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贯穿数学学习过程的能力怎么培养?这节课在情境与对话中促进学生发展

 wangzh311 2022-04-04

图片

本文共4399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创设故事情境:利用推理,死里逃生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但故事开始前,教师卖了一个关子:“这个故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听懂的,只有动脑筋的人才能听懂,你们觉得自己能听懂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能”。

教师播放视频,故事便开始了。

《死里逃生》

古时候有一个奸臣,他想陷害一个忠臣,于是就在皇上的耳边不停地说忠臣的坏话。皇上听信了奸臣的话,决定处罚忠臣,便让人做了一个箱子,里面放了两张纸条——一张写着“生”,一张写着“死”。

皇上对忠臣说:“明天,你要从这个箱子里拿出一张纸条,拿到'生’,就饶你一命;拿到'死’,我就砍下你的头。”

奸臣十分得意,但他转念一想,要是忠臣运气好,拿到了“生”字就能活下来了。奸臣为了让忠臣有死无生,便趁夜色,将箱子里的两张纸条都换成了“死”字。

第二天,忠臣来到了皇宫抽签。他拿出一张纸条,没有看一眼就吞进了肚子里。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他掏出箱子里的另一张纸条,对皇上说:“您看,剩下的这一张纸条上写的是'死’。”

于是皇上便将忠臣赦免了。

看了这个《死里逃生》的故事,教师问学生:皇上看到了剩下的纸条,为什么就赦免了忠臣?学生回答:因为皇上看到剩下的纸条写着“死”,所以认为忠臣吃的纸条写着“生”。这时,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忠臣是怎么知道自己抽出的纸条上写的是“死”而不是“生”?

原来,故事还没有结束。教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想法,并把故事的最后结局告诉了大家:实际上,忠臣早就知道了奸臣的计谋,因此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了解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后,教师提问:忠臣是怎么用智慧保住自己的性命的?有学生回答:因为忠臣早就知道奸臣要害他,所以他就吞了一张纸条,让皇上误以为他吞的纸条写着“生”。

确认同学们都听懂了这个解释后,教师对学生给予了鼓励,并由“皇上看到剩下的纸条为'死’便得出吞下的纸条为'生’”这个过程引入了数学中的推理:忠臣利用皇上的推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看来,推理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保住性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数学广角,学习推理知识。

在对比中步步深入,掌握推理方法

教师出示了一道题目: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三本书,小红、小丽、小刚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图片

看完题目,教师先让学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有学生说:有语文、数学、品德三本书,还有小红、小丽、小刚三个人。有学生说:“各拿一本”就是说每个学生只能拿一本书。

这时,教师问学生:现在是否能够能知道小刚和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学生齐齐摇头。一个学生说没线索,就不知道他们拿的是什么书。教师便补充了线索:

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

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看过线索后,教师让学生写一写、画一画,通过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答案和推理过程记录在学习单上。同时,自己在黑板上列出标有“语文”“数学”“品德”“小红”“小丽”“小刚”的六张卡片。

在学生完成记录之后,教师收集了几位同学的学习单,让他们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想法。一名学生认为,因为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据我的推理,小丽拿的是品德书,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教师在确认学生都听懂了之后,又邀请了另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因为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可以知道她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她拿的就是品德书了;最后,小刚拿的肯定是数学书。

教师再次确认学生都听懂了之后,将两位同学的学习单进行对比,问全班同学:他们的想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有学生指出,一位同学提到了小红,一位同学没提到小红;而相同的地方,第一点是都提到了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而是品德书,第二点是都提到了小刚拿的是数学书。教师引导同学进行了简单总结,并让大家判断哪一种方式更好。学生认为,提到了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这一方式更好,也更完整。

图片

随后,教师又展示了一位同学的想法。他认为,因为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自己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小丽拿的是品德书。在全班学生都明白该同学的意思后,教师再次将第二位同学的学习单和第三位同学的内容作对比,寻找其中的异同。

