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88炮——二战中最著名的炮(第1章/共6章)传说

 -战争机器- 2022-04-04

正文共: 32601字 58

预计阅读时间: 82分钟

第一章

传说

到1941年末,有消息称,德国人拥有一种秘密武器,可以在超出敌人无法反应的范围内击溃任何盟军坦克。这种 "神奇的武器 "在射程、装甲穿透能力和全面火力方面超过了当时所有的反坦克炮,一个军事传奇就此诞生。
这种武器,即8.8厘米FlaK 18或36,后来成为所有德国火炮中最广为人知的武器,它是如此令人畏惧,以至于直到现在它还保留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火炮的称号,尽管有一长串其他潜在的候选人。1941年,盟军的情报人员拼命想知道他们普遍认为的 "88 "的 "秘密"。结果发现,88式炮并不是主要作为反坦克武器而设计的,实际上是一种高射炮(FlugzeugabwehrKanone或FliegerabwehrKanone--即FlaK,是高射炮的意思),被兼职了反坦克的任务,利用其潜在的火力对付地面目标,其中包括不幸的盟军坦克。
随着时间的推移,88炮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专用坦克炮和反坦克炮以及防空炮的家族,而随着战争的继续,许多次要的改型,包括自行式炮等,也会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技术先进的88式高炮型号出现,将88式家族扩展为三个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特定类型的88毫米弹药,而当缴获的苏联高射炮被改装为发射德国88毫米弹药时,该家族进一步壮大。88式高射炮,以其最初的防空形式,是少数几个在整个战争年代仍在批量生产的德国武器之一。它成为德国防空部队的主力之一,包括Heer(陆军)和Luftwaffe(空军),其部署也扩散到其他非德国武装力量。对于其中的一些非德国武装力量来说,88炮直到二十世纪末仍然是一种可行的武器。
88炮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如果盟军能更多地注意到这一事实,那么自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以来,88炮就一直是德国的一种反坦克选择。不幸的英国远征军(BEF)于1940年5月在阿拉斯的战斗中首次体验到了88炮;而法国人在早期的马斯河渡河战役中也受到了它的火力攻击。到1941年中期,88炮在北非战场上发挥了它的杀伤力,到该年年底,它又在巴巴罗萨行动后的东线战场上增加了它的桂冠。从1939年开始,88炮成为了德意志帝国防空的支柱。
88炮的起源现在可以追溯到1916年,如果不是之前的话。

起点,8.8厘米的FlaK 18。

起点

到1916年,军用飞机开始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战术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西线。尽管航空业在1916年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飞机进行侦察和炮兵观察,同时正在进行战术轰炸的初步试验。在双方中,到1916年,空对空的战斗已经确立,试图剥夺敌人观察其行动或部署的优势。地面部队也在寻求某种形式的武器来对付空中的威胁,不仅是针对飞机,也包括针对观察气球。
就德国人而言,自1870年普法战争以来,军用气球一直是一个潜在的对手。在随后的几年里,各种高射炮的项目被酝酿出来,1906年,德国艾哈特公司(后来成为莱茵金属-博西格集团的一部分)将一门5厘米的Ballon Abwehr Kanone(简称BAK,反气球炮)安装在一个装甲卡车底盘上,并向不以为然的德国总参谋部展示。戴姆勒在1909年又推出了5.7厘米的FlaK Panzerkraftwagen(防空装甲车)。尽管这个概念在1914年年底前再次出现,但这两款车都没有被接受用于服役。

早期的日子。1906年的艾哈特/莱茵金属公司的5厘米Ballon Abwehr Kanone(BAK)。

1908年的一项实验,将一门6.5厘米的莱茵金属公司的高射炮和一辆艾哈特卡车底盘结合起来。该炮车有6名乘员,由80马力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可以达到60公里/小时的公路速度,而火炮本身可以达到25发/分钟的射击速度,最大射高为7900米。这种火炮和车辆的组合仍然是一种原型型号。

早在1914年,一支小型的德国防空部队就已经形成。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这个新生的武装力量只装备了18门炮。其中大部分都是简单的野战炮,通常是77毫米口径,野战炮车位于不稳定的框架上,以提供必要的炮管仰角和一定水平角度的旋转来追踪潜在目标。由于当时通常的炮管长度被限制在27倍口径左右,适度的炮口速度导致射出的炮弹飞向目标的时间延长,射程也受到限制。显然需要更好的设计,于是德国军方向德国工业界提出了威力更强大的、定制的防空武器的要求。结果是一系列的57、75、77和80毫米高速炮,炮管加长(以提高炮口速度),并有更实用的高仰角设计。一些炮被安装在自行式炮架上。1916年末,第一批88毫米火炮出现。
之所以选择88毫米口径,是因为88毫米火炮早已被确立为德国海军的标准武器,主要是因为一发88毫米弹药被认为是一个人可以处理的最大和最重的定装弹,也就是说,弹丸和装填推进剂的弹壳被连接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装填,以提高可能的射速(总重量是15.3公斤)。因此,克虏伯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以下简称 "莱茵金属")的生产设施中,炮管和弹药的生产设备都是现成的,并且都生产了所要求的Geschütze 8.8cm KwFlaK(Kw - Kampfwagen - 军用车)。
克虏伯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提交的设计几乎完全相同。两者都有45倍口径的炮管(即炮管长度是88毫米口径的45倍),可以发射9.6公斤的高爆定时炮弹(也是源自海军的),炮口速度为765到785米/秒,实际作战高度约为6850米。最大可能的射程是10800米。两种近乎相同的安装方式都被固定在平板的双轴拖车上,通过两侧的折叠炮架在行动中保持稳定。一个先进的特点是,拖车从一开始就打算用机动拖拉机来拖动,这在1916年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设计,它使火炮具有高度的机动性。他们的总牵引重量约为7,300公斤。瞄准主要是通过车上的直视瞄准器,但到了1918年末,已经开始采用初级形式的集中火力控制。

