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治疗)

 学中医书馆 2022-04-04
     婴幼儿秋季腹泻,按其临床表现可辨证分为三种。

    寒湿泄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臭味不浓或伴呕吐,四肢欠温,不渴,溲清,舌淡苔白。此为寒湿伤脾,运化失司,清浊不分。治当芳香化湿,温中运脾。选方:异功散加味。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煨姜、藿香、苏叶、乌梅、木瓜等。

    湿热泄泻:大便水样似蛋花汤,黄色或酱褐色,泻时呈喷射状,有热臭气,小便短赤,口渴,舌质红,苔黄,肛门鲜红。

    此为寒湿不解,郁而化热,积热下迫大肠,传导失司。治当清肠泄热。方选葛根芩连汤。药用:葛根、黄连、茯苓、泽泻、六一散、马齿苋、黄芩、乌梅等。

    脾虚泄泻:泄泻久不痊愈,大便稀溏,时轻时重,带有不消化食物,纳差,精神不振,面色不华,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虚运化无力所致。治以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药用: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苡米、砂仁、煨姜、诃子、乌梅等。

    笔者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喜用酸收之品,如石榴皮、乌梅、木瓜、诃子、五味子、白芍等药,效果显著。

    这是因为小儿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胃功能失调后,肝气往往乘机横逆,而出现呕吐腹泻,同时小儿吐泻易损失津液,用酸收法可以减少阴津阳气的耗散,“涩以固脱”正是适合该病病机的治疗方法。

    应用酸收法必须在辨证前提下结合具体证候审证求因。如用真人养脏汤,痛泻要加入乌梅、木瓜等;如用芍药甘草汤,要加乌梅、石斛、沙参、太子参等;如用葛根芩连汤,要加乌梅、石榴皮等;如用四神丸、附子理中汤、赤石脂禹余粮汤,要加乌梅,诃子等。

    笔者认为对小儿秋季腹泻而言,不可单纯用“利小便以实大便”一法,因为这种腹泻,津液易伤,若利小便则犯虚之又虚之误。其次,医家如畏惧“收涩留邪”而坐视津气滑脱,亦往往酿成阴伤阳衰重证,不可不慎。

    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酸收之品有抗菌、抗病毒之作用,临床实践亦证实,使用酸涩之品对秋季腹泻确有显著疗效.(江苏省宝应县中医医院李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