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小麦抽穗扬花期,两病一寒将偏重发生,现在开始防治效果最好

 ZY醉眼看世界 2022-04-03

进入4月,温度快速回升,降雨量逐渐增多,小麦生长加快,既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尤其是小麦的赤霉病、条锈病和倒春寒,对小麦危害最大,被称为小麦的“两病一寒”。处于孕穗期的小麦,一旦管理不善,就会遭受病虫和自然灾害的危害,从而导致结籽率降低,从而导致严重减产。又该如何预防小麦的两病一寒呢?

文章图片1

小麦条锈病是三种锈病中发生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病害之一。在黄淮海地区,多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发生严重时,也可危害小麦的穗部。发病初期,先在中上部叶片上出现淡黄色长条状的夏孢子堆,在叶片上,多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发病后期,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发出黄色的粉末(夏孢子)。发病严重时,夏孢子堆可布满整个叶片,后期病叶因失水向叶背纵向卷曲,病叶的背面也能产生条状鲜黄色的夏孢子堆。小麦接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背面形成短线条状较扁平的黑褐色的冬孢子堆,常常是数个冬孢子堆相互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表皮不破裂。

文章图片2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的穗部,发生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引起小穗干枯。湿度较大时,病斑处会产生粉红色的胶状霉层。因此称为赤霉病,发病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即子囊壳。严重时,可扩展至穗轴,使发病部位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文章图片3

倒春寒是春末夏秋最容易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尤其是在小麦孕穗期发生,对幼穗发育的影响和伤害最大,严重影响籽粒发育,造成穗粒数减少和穗部特征的改变。形成秃尖、半截穗、哑巴穗和白穗等多种形状的麦穗,从而导致严重减产。倒春寒发生得越晚,对小麦穗部的危害越严重。

文章图片4

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都是一种空气传播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小麦孕穗期是小麦“两病一寒”的高发期,做好病害监测和预报,及时喷施化学药剂是预防病害和倒春寒发生和蔓延最有效的方法。

文章图片5

在小麦抽穗前,每亩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或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20克,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等药剂,三种药剂中的任何一种,加99%磷酸二氢钾200克+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每15天喷一次,连喷2次,不仅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减轻倒春寒对小麦的危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