一辆莱茵金属公司的Geschütze 8.8厘米KwFlaK准备作战,其L/45炮管处于最大仰角。

克虏伯版的Geschütze 8.8厘米KwFlaK的一个幸存型号,仍然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博物馆展出。

马里兰州阿伯丁试验场博物馆的克虏伯型号的Geschütze 8.8cm KwFlaK的正面图。

到1918年底,德国的防空部队已经不复存在。在1918年11月停战前幸存下来的高射炮被盟军扣押,要么被报废,要么作为战争战利品展览,其中似乎很少有幸存的。由于新成立的帝国国防军打算将其范围限制在内部安全部队的职能上,因此德国陆军的整体防空几乎完全依赖于步枪口径的机枪,除了几个装有60倍口径炮管的莱茵金属公司75毫米炮的炮组(代号为Fahrabteilung),这些炮被认为是不令人满意的,一旦88炮开始配发,就注定要卖给西班牙。但是88炮的下一步计划已经在进行中了。

发展

1919年《凡尔赛条约》的条款对德国军备工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克虏伯和莱茵金属这两个工业巨头实施了严格的制裁。埃森的克虏伯公司受到的影响尤其大,因为条约中的具体条款禁止它设计和制造口径在170毫米以上的火炮,而这个市场领域实际上完全是它自己的,迄今为止它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这个市场。此外,它每年可以制造的火炮数量也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初,克虏伯(和莱茵金属)的活动不断受到条约观察员小组的监督,以确保条约条款得到遵守和执行,因此高级管理人员寻求某种方式来克服阻碍其持续商业野心的限制。
莱茵金属和克虏伯采取的策略是与德国以外的国防制造商建立联系,因此不在条约观察员不受欢迎的注视之下。莱茵金属公司与荷兰和瑞士的公司建立了联系,而克虏伯公司则与瑞典的AB博福斯公司重新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两家公司在19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和许可关系(AB博福斯公司制造的第一门火炮是根据克虏伯公司的许可制造的)。
新的博福斯/克虏伯公司于1921年成立。从广义上讲,克虏伯的设计师团队(最初只有三名)和技术人员被允许使用AB博福斯在瑞典卡尔斯科加的设施,以换取克虏伯的制造许可和技术、设计专业知识和一般的技术诀窍。AB博福斯公司提供了他们的研究和设计场所及活动的使用权。克虏伯还购买了AB博福斯公司的股权。随着1920年代的发展,博福斯和克虏伯的人员在一系列新的火炮设计以及火炮和弹道研究方面进行了合作。到1922年,这种关系中的德国部分得到了德国陆军部的秘密补贴。陆军部与克虏伯公司一起在柏林设立了一个名为Koch und Kienzle的 "幽灵 "办公室,通过该办公室可以将资金用于资助瑞典的团队,而不会引起条约观察员或德国议会的审查。
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许多博福斯/克虏伯合作项目仍然是 "纸上 "设计。然而,一个注定要进入硬件阶段的项目是一门75毫米高射炮,炮管口径为60毫米,旨在能够应对性能远高于当时的空中目标。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瑞典武装部队的要求,并可能成为下一代德国防空炮的基础。为了满足可能的出口订单,提出了一个80毫米的版本,而76.2毫米的型号已经生产出来并交付给苏联和芬兰。在博福斯的标签下,瑞典武装部队订购了固定式和机动式的75毫米炮,还有一些炮被出口到巴西等国家。也有一些75毫米炮被送到了德国,但数量很少。它们被德国海军采用,其中大部分最终用于保卫德国的船坞设施。
但德国陆军对其印象不深。到20世纪20年代末,《凡尔赛条约》的条款逐渐变得奄奄一息,参谋部的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地采取措施来确定他们认为对未来有必要的下一代武器的性质。利用从1914-1918年的作战报告中收集到的数据,他们决定,在条约条款允许他们用来武装帝国国防军的两种火炮口径,即75毫米和105毫米,都不适合他们预测需要的野战用 "重型 "防空炮。75毫米口径被认为在弹头方面太轻,而105毫米定装弹则被认为太过笨重,个人无法舒适地装填。88毫米口径再次形成了一个方便的中间数字。从博福斯公司获得的经验告诉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早期的克虏伯/博福斯75毫米设计可以很容易地被用作88毫米炮的基础。

克虏伯/博福斯合作的成果之一是出售给芬兰的76.2毫米口径的1927型。这门样炮现在作为战争纪念品放在赫尔辛基附近的芬兰堡(Sveaborg)的岛上。

到了1930年,克虏伯/博福斯公司正处于收尾阶段。这一年,瑞典政府通过了一项法令,严格限制海外公司对瑞典公司的所有权。因此,克虏伯团队回到了埃森,带着他们的图纸,成为88炮的基础。回到埃森后,他们对博福斯/克虏伯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和适当的放大,因此在1932年初,88毫米炮的原型已经准备好进行测试。
在最初的测试阶段结束后不久,第一批生产计划就悄然制定,以便在1933年希特勒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工人党(NSDAP)上台后,可以将承认《凡尔赛条约》存在的最后一点残余抛之脑后,几乎可以立即开始批量生产了。到1933年底,第一批88炮已经到了德国国防军手中,这是旧帝国国防军新成立的全军后裔,尽管直到1936年初才开始按预期规模进行全面的批量生产。新炮被命名为8.8厘米FlaK 18,"18 "是作为一个没有说服力的措施来表示该设计可以追溯到1918年。这是为了误导越来越多的条约观察员而采取的最后步骤之一。

