁高龄生娃,79岁和初恋“躲”进养老院享幸福

 积沙成塔0u3svg 2022-04-03
文章图片1

文丨小甲

“把我送进养老院,不怕别人说你不孝顺吗?”窗帘半掩的窗边,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悲哀地对着手机说道。

儿女时常不在身边,自己去住养老院,又担心别人会说儿女的闲话。

这位“空巢老人”表现出的孤单无助,令人感到无比揪心。

这一幕,出现在祝希娟饰演的某个养老院宣传视频中。

视频所要表达的问题也很犀利——究竟是要顾及儿女脸面,做一名孤独无助的空巢老人,还是尝试去寻找关怀和陪伴?

文章图片2

这位中国首位影后,从晚年开始关注养老问题。

并且,她不仅拍养老社区的宣传片,还身体力行地早就住进了养老院。

很多人非常好奇,她明明儿女双全,生活富足,也不缺少关怀和陪伴,却又为何和恩爱一生的老伴一起住在养老院?

这还要从她的职业说起。

文章图片3

01

1938年,祝希娟出生在江西一个教师家庭。

母亲是小学教员,父亲是同济大学的教授,姐姐毕业于复旦大学。

由此来看,他们家也勉强算得上是高知分子组成的书香门第。

在这种熏陶下,祝希娟应该努力学习,成为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女承父业”比较靠谱一些,可偏偏她却走了演员这条路。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出现在她初中时期。

当时,《为孩子们祝福》的导演到学校物色演员,少女时期的祝希娟被看中,在剧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

文章图片4

过了一把戏瘾的同时,她心中也由此萌生出了做演员的想法。

于是,在1956年,祝希娟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

她想当演员的梦想,也在两年后实现。当时,她甚至还是一位未毕业的在校大学生。

文章图片5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谢晋计划拍摄《红色娘子军》,开始四处物色剧中演员的人选。

很快,其他的角色便纷纷有了着落,只剩下女主角“吴琼花”的人选,却是迟迟定不下来。

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导演谢晋四处奔走,但是拉来了许多女演员试过戏之后,始终没有找到他想要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上海戏剧学院观看学生们的演出。

文章图片6

当时,祝希娟不知何故正在与一位男生争吵。

脾气火爆的她,气场强盛,手舞足蹈,盛怒的声音响彻整个化妆间。

对面的男生被骂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谢晋却是眼前一亮。

他盯着祝希娟打量片刻,将对方的神态和举动尽收眼底,心头瞬间涌起一股激动和喜悦:“这个女孩,不正是吴琼花本人吗?”

文章图片7

谢晋走上前去,迎着祝希娟的怒火,眼含期待地开口问道:“我正在筹拍一部电影,还缺一个女主角,你愿意去试试吗?”

正在气头上的祝希娟一愣。

她眨巴着一双大眼睛,满脸懵逼地看了谢晋刹那,最终点了点头。

两人一拍即合,《红色娘子军》自此有了女主角。

虽然这位主角还很青涩,但她成长的速度非常恐怖,简直令人咋舌。

文章图片8

定下祝希娟当主角之后,谢晋先是找到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把她从学校暂时调了出来,因为当时在校学生不允许接戏。