有学生说,第二位同学先确定了小丽拿的是品德书,而第三位同学先确定的是小刚拿的是数学书。有学生说,两位同学第一句话都提到了小红说自己拿的是语文书。

教师肯定了孩子们的答案,引导大家发现两种思路虽然存在差别,但是意思和结论是一样的,并鼓励学生要善于找不同。

与上述三名学生不同的是,第四个孩子首先用圆形、三角形和方形分别代表语文书、品德书和数学书,再用箭头表示三种图形的示意关系:圆形——语文书/小红;三角形——品德书/小丽;方形——数学书/小刚。于是,教师邀请这名学生到黑板前,用粉笔和标有不同名称的卡片再次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推理过程。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第四位同学的思路和第二、三位同学的思路是一样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询问学生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有学生说自己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表达方式,因为这样表述得更清晰。也有学生更喜欢第四位同学的表达方式,因为表述更简便。

图片

随后,教师让学生再次进行对比,比较第二、三、四位同学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异同。有学生指出,这三种方式都先确定了语文书在谁手中。顺着这个回答,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最先确定的是语文书?学生纷纷举手。一位同学说:因为题目中说了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所以最先确定的是语文书。

于是,教师引导孩子发现,推理的时候应该最先推理知道的数学信息,再一步一步地进行后续推理,并带领学生借鉴这些同学的表达方式,用连线与文字两种方式来一起完成推理过程。

题目进阶,将推理方法迁移至不同情境

接着,教师出示了一张图片,其中有三只小狗,分别重7千克、5千克和9千克,并给出了新的问题:

欢欢、乐乐、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把它们的图片和名字连线吗?基于这一题目,教师让孩子自行读题、收集信息,完成学习单。

 

一番推理过后,孩子们大都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图片

有同学分享道:因为题目说笑笑是最轻的,而图片中最轻的就是中间的那只小狗(5千克),所以笑笑就是中间的那只小狗。接着再确定的就是乐乐,因为笑笑已经确定了,同时乐乐比欢欢重,所以乐乐是最重的,就是图片中最右边的狗狗(9千克),最后一只狗狗就是欢欢了。

完成这一推理题后,教师加大难度,又出了一道题目:

有甲、乙、丙三人,一个是语文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一个是体育老师。甲和乙经常跟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乙带学生去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

 

读完题目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题目信息:第一,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第二,题目中提到的老师有语文、数学和体育老师。梳理了题目信息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学习单记录自己的推理过程,并与全班同学做分享。

一名学生说自己最先确定的是体育老师,因为甲和乙去找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那么丙肯定是体育老师;接着,因为乙带着学生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这说明乙不是数学老师而是语文老师;最后,甲就是数学老师。教师肯定了他清晰的推理思路,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了简单总结。

随后,教师提问:生活中哪里用到了推理?或者见过谁用过推理的知识?

有的孩子说自己在书上看到过;有的孩子用开卡车的人举例,当汽车坏了的时候,司机说不是机器坏了,就是轮胎坏了,这就是一种推理;也有孩子提到了警察,他们要借用推理破案……孩子的想法五花八门,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了柯南、福尔摩斯和警察的形象,既将推理与孩子们的生活相联系,又为下一项“挑战任务”做铺垫。

图片

有这样一道题:

小偷藏在宾馆里,目击者反映小偷的特征是:男,20多岁,身高1米8左右。

宾馆服务员说:我们有4间房,每间房住了一名客人。

1号房间住的人身高1米6左右;

2号房间住的人有30多岁;

3号房间住的人是4号房间的妹妹。

请你想一想,小偷住在几号房间?

 

面对这道更为复杂的题目,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了题目信息,让学生明确,只有当性别、年龄和身高都符合“男,20多岁,身高1米8左右”的条件时,这个人才是小偷。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跃跃欲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身高角度排除了1号房间的客人,从年龄角度排除了2号房间的客人,从性别角度排除了3号房间的客人。

最后,教师进行了简单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推理知识,一场趣味横生的数学课便结束了。

图片

课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朱文芳教授肯定了杨帆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认为课堂中的议题层层递进,调动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此外,《死里逃生》的故事情境令人印象深刻,这一题材不仅帮助教师创设了情境,当关于生死的话题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时,还能够渗透生命教育,让孩子敬畏生命。

但同时,这一故事也存在值得讨论的地方。比方说,面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应该促进其简单推理能力的发展,如是非判断;而《死里逃生》的故事实际上涉及了对忠臣与奸臣的情感道德判断,这就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了。

因此,选用这一题材进行情境创设是不是适用于二年级的孩子?是否在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成熟之后,再采取类似题材的故事会更恰当?或者,教师在这个故事中是否更应注重对孩子的意识和判断进行引导?这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本节课的上课片段: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