一张早期的照片,是德国空军炮兵准备发射8.8厘米FlaK 18的照片。

8.8厘米FlaK 18炮,炮管处于接近最大仰角。注意,该炮仍然有装弹盘的位置 - 它们经常被取消,因为作用很尴尬。

一门8.8厘米FlaK 18型高射炮的炮手正在鲁尔区进行战前训练。

在1939年之前的一次训练中,8.8厘米FlaK 18的炮手在休息时合影。注意,该炮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某种形号的重型卡车。

改装

8.8厘米FlaK 18炮立即获得了成功。它是一种半自动武器,当火炮开火时,后坐力被用来抛出已用完的弹壳,并在下一发炮弹装入后膛时重新锁定发射装置,无论是用手还是用动力辅助的夯实器。机动性很强的炮台前后都有轮轴转向架(由林德纳公司设计),十字形的射击炮台需要降下来进行操作。一旦进入战斗状态,炮管在任何方向上最大可能有两个360度的弧度,也就是说,炮管可以旋转整个360度,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再旋转第二个360度。有两个折叠式侧臂,每侧一个,可以降下以增加射击的稳定性。56倍口径的火炮及其弹药的整体弹道性能足以应对当时考虑在未来服役的任何飞机。在训练有素的机组人员的配合下,该炮每分钟可以发射20发炮弹,尽管每分钟最多发射15发炮弹是比较常见的。
尽管FlaK18在1933年是很好的,但德国的Heereswaffenampt(HWA,大致相当于以前的英国供应部)预见到需要对炮管及其制造方法进行一些修改。这些修改对88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值得进一步描述,并说明了德国军事机构在为他们所预见的未来战争时准备了多少细节。

一门新出厂的8.8厘米FlaK 18,可能是在希勒斯莱本的克虏伯打靶场测试时拍摄的。

这幅8.8厘米的FlaK 36的图纸很重要,因为它取自原厂底片,显示了88系列炮经典型号的主要侧面特征。

8.8厘米FlaK 18有一个传统的一体式(单段式)炮管。使用无烟发射药和带有铜质驱动带的高爆弹,这两者在1933年仍然被广泛使用,这使得炮管在磨损到无法继续实际使用之前,使用寿命大约为900发。德国的战争计划者认为这个使用寿命太短,他们预计欧洲战争持续时间短但强度大,以至于大量磨损的FlaK18枪管需要更换,可能是在野外条件下,对延长的运输和维修设施造成很大的压力。此外,由于必要的高质量原材料的相对短缺,建立完整的更换炮管的储备将是非常昂贵和困难的。

Rohr Aufbau 9(RA 9--炮管结构9)的主要部件。这张图来自美国陆军在1943年6月编写的关于8.8cm FlaK 36的TM E-9 369A手册。

杜塞尔多夫的莱茵金属公司第一次在FlaK 18/36/37的故事中扮演了一个角色。炮管寿命的问题被交给了这家公司(毫无疑问,因为当时克虏伯公司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它设计了一个在工程方面可能很优雅的解决方案,但从长远来看,这个解决方案会带来不幸的结果。它设计了一个三段式炮管的解决方案,其依据是大多数炮管的磨损发生在弹壳锥(弹壳颈部结束的地方)和内径的初始膛线上。根据莱茵金属公司的计划,改进后的炮管被称为Rohr Aufbau 9(RA 9--枪管结构9),由外套、套筒和内管三部分组成,其中中心部分承载着弹壳锥和膛线的第一部分。一个锁环将后膛组件固定在外套上,三部分的内管由一个靠近炮管前部的夹紧环和一个位于后部的夹紧环固定在套筒内。为了更换内管,炮管可以由战场技术维护人员,甚至是炮组人员将其拆卸下来,以便只更换磨损的中心部分。作为减少中心部分磨损的额外措施,枪管内的初始弹丸旋转率被略微降低--但出现的旋转率仍和以前一样。
因此,不再需要储存完整的替换枪管。只有相对较小的内管中心部分需要在火炮附近的某个地方准备使用。RA 9的参考资料可以在8.8cm FlaK 18, 36和37的Ersatzrohre中找到。原来的一体式FlaK 18炮管成为RA 1。
毋庸置疑,RA 9有其缺点。其一是在结构上必须使用高价(和稀缺)的高质量钢材,因为独立的部件缺乏传统的一体式结构所能带来的刚性。制造过程中涉及到非常严格的加工公差,特别是与内部部分有关的公差,而且在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熟练工时远远超过了更传统的炮管组件所需的工时。此外,成品的重量比传统炮管的重量要大,因此炮座部件,如后坐力和平衡器机构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或调整。
在当时,所有这些缺点都被承认和接受,因为RA9赋予了它所需要的所有优点。然而,一旦获得了大规模的经验,就必须引入进一步的修改。该系统不得不改为双段式内筒,这一措施是由于炮膛和弹壳锥之间的连接处磨损过快而必须采取的。这种不可预见的磨损是由发射药燃气泄漏和几乎不可避免的定装弹装填时带入的磨蚀性碎片造成的。此外,被弹壳前端覆盖的同一连接处被证明很容易出现轻微的温度膨胀差异,使薄壁弹壳膨胀到连接处,导致弹壳被硬生生地拔出时,从而造成卡壳。克服这些缺点的唯一直接方法是将RA9炮膛和中央内筒部分制成一体,而不是两块。
1937年期间,RA9型火炮和炮架的装备导致了一个新的服役名称,即8.8cm FlaK 36。这个'36'型号可以很容易地从炮管三分之二处的突出夹环上识别出来。原来的FlaK 18炮管在整个长度上有一个平滑的,渐变的轮廓。
随着时间的推移,莱茵金属公司在早期生产的8.8厘米FlaK 41(后期型生产数量会有更多)和10.5厘米FlaK 38和39中保留了RA 9的多段炮管原理,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多段炮管的优势逐渐消失。造成这种意外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采用了新的发射药,如Diglycol和Gudol,这些发射药的燃烧温度比旧的发射药低,因此对炮管的磨损和侵蚀要小得多。另一个因素是杜塞尔多夫的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公司开发的热压弹带取代了铜制弹带,该公司将其新产品命名为Weichstahl(软钢)。热压弹带也产生了较少的磨损,此外还比稀缺的铜更便宜。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使炮管的寿命至少增加到6000发,有时甚至达到10000发,所以生产多段式炮管的主要原因消失了。但是,过度扩张的德国工厂只能大规模生产昂贵的多段式炮管,这需要昂贵的高质量钢材和过多的熟练工时,而此时他们是最无法承受的。生产线不可能在不中断急需的成品设备流向战场的情况下,轻易地进行简单的重组,所以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年,才有可能在88高射炮系列中重新采用简化的分段式炮管。分段式炮管结构的选择是强制的,而不是选择的,因为当时制造厂几乎所有的机床都是为生产分段式炮管而设计的,因此机床的尺寸没有大到可以改装成生产单体炮管。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在引进了新颖的垂直离心铸造工艺后,皮尔森的斯柯达公司开始生产一些88毫米单体炮管。

