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人老了耳背是很正常的,谁都逃不掉。而现实中也的确如此。 ![]() 在一项数据调查中显示,六十岁以上的人中发生老年性耳聋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六十五到七十岁这一比例骤升至百分之六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比例还将持续增高。 换句话说,只要你活得够长,总有一天会出现耳背的现象。这是因为人老了以后,身体各个器官都会逐渐衰退,这是一种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而在听力上,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周听着器官衰退,一个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听觉器官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而内耳中毛细胞的凋亡是老年人外周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老年人的高频听力自然衰退,慢慢向低频部分发展。比如听不清楚两个人或多人对话的声音、发音,吐字不清楚、听不清鸟叫声、电话铃声、听声音不自然、不舒服等。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 一般来说,当我们的听觉刺激信号在离开毛细胞后,将传入听神经,进入中枢加工,最后让我们听明白说话人的意思。可是中枢神经系统退化后,它会导致大脑的语言处理能力变得缓慢,甚至混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嘈杂的环境中,老年人耳背更严重。 老年耳聋。一般有自己的特点,比如都是双耳、耳聋,但耳聋程度可以不一致,但都是呈现慢性进行性的特点。语言分辨能力变差也是特点之一。也就是他听到了你说的话,但是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了。还有一部分人存在太小声听不见,太大声又受不了的状况。低声说话,喜欢用手挡住耳廓倾听,当有人大声说话时,又不免堵住耳朵。 我们对于老了耳背常常习以为常,觉得无法干预。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危害一直被大家所忽视。之前有不少专家明确表示,最明显的就是它会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生几率。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没损失十分贝的听力,患老年痴呆的几率增加百分之二十。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看到,老年痴呆的患者中最先出现的表现就是听力受损。 那我们应如何预防老年性耳聋呢? 首先,在年轻时就要保护我们的耳朵,避免造成过多刺激。耳机声音过大、外在环境噪音过强都不好。 其次要多练练自己的脑子,外周听觉器官衰退我们无法避免,但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促进的。对于已经发生耳背的患者来说,中医观念中认为经常按摩耳朵可预防和缓解耳聋的程度。 另外,医生还建议六十岁后的市民最好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测,一旦出现耳聋,可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如佩戴合适的助听设备、现代的助听器技术、成年人人工耳蜗植入技术,都可以对耳聋患者丧失的听力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但对于老年性耳聋来说,想要达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听力水平比较难,所以还是在日常做好预防更加稳妥。 最后也要提醒年轻人,别以为耳背是老人专属,因为耳背也可能落到年轻人的耳朵上,毕竟现在不少年轻人耳朵也不好使啊。 首先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年轻人要注意了,这类三高疾病可导致血流缓慢、血液粘稠、血流供应受阻等等,最后导致内尔的微循环灌流出现障碍。这种缺血、缺氧的状态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后,就会导致内耳组织病变。 其次是骨质增生,它会使得内耳内听到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相应的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神经细胞减少。听力受损。 另外还有一些外在的因素,例如长期处于噪音中、服用耳毒性的药物、耳外伤等等,这三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年轻人患上耳背,所以日常还是得重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