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学者写书称七千人大会是毛泽东生涯最低点,权威著作怎么说

 兰博2000 2022-04-04

毛泽东生涯中的最低点于1962年1月降临,那时他不得不在七千名干部参加的大会上接受对他的批评。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批评了“大运动”期间的政策,以湖南农民为例,来证明经济困难只有30%属于自然灾害,70%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这段话是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著作《毛泽东传》中,关于七千人大会的描述。

文章图片1

在书中,他这样写道:“刘少奇直言,大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得太快,3年跃进后,平衡遭到破坏。从现在开始,要用8到10年来恢复正常秩序。这还没有把一切都计算在内……主席说形势大好,指的是政治形势很好,不能说经济形势大好;相反它很不好。”

按照迪克·威尔逊的描述,这次会议似乎有些风波不止的意思,然而,这些真的就完全贴近真实历史吗?

文章图片2

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传》里,对于七千人大会是这样记录的。1962年1月10日上午,毛泽东看过了刘少奇要代表中央作的大会报告稿的前两部分。他写了一个批语给田家英并告刘少奇、邓公等,说:“觉得好,但还没细想,提不出不同意见。须要看第二遍,才有可能想一下。第三部分还没有看。”过了一会儿,他又把邓公、陈伯达、田家英找来商量,认为刘少奇的报告的中心反对分散主义,不能变动,必须坚持,并决定将报告立即印发七千人大会,分组讨论三天,征求意见,允许各种意见的发表。

看到这里,应该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毛泽东对刘少奇报告总体应该是认可的,否则不会批“觉得好”,更不会不经政治局审议就直接印发全体代表。

《毛泽东传》里记录,七千人大会正式开始,刘少奇报告印发后,分组讨论进行得很热烈。13日上午,毛泽东宣布延长会期,对刘少奇的报告稿进行充分讨论。16日晚上,毛泽东在钓鱼台十二号楼召集刘少奇、邓公、陈伯达、田家英等开会。面对收集上来的不同意见,毛泽东没有表态,而是鼓励把不同意见充分地发表出来。他决定成立一个报告起草委员会,吸收各中央局第一书记参加,统一思想后,再写稿子。

文章图片3

17日起,起草委员会进行反复讨论修改,吸取了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几易其稿,于24日拿出了一个报告修改稿。25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刘少奇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报告修改稿,与会者表示基本赞成这个稿子,同意提交大会。

报告修改稿同10日印发的草稿相比,三个部分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报告的基调也没有改变,仍然是加强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

26日下午,毛泽东在钓鱼台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七千人大会的安排问题,还讨论了刘少奇口头报告提纲。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刘少奇在大会作报告时,不念已经起草的报告稿,而是对报告稿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另外作发挥和说明,并特意强调:“想讲什么就放开讲嘛!”

刘少奇讲了四个问题:国际形势,国内形势,集中统一问题,党的作风问题。刘少奇说,总的讲,是不是可以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缺点和错误。书面报告里没有这样讲,那里只说成绩是第一位的,缺点和错误是第二位的。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

拿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来比喻成绩和缺点错误的关系,是毛泽东第一个提出来的,而且经常讲,尤其是在工作出现失误遇到困难的时候。现在,刘少奇突破了这个说法,对国内形势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令与会者震惊错愕。

但事实上,刘少奇并不是托破这个“框框”的第一人,毛泽东本人才是。不久前,毛泽东要求对成绩和缺点错误进行具体分析,是多少就是多少,而且也把工作中的错误称作“人祸”,虽然只是在一个小范围的内部谈话说的,但事实上已经表露出了突破这个“框框”的意思。所以,刘少奇的讲话在普通与会代表听起来十分震惊,觉得讲出了“我们想讲不敢讲的话”,但实际上,根本上还是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的,这也符合刘少奇数十年来始终尽心尽力维护毛泽东权威的一贯风格。

文章图片4

另一方面,毛泽东在大会讲话时,则专门强调:“现在有些同志,很怕群众开展讨论,怕他们提出同领导机关、领导者不同的意见。…不负责任,怕负责任,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九个要失败。人家总是要讲的,老虎屁股真是摸不得吗?偏要摸。”

毛泽东还带头作了自我批评:“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毛泽东的自我批评,让很多代表感动的无以言表,有代表流着泪说:“就是有一条,毛主席老人家不该自我批评。是我们把事情办坏了,怎么能让他老人家自我批评呢?”

文章图片5

从这些记录来看,毛泽东作自我批评,完全是所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觉悟、伟大政治家的深刻认识、人民领袖的模范带头,根本不是英国学者所说的“不得不接受批评”。

尽管英国学者的这本书,研究了大量文献资料,试图再现毛泽东的历史全貌,并对其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甚至被中央文献研究室选入《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但其写作手法明显带有心理分析法和权力斗争的观察视角,这虽然是西方学者最常用的手法,却并不符合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特点。西方学者更多地从个人角度、权力斗争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问题,这就难免混淆事情的本来面目,无法正确地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意义和功过是非。

同西方砸美金、拉选票上台的政客不同,老一辈开国革命家们那是为了崇高的信仰而不懈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全部。他们为了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在漫漫黑夜中摸索前行,在战火生死中无畏淬炼。他们的心里装着天下苍生,装着祖国山河,唯独没有自己,这样的气度,岂是西方人从个人角度、权力斗争的狭隘视角可以理解的?

文章图片6

今年是七千人大会召开六十周年,关于那场史无前例的大会,关注和解读并不多。而且当年的大会,是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召开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人们周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第一次全面、深入、详细地披露了七千人大会的缘由、经过和曲折的全过程,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总、邓公,以及对各省委、县委负责人的情况,都有详细披露和解读,还有一部分珍贵的回忆采访、档案资料、原始图片,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非常值得一读。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下面商品卡“看一看”,带一本细细品鉴。

参考资料:

  • 1.白云涛编著,《中共党史珍闻录》,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 2.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
  • 3.迪克·威尔逊【英】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毛泽东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尽快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