两门缴获的炮显示了8.8厘米FlaK 18和36之间的主要识别差异。前面的是FlaK 18,而背景中的FlaK 36则清楚地显示了其独特的炮管轮廓。

事后看来,现在可以说RA 9的引进形成了德国战争计划的一个典型例子,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的时间比德国战争计划者预期的要长得多,所以出现了严重的错误。

更多的改装

如上所述,8.8cm FlaK 18的改装是为了适应更重的RA 9炮管,这导致了一个新的命名,即8.8cm FlaK 36。新的火炮还采用了修改后的炮架系统,Sonderanhänger 201。虽然还有其他的变化,但主要的变化是修改了炮架,整个炮和炮架被安装在上面,炮管指向后面。这种安排是在FlaK18在西班牙的早期战斗经验后引入的,在内战期间,德国秃鹰军团的 "志愿者 "在那里部署了这种火炮,为国民党服务。这种经验不仅涉及到防空,而且还包括越来越多地使用88炮作为间接射击的火炮,它可以超越大多数当代的野战火炮,并最终达到直接射击反坦克和地面目标的作用。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很快发现,如果炮管一直指向后方,可以减少进入和退出作战行动的时间。然而,如果认为有必要的话,火炮和炮车仍然可以在炮管指向行驶方向的情况下进行牵引。

一个德国空军炮手在安装在半永久性炮台中的8.8厘米FlaK 36上合影。

8.8厘米FlaK 36左侧的详细图示,摘自美国TM E-9 369A手册。

原始型号的特殊拖车(Sonderanhänger)201型炮架上安装8.8cm FlaK 36的插图,也来自TM E-9 369A手册。

在西班牙获得的战斗经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证明对88系列非常重要。到了1939年,另一个修订的炮架系统已经被引入,这次是特殊拖车(Sonderanhänger)202型,主要的外形变化是在每个车轮轴上采用了两个公路负重轮,悬挂系统也做了相应的修改。在早期型号中,只有后转向架有两个负重轮,所以前后转向架不能互换。在特殊拖车(Sonderanhänger)202型炮架上,额外的负重轮不仅在崎岖的地形上提供了更平稳的行驶,而且当战术情况需要这样做的时候,火炮可以更容易地从负轮上射击--从降低到地面上的十字形平台上射击仍然是首选。一旦安装了双负重轮,两轮转向架就可以互换。其他的变化涉及到车体的调平装置。
双轮的特殊拖车(Sonderanhänger) 202型炮架被证明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在可能的情况下,它们被改装到FlaK 18和FlaK 36的早期型号上,即使火炮和车体的总牵引重量从大约7000公斤增加到8200公斤。而名义成本也增加了。一辆FlaK18的核算成本是31,750马币,而FlaK36的核算成本是33,600马币。到了1940年,许多火炮都加装了炮盾(有些炮盾是铰链式的),特别是那些支援地面部队的88炮--炮盾通常不提供给本土或固定防御型88炮。

在Sonderanhänger 202上的8.8厘米FlaK 36炮,炮管指向后方。

88FlaK系列还增加了一个改型,即8.8cm FlaK 37,它的火力控制传输系统经过修改,在1939年底开始服役。在8.8cm FlaK 18和FlaK 36上,针对飞机目标的火力控制是通过一个集中的火力指挥中心进行的,其中一个机电预测器,Kommandogerät 36或40,计算测距仪,跟踪和其他目标数据,以确定当发射的炮弹花时间到达空间的同一位置时,目标将在哪里。为了确保炮管指向正确和所需的方向,通过108芯电缆向每门炮不断传输数据。在火炮上有一个被称为Ubertragungsgerät 30(UTG 30)的系统,包括一个由三个同心圆的小灯泡组成的显示器,各炮必须通过转动控制轮,移动相应长度的指针,在灯泡亮起时,机械地跟踪灯泡。一个显示阵列用于火炮的仰角,另一个用于水平(方位角)。覆盖灯泡的控制,从而控制炮管的位置,是通过右侧的两个手轮进行的。后面的手轮控制炮管的升降,而前面的手轮则控制水平旋转。旋转齿轮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断开,以便通过一名炮手拉动或推动上部炮身来更迅速地进行大范围的水平角度变化。在少数的火炮上,据说只限于50门左右,刻度盘被安排成一个操作者可以同时控制水平和仰角,但更常见的是让两个人参与防空炮的瞄准任务。

