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溥仪逃走时,将它缝在棉衣里26年不离身,现在是“国宝中的国宝”

 笔记财税 2022-04-04

中国古代的皇宫中珍藏的奇珍异宝也是数不可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从明朝开始修建的故宫到今天的故宫博物院,里面更是累积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珍贵文物。

图片

清朝乾隆皇帝所创造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顶峰,至此,中国开始走下坡路。乾隆皇帝去世后,曾经留下了一个稀世珍宝。之后的清朝皇帝都将其视作“国宝”,就在溥仪当时逃难保命的时候也将其紧紧护着,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将这个宝物,用布缝在了自己的贴身衣物里面,那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图片

这个宝物就是玉玺—田黄三联玺,田黄三联玺是乾隆有一天在睡觉时,梦到天上的玉皇大帝给自己带来了一个礼物,这便是这块玉田黄三联玺。过了不久,福建知府派人进贡美玉,乾隆一看,不正是当时玉皇大帝托梦给自己的那块玉吗,于是就派工匠打造成了自己梦中的样子。田黄三联玺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不仅造型精美,其用料也是珍贵无比。它是用一种极其宝贵的“田黄石”制作打磨而成,为了表示“田黄玉”的珍贵,还有古话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田黄石色泽金黄,温润细腻、玉上的纹理清晰可见,玉质晶莹剔透。而最为珍贵的是,这是由三块玉玺链接在一起的印章,就尤其显得弥足珍贵。平常,印章通常为一块玉打磨而成,三块好玉连在一起就更为罕见了。

图片

溥仪被冯玉祥发动宫廷政变而被赶出了紫禁城,至于为什么要死死地护住这块玉,大概是觉得大清朝有先祖的庇佑,自己仍然有一天可以复位,大清朝也终有一天可以复兴。这块田黄三联玺相当于自己的一个信仰,只要信仰在,只要坚信清朝可以复兴,自己就不是亡国之君。溥仪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为人人喊打的亡国之君,自然是不习惯的,然而民国政府也会优待皇室,给予大量的生活开销。但民国多是军阀割据混战的年代,后溥仪赖以生存的政府也名存实亡,没钱给他,娇生惯养的他只好变卖自己的皇宫宝贝,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他一直不敢动也是不能卖的,也就是先皇留下来的玉玺。他坚信着,玉玺在,清朝就在。

图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国家处于危难时刻。这时,溥仪捐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田黄三联玺,兜兜转转了这么些年,溥仪没有回到他的紫禁城之巅,而田黄三联玺以国宝的身份,又重新挂进了故宫博物院。溥仪的一生,田黄三联玺的流浪,背后反映的是清朝从兴盛走向灭亡,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