从学校接出来之后,他又把祝希娟送到了海南,让她体验“吴琼花”的战斗生活。

文章图片9

祝希娟也很努力。

她特地拜访了娘子军曾经的连长,在她的指导下,穿短裤、打绑腿,晨起练操,正中午在烈日下急行军。

甚至,她睡觉时都“枪”不离手,就像真正的战士那般。

当然,晚上睡觉之前,她也不会早早休息,而是借着煤油灯的微光,和剧组的工作人员一起,翻看从档案馆借来的历史资料。

再结合剧本,仔细揣摩吴琼花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以便更好地诠释角色。

文章图片10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祝希娟脱胎换骨。

她黑了好几个度,鼻子晒得脱皮,甚至把留了5年的长辫子也剪掉了。

也正因她的付出,这部处女作,十分顺利地拍摄完成。

当时,她只是在配合导演的情况下,努力地将自己的演技发挥出来,大概都没料到这部作品后来的火爆程度。

剧组中的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应该也没有预料到。

文章图片11

电影杀青之后,祝希娟就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深造。

在1960年大学毕业之后,她主动要求到话剧社当演员,因为她想在话剧舞台上继续磨炼演技。

她深知,过硬的基本功,才是演员的立根之本。

当然,也正是她这样的态度,才使得她后来获得的那些奖项,实至名归。

就在她毕业的次年,1961年,《红色娘子军》正式上映,瞬间火爆全国。

祝希娟因此获得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即是首届影后。

文章图片12

次年,她又被评为中国电影22大影星,片约不断。

大学毕业仅仅2年后,祝希娟的事业,便迅速达到了第一个巅峰。

她的爱情之路,也像是沾染了她在事业上的好运气一般,在她大学毕业第三年时顺利到来。

02

祝希娟的初恋男友,同时也是陪伴她至今的老伴,名为侯烽民。

他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大学毕业后便在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任教。

才华横溢,再加上一米七八的身高和帅气的长相,侯烽民和祝希娟站在一起十分般配。

两人经人介绍相识之后,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1964年秋天,这一对朋友眼中的神仙眷侣,正式在上海登记完婚,不久之后便有了女儿侯兰,组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

当然,他们的生活如果没有经历过那场不幸,肯定会过得更加幸福。

文章图片13

1966年,那特殊的十年时期开始。

祝希娟父亲被划为旧社会知识分子,她因此遭到连累,别说拍戏,就连抛头露面都得被骂。

那段时间,她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趴在单位的桌子上写检讨书。

在这种状态下,她每天上班在单位哭,下班回家哭,承受的压力太大,甚至感觉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

幸好有丈夫的安慰和陪伴,她才坚强地挺了过来。

文章图片14

当1976年特殊时期终于结束时,祝希娟已经38岁。

她从一名青年演员,变成了一位中年演员,不仅虚度了最美好的年华,戏路也因为年龄限制,变得很窄很窄。

或许是她自己对这种情况十分清楚,所以想要全心顾家,竟在这种年纪还跟丈夫要了二胎。

文章图片15

1978年,祝希娟已经40岁,成为妥妥的高龄产妇,却义无反顾地生下了儿子侯量。

在过去的条件下,这个年纪的女人生孩子,简直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了,还好她虽然因此受了不少苦,但却一切顺利。

她坐月子时,丈夫侯烽民的态度也可圈可点。

文章图片16

他本就情感细腻,体贴无比,照顾起妻子堪称是无微不至。

一整个月的时间,祝希娟被伺候得像是公主一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都是最基本的待遇。

只是,不知当时的祝希娟心中有没有遗憾,毕竟她喜欢的演员道路才刚刚开始,怎么可以就此结束?

文章图片17

导演谢晋或许也了解祝希娟的心思。

在她生完孩子一年后,谢晋筹拍电影《啊!摇篮》时,在原定的女主角手上昏迷的情况下,把祝希娟请了过去。

如此,才有了“李楠”这个被塑造得很成功的经典角色,祝希娟也因此逆袭,重回一线明星行列。

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从此以后一部接一部地出现。

文章图片18

1983年,45岁的她终于有了年龄危机。

自知将来不会再有太多机会出演女主角的情况下,她瞅准时机,报名了深圳建设计划,远赴深圳,和同事们一起花了3个月的时间建起深圳电视台,并出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