在北非的8.8厘米FlaK36型火炮的末端,带有炮盾,在Sonderanhänger 202炮架上。

芬兰8.8厘米FlaK 37炮上的两个火控数据显示盘。

在8.8厘米FlaK 37上,这种灯泡和指针的安排被更简单的selsyn或 "跟随指针 "的数据显示系统所取代,称为Ubertragungsgerät 37(UTG 37)。UTG 37取代了灯泡,其特点是表盘上有马达驱动的移动指针,瞄准器必须通过转动控制轮,机械地跟随指针。事实证明,UTG37比UTG30更容易、更顺畅、更快速地使用,而且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那就是它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雷达控制的火控系统中。此外,所涉及的数据传输电缆只需要46根芯线,整个系统被证明比早期的灯泡和指针安排更容易维护。
可以预见,FlaK 37可以容纳多段式RA 9炮管组件,而且很多都做到了,尽管实际上使用的是现有的或翻新的FlaK 18单体炮管。
8.8厘米的FlaK 37打算只用于帝国本土相对静态的防御,不过也有例外。例如,在1945年,挪威皇家空军接管了不少于194门的8.8厘米FlaK 37(55门机动式,139门固定式),这些都是德国人离开挪威时德国空军留下的。此外,在1943年和1944年期间,90门FlaK 37炮被卖给了芬兰。

默兹河渡口

到1939年,德国总参谋部已经列出了入侵其大多数邻国的计划,包括老对手法国。这些 "纸上谈兵 "的战略大多是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路设想的常规进攻,因为当时许多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装甲师的潜力。然而,人们接受的是,任何入侵法国的部队都必须遭遇马奇诺防线,这是一条覆盖法国与德国(和意大利)整个边界的可怕的防御工事。
究竟如何克服这些广泛的防御工事,占据了总参谋部大量的计划时间。有人设计了用超重型火炮炸开法国防线的方案,但这是一个昂贵和耗时的措施,需要时间来开发。一个替代方案实际上是测试类似的防御工事,看看是否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方法。1938年,在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议》之后,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防御设施完整地落入德国人手中,这就出现了这样的机会。
法国技术人员就他们的防线向捷克人提出了建议,以使德国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任何攻击都是代价高昂的,因此捷克人在马奇诺防线的工事中加入了许多先进的功能。因此,德国人能够详细地研究捷克的堡垒,并确定即使不攻下它们,也能确切地将其制服。到了1939年初,来自西班牙的报告中多次提到了西班牙国民党军队是如何利用他们的88炮来打败野战工事的。德国炮兵军官决定更进一步,看看他们如何对付全面的防御工事,苏台德地区的防御工事就是他们的实验性驾驶舱。
他们的实弹射击实验包括了除88炮以外的各种类型的火炮,但很快就发现,88炮对钢制围壳和镶嵌在混凝土中的观察穹顶和孔隙非常有效,从而有效地解除了防御工事的武装并使其致盲。实验结果为88炮的穿甲弹的开发增加了重点,马奇诺防线当时是这种弹药的主要目标。
当1940年5月入侵法国的时候,马奇诺防线已经不再是总参谋部集体思考的重点了。大胆的选择了 "Sichelschnitt行动"(德语意思是 "镰刀切割行动"),即由集中的坦克编队通过中立的比利时阿登地区入侵法国。其目的是,马奇诺防线将被绕过(该防线没有向北延伸到阿登地区),因此没有必要攻击它。与往常一样,这个计划有一个缺点,但与攻破马奇诺防线相比,这个缺点相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缺点是默兹河,它横跨了计划中的入侵路线。德军在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的行动中对默兹河非常了解,而在1940年,法国人也充分认识到它作为一种防御措施的重要性。到1940年,几乎每一个潜在的过境点都被精心设置的防御结构所覆盖,这些结构从英国人所说的碉堡到配备了反坦克炮和机枪并由步兵支持的掩体都有。所有现有的桥梁都准备被拆除,因此德国人知道他们将不得不面对最危险的军事行动,即面对有准备的防御设施渡河。

在法军的碉堡被88炮火力消灭后,德军拖着8.8厘米FlaK18在马斯河上的浮桥上。

1940年5月13日,在色当周围和北部,马斯河防线将接受考验。在穿过阿登山脉后,三个装甲部队将参与渡河,但由于他们没有固定的桥梁,渡河的最初阶段必须由战斗工兵(Pioniere)使用小型突击艇来完成。
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最初的渡河行动都很糟糕。常规火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摧毁防守的地堡,而很快就臭名昭著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往往太不准确,或者他们的炸弹无法穿透混凝土覆盖层。因此,第一波战斗工兵的伤亡惨重,很少有渡口被证明是成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色当以西的弗洛英(Floing)郊区附近的渡口,那里的坦克和Sturmgewehr(突击炮)在掩体对面的河边排成一排,以掩护行动的最初阶段。他们的火炮很快就被证明无法打掉河对岸的防守碉堡,所以面对射界明确的机枪火力,战斗工程兵们的渡河行动失败了。
直到有一门88炮在接近河边的街道上被拖过来,才得以攻克对面的法国碉堡。这门单炮能够直射法军的碉堡,破坏法军的防御武器,用打伤或打残地堡内的人员,或者通过在地堡上炸出弹洞来完全摧毁地堡。只有少数法军地堡必须以这种方式处理,因为幸存的地堡里的人,他们的士气已经动摇,很快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并争相逃跑。因此,更多的战斗工兵能够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过河,一旦到了对岸,他们就可以开始为建造浮桥和突击桥做准备,这将使装甲部队能够跨越马斯河并开始向仍然遥远的海峡沿岸进攻。类似的作战行动几乎发生在所有的马斯河渡口。
如果没有这些88炮对法国碉堡的直接射击,德国在1940年5月13日的马斯河渡口就会被严重拖延或付出巨大的伤亡。事实上,确实将德军的前进速度推迟了一段时间,德军的伤亡也很大(但比预期的要轻),但几门88炮的部署使德军的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以下几页的插图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8.8厘米FlaK 18炮。

技术描述:FlaK 18/36/37
8.8厘米的FlaK 18、36和37所使用的单体式或多段式炮管都是56倍口径的,也就是说炮管长度是88毫米口径的56倍,即4930毫米。因此,在发射高爆炮弹时,炮口速度名义上是820米/秒,但实际数字可能会根据发射的弹药类型而略有不同(后面弹药类型会有更多),最大可能的射高为14860米。然而,由于实际情况和火力控制的因素,发射表上的最大射程被限制在10,600米,尽管8000米是一个更可能的数字。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这个射程足以使88炮对付几乎任何当代高空飞行的战术飞机目标。
该炮的设计遵循了当时德国的常规做法,它有一个巨大的水平炮闩,炮闩向右滑动。炮膛的驱动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当后膛打开时,空弹壳自动弹出,用手动或在动力操作的夯实器的帮助下从 "折叠式 "装弹盘中装入新的定装弹。装弹盘和夯实器被证明是很麻烦的,所以它们经常被拆除。射击是通过手动或自动(电)的击发装置来实现的,通常的射击保险装置也被纳入其中。扳机涉及到炮膛左侧的杠杆和装弹装置。

8.8厘米FlaK 18,L/56倍径炮管处于最大仰角。

一名盟军士兵在北非某地被缴获的8.8厘米FlaK 36炮的炮膛旁摆出姿势。

所有三种8.8厘米FlaK 18/36/37型号的后坐装置都是一样的(尽管在安装较重的多段式RA 9炮管时必须进行一些调整),并根据标准的水压原理进行操作。换气筒位于炮管上方,而较长的后坐力筒则位于炮管下方。两者都含有甘油-水混合物和氮气,以吸收发射时的后坐力并使炮管回到其装载和发射位置。
火炮被安装在一个托架上,托架上有两个向后弯曲的耳轴,耳轴又被安装在一个圆锥形的基座上。从这个基座上,火炮可以被调平和360°旋转,不过与数据传输盘和其他部件的内部电缆连接限制了在任何方向上的最大可能旋转弧度为两个360°。基座被固定在射击平台上,该平台由一个前后的长箱梁组成,带有向上摆动的支臂,在作战时可降至地面。在作战时,火炮可以直接从轮式炮架上射击(支腿臂降低到水平线以下),但为了长期使用,十字形炮架平台必须从两轮转向架的上降到地面上,并用靠近支腿铰链的重型杠杆螺栓牢牢锁定。此外,支腿臂被花键固定在位置上,花键通过臂部末端的槽口被敲打入地面。当火炮要在坚硬的地面上射击时,或者在阅兵场上训练时,花键被圆形或方形的钢垫所取代。炮臂的粗调是由支腿炮臂两端的调平螺旋千斤顶实现的。最后的精细调平是由一个允许最大移动5°的基座调平装置来实现的。

1942年左右,在德国某地举办的展览中,向公众展示了8.8cm FlaK 18。左边看起来很奇怪的设备是Ringtrichter-Richtungshöhrer(RRH)声学测向设备,而右后方可以看到12.8厘米口径的FlaK 40。

当拖曳时,炮管被固定在主平台横梁上的一个铰链夹中。当火炮处于射击位置时,铰链夹组件被折叠起来,不受影响。在特种拖车(Sonderanhänger )202型上,火炮和炮车通常是在炮管指向后方的情况下被牵引的,尽管也有规定允许炮管指向前方。一旦进入战斗状态,炮管的后坐力就会被两个装在圆柱体内的弹簧平衡器所克服,这两个弹簧平衡器从炮耳下方向前滑出。
上文已经概述了针对飞机目标的集中火力控制方法,不过也有可能使用车载火力控制仪器来瞄准火炮,包括一个直视光学望远镜(Flakzielfernrohr 20)和一个手持测距仪,位于(或在后者的情况下,靠近)火炮本身。这种直接控制方式在防空领域似乎很少使用。
当作为间接射击火炮部署时,FlaK18和36使用RundblickFernrohr32(RblF32)全景(表盘)瞄准器,安装在炮管上方的换气筒上的一个环形支架上。当火炮转到射击位置后,这个瞄准器也被用来对准炮台上的指挥装置(Kommandogerät)36或40型。为了在直射时瞄准地面目标,配备一个ZielFernrohr 20或20E(ZF 20或20E)望远镜,射程信息来自一个手持式测距仪,测距仪(Entfernungsmesser)34(EM 34)。
在对飞机目标进行射击时,通常射击的是带有弹头定时引信的高爆弹。在FlaK 18和36型上,时间引信是由一台引信设置机,即Zünderstellmaschine 18(ZSM 18)设置的,由专门的操作员控制。这台机器安装在左耳轴的一侧,使用了类似于中央火控数据传输显示盘的灯泡和指针显示系统。在FlaK 37上,这台机器是ZSM 19或37型,使用的是selsyn "跟随指针 "系统。