两年时间内,她就出品了八部电视剧、一部电影。

之后还凭借《特区少年》、《超越生命》、《大风警报》3部电视连续剧,一口气拿下“飞天奖”3个大奖。

祝希娟对深圳电视台做出的贡献,至今无法磨灭。

文章图片19

1998年,祝希娟退休之后,许多导演想邀请她拍戏。

但她为了开拓视野,见识一下外国的影视剧拍摄过程,便和丈夫一起远赴美国,还在洛杉矶成立了影视公司,亲自出任总裁。

所以,她大多数的时间,是待在国内拍戏,有时间就跑到美国管理公司,可以说是过得十分充实。

文章图片20

他的一双儿女,同样事业有成。

儿子子承母业,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导演,凭借执导的影片《滑向未来》,曾在好莱坞举办的中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新锐青年导演奖”。

女儿也嫁了一个不错的归宿,之前在洛杉矶工作生活,后来也搬回了深圳。

文章图片21

儿女的照顾,生活的富足,再加上老伴的陪伴。

无论怎么看,祝希娟都不像是会跑去住养老院的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3

其实,最近这些年,祝希娟又创造出不少经典的角色,不过大多都没有给她带来太大的触动。

直到2016年,主演了一部《大雪冬至》之后,79岁的她开始关注“空巢老人”问题。

之所以说她想住养老院和她的职业有关,就是这种原因。正是因为她身为一名演员,接拍了这部影视剧,之后产生了感触。

如果换一种职业,或许她现在的想法就是另一种可能了。

文章图片22

祝希娟常常说,“现在从我们这代起,养老观念要改变,选择的养老方式要独立自主。我常常跟身边的人说,人不是为了下一代活着,得为自己活。”

于是,为了所谓的独立自主,她产生了和老伴住进养老院的想法。

文章图片23

对于她的这个选择,老伴自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赞同,可一双儿女却并不理解。

他们两人着,想要轮流赡养父母,每家可以住半年。

听到母亲祝希娟的想法之后,两人十分不理解,并且在第一时间表示反对。

两人直截了当地开口询问,“你们有儿有女,却要跑去住养老院,这让别人怎么看我们?”

文章图片24

的确,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子女不赡养老人,而是把他们送去养老院,实际上算是不孝。

侯兰和侯量姐弟不理解母亲的想法,也是情有可原。

可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并没有拗得过母亲,祝希娟最终还是和老伴一起住进了养老院。

不过,每逢节日时,姐弟俩会把父母接出去,一家人团聚一番之后,偶尔也会小住两天。

他们每个月也会抽时间去探望父母。

文章图片25

实际上,姐弟俩答应母亲要求的原因也很简单。

祝希娟的想法,无非是为了活得更开心,过得更加独立自主,既不依附儿女,也不给儿女添麻烦。

无可辩驳的是,住进养老院,或者说是“躲”进养老院之后,他们老两口确实过得非常开心。

每天听听音乐、下下棋,或者是跟许多同龄人一起聊聊天,别提有多舒服了。

文章图片26

可要是住在儿女家中,除了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可能会造成的矛盾和碰撞之外,难免还会感到不太自在。

由此来看,她们住进养老院,的确才是充满大智慧的最佳选择。

而姐弟俩尊重父母选择做出的妥协,也才是真正的孝顺。

文章图片27

04

如今的社会,“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养老的确已成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而祝希娟给出的解决办法,无疑是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因为不符合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许多人或许会因此有偏见。

可这位老人如今的幸福现状,足以说明一切。

无论何种年纪,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当然,也会存在许多“苏大强”式的老人,为了追求生活质量,而对子女各种要求。

文章图片28

很显然,与他们的做法相比,祝希娟的观念才是真的清醒吧。

她的一句老年人要独立自主地生活,打脸了多少为老不尊,还妄想当子女寄生虫的“苏大强”们?

当然,这意思并不是说建议所有的老人都去住养老院。

子女赡养老人,这是中华传统美德,老人想要住养老院因为更自在一点,这两种养老方式都无可厚非。

只能说,万事万物都该把握好一个度吧。

为了家庭和子女操劳了半生的老人们,有一个自主选择的幸福晚年,那就可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