德国空军人员在布置在Jersey岛的8.8厘米FlaK36上训练。在Zünderstellmaschine 18 (ZSM 18)引信装定机中装入两发炮弹。

使用中的Zünderstellmaschine 18 (ZSM 18),其中一发炮弹已经在引信装定机中,用于设置引信,而另一发炮弹准备由K7插入。

两个型号都采用了类似的引信装定机。装有弹壳的弹头被插入引信装定机顶部中,其中一组连续旋转的棘爪与引信体的凹槽啮合。这就使整个轮子转动起来,直到它碰到预先设定的棘爪。然后由发条操作的引信根据从中央火力控制位置传输的最新目标数据被正确设置,而弹丸则被内部的弹簧装置推出装定机。在战争的后期,一些FlaK 37火炮被改装上ZSM 18/41型引信装定机,它位于装填盘上,并在装填盘上操作,从而减少了 "死区时间",即引信设置和装填/发射之间不可避免的间隔时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弹丸引爆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精确度。如果由于任何原因,引信装定机无法运行,那么可以使用一个手持式设置键来设置时间引信。

8.8厘米 FLAK 18/36/37数据


口径

88mm

炮管长度

(L/56倍口径) 4,930mm

膛线长度

4,124mm

膛线


8.8cm FlaK 18

右旋, 缠度从1:38到1:30

8.8cm FlaK 36/37

右旋, 缠度从1:40到1:30

膛线数量

32

膛线深度

1.5mm

膛线宽度

5mm

炮膛容积

3,650毫升

水平旋转

2 x 360°

俯仰角

-3° to +85°

后坐距离


仰角0°时

1,050mm

仰角25°时

850mm

仰角85°

700mm

最大后坐距离

1,080mm

射速

15–20发/分钟

击发装置

机械撞击

炮口初速


Sprgr (高爆弹)

820m/s

Pzgr (穿甲弹)

795m/s

最大射程

14,860m

最大射高

10,600m

牵引重量


FlaK 18

7,000kg

FlaK 36 和 37

8,200kg

战斗重量

约 5,000kg

战斗全长

7,620mm

战斗全高

2,418mm

战斗全宽

2,305mm

炮耳高

1,625mm

炮组人员

11人

进入战斗状态(6人)

2.5 分钟

退出战斗状态(6人)

3.5 分钟

阿拉斯

一旦实现了马斯河的穿越,装甲部队就被释放出来,沿着所谓的装甲走廊快速推进,并穿过法国东北部向英吉利海峡海岸前进,其目的是切断法国东北部和比利时的所有盟军部队。渐渐地,装甲部队的速度超过了他们的辅助步兵部队,以至于装甲部队的矛头几乎与他们的步兵 "尾巴 "切断了联系,这引起了德国高层指挥部越来越多的警觉,他们越来越害怕盟军对走廊上暴露的侧翼进行某种形式的打击,从而孤立他们宝贵的装甲部队。
如果德国最高指挥部知道盟军指挥官们的混乱和优柔寡断状态,他们可能就不会如此担心了。装甲部队推进的速度和进度不仅使盟军感到困惑,而且增加了不安全感,严重地影响了各级的士气。盟军的编队似乎在不断地后退,以避免以某种方式被似乎几乎从各处接近的装甲纵队包抄。
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但盟军方面没有产生坚定的想法。战斗部队和装备的严重短缺对他们没有帮助,而许多可用的编队已经与前进中的德军直接接触,这也是一个因素。通讯和行动被难民阻塞的道路所阻挡,而德国空军似乎能够随意干预,法国或英国空军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名义上,英国远征军(BEF)由法国人指挥,但他们的指挥官戈特将军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得到了他的上司艾隆赛德将军的支持。伊伦赛德在1940年5月的第三周结束时决定,命令戈特以他能调动的所有部队向南进攻阿拉斯附近,尽管伊伦赛德无法说服他的法国同事对他的提议提供一点象征性的支持。
从纸面上看,戈特有两个未投入使用的师和第一陆军坦克旅可以支配。然而,这两个师的兵力严重不足,而坦克旅在抵达法国时有100辆坦克,也处于同样的状态。到5月21日进攻开始时,即使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兵力也已经被驻守阿拉斯的要求和其他优先事项(例如需要援助处境艰难的法国人)削减殆尽。因此,进攻于21日14时开始,只有两个步兵营参加,加上由少数法国人补充的坦克。火力支援来自于两个野战炮连和两个反坦克炮连。没有立即提供空中支援。攻击从阿拉斯的西部开始,以两个纵队向南推进,坦克处于领先地位。
尽管他们的兵力不多,但进攻者却让德军完全失去了平衡,许多车辆被摧毁,俘虏被俘。德军以他们一贯的方式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并开始用他们手头的一切进行反击。除了常见的野战炮外,还包括迫击炮、反坦克炮、机枪、轻型火炮和零星的88炮。此外,德国空军还使用了俯冲轰炸机和其他攻击机。不久之后,步兵就被压制住了,他们不可能长久地守住阵地,但对于坦克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第一陆军坦克旅大部分装备了 "马蒂尔达 "I型步兵坦克,但由于故障和其他损失,在进攻开始时只有58辆可用,加上16辆较重的 "马蒂尔达 "II型,也是步兵坦克。他们还加入了一些维克斯轻型侦察坦克。为了以步兵的速度前进,"玛蒂尔达 "是一种缓慢的车辆,装备相对较少。玛蒂尔达I型只有一挺7.7或12.7毫米的机枪,而玛蒂尔达II型有一门2磅(40毫米)火炮。然而,两者都有很厚的装甲, "马蒂尔达 "I型的正面装甲厚度达到60毫米,而 "马蒂尔达 "II型的装甲厚度达到78毫米。这种装甲保护使他们对当时德国的标准反坦克炮,即3.7厘米的PaK35/36反坦克炮时坚不可摧。每当德国反坦克炮手试图向马蒂尔达开火时,他们不得不忍受他们的炮弹被目标厚厚的装甲弹开的情景。因此,一个由6辆马蒂尔达坦克组成的小编队能够毫无损失地歼灭整个德国反坦克炮连。一个2厘米的轻型FlaK炮连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这时,许多德国部队开始撤退。

马蒂尔达并没有进攻多远,因为隆美尔少将正在指挥第7装甲师。他能够指挥并组织起一条由任何炮兵部队组成的炮线。这包括隶属于他的师的8.8厘米FlaK炮群,其中包括第23高射炮团的炮群,它们在韦利村附近的一个小树林里占据了射击位置,从那里可以封锁一片宽阔、开阔、平坦的田野,英国坦克必须在那里前进。
就在那里,88炮作为反装甲武器的职业生涯真正开始了,因为匆忙组织起来的炮击线让马蒂尔达付出了代价。一个88炮兵连成功地击毁了9辆马蒂尔达,而其他炮兵连也取得了类似的成功。毫不奇怪,英国的坦克部队,由于与支援他们的步兵隔开了,于是开始后退,阿拉斯的进攻也逐渐停止。到了晚上,德国装甲部队也加入了进攻,以至于英国的进攻以更多的坦克损失而告终。整个作战行动只持续了几个小时。5月24日,戈特勋爵下令让英国空军的剩余部队开始向海峡港口撤退并随后撤离。

阿拉斯进攻时期的一个典型场景,英国步兵从一辆马蒂尔达I型坦克前走过。

一辆Sd Kfz 7半履带装甲车牵引着8.8cm FlaK 18穿过法国北部城镇。

然而,阿拉斯的攻击给了德国人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个打击在24个宝贵的小时内扰乱了他们的前进步伐,而且随着报告在指挥链上的过滤,这个打击似乎被放大了。关于 "数百辆坦克 "和 "五个英国师 "的攻击的报告。紧张的高级指挥官们把阿拉斯的攻击看作是他们对进攻太远的装甲纵队最担心的表现。因此,英国人的进攻,加上造成的装备和人力损失,获得了远远超过了眼前的结果,使许多德国高级指挥官更加谨慎和犹豫。这种不确定性发展成为一个因素,给原本自信的战地指挥官带来了更多的行动限制,导致后来5月24日在通往英吉利海峡港口的道路上向装甲部队发出了奇怪的停止命令。
因此,阿拉斯的进攻对德军后来的行动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指挥方面,阿拉斯攻击使德国高层指挥层更加紧张。从优点来看,88炮已经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反坦克武器,这个因素将对未来的战斗产生许多影响。

FlaK 18/36/37弹药

在发射任何火炮弹药的时候,都要记住,炮手的武器是炮弹,而不是火炮。造成伤害的也是炮弹。在武器系统方面,火炮只是一个投送系统。
一份1944年的德国军械设备清单列出了不少于19种不同型号的88毫米FlaK 18/36/37弹药。如果考虑到实验弹,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长。乍一看,这份清单似乎相当令人生畏,但很快就会发现,各种类型的弹药只归结为两种主要性质,外加一些不常遇到的其他类型。这两种主要性质是高爆弹(HE)和穿甲弹(AP)。其中,八种是高爆弹,七种是各种形式的穿甲弹(如果包括空心装药的穿甲弹,则为八种--其他都是动能实心弹)。
FlaK 18/36/37系列的所有炮弹都是定装弹,也就是说,炮弹和弹壳被固定在一起,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装填和射击。此外,弹壳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后膛封闭性(密封性),因为采用的水平炮闩不能形成完全的密封。在所有与FlaK 18/36/37系列有关的情况下,有缘弹壳(Kartusche)的长度为568毫米。三个主要的子类型的弹壳可能涉及到,只是在金属结构上有所不同。设计编号为6347的早期型号是用黄铜制造的,这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昂贵的设计,并且由于使用稀缺的原材料而出现问题。因此改用了锌涂层的拉制钢弹壳,尽管这在火炮受热后的长时间射击中往往会产生抛壳问题。一个涉及到镀铜钢的折中方案缓解了拉制钢弹壳的一些缺点,尽管这种方法没有被证明是完全成功的,但它是最终被采用的方案。涂漆钢也被尝试过。
弹壳内装有长短不一的Diglycol(硝化纤维素和乙二醇)或Gudol(添加了硝基胍的Diglycol)双基发射药推进剂,以及硝化纤维素点火器和一小段纺纱铅丝,作为脱气剂。一个C/12 nA的打击式底火被穿入弹壳底部的中心。所采用的发射药推进剂被描述为无闪光,但任何见证了夜间射击的人都会不同意。
为了增加可能遇到的弹药类型的数量,在北非等炎热地区使用的特殊炮弹被标记为Tropen或Tp,表示热带地区,化学成分被稍微修改以适应可能遇到的较高环境温度,通常测量为+25°C(欧洲战区的温度估计为+10°C)。

FLAK 18/36/37 弹壳数据


设计编号

6347 或 6369

长度

568mm

口径

89.53mm

颈径

96.7mm

底径

103mm

底缘径

111.5mm

内部容量

3,650毫升

空重 (6347型)

3.06kg

炮弹被涂成黄色,有黑色的钢印标记,被称为8.8cm Sprenggranate Patrone L/4.5(Sprgr Patr)。后来的Sprgr Patr 39和它的衍生型号除了细节之外几乎完全相同。有两个弹带。早期的炮弹使用铜制弹带,但到了1940年,热压弹带(有时是镀铜)被用作成本较低、磨损较小的替代品。带有热压弹带的炮弹在弹体上印有FES字样。爆炸物的填充物可以是860克的TNT/蜡(Füllpulver)或倒入40/60 Amatol炸药(Füllpulver 40/60)。对于高爆弹来说,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弹头引信。当对飞机目标进行射击时,发条式时间引信是唯一的类型。到了1945年,在发条引信中加入了一个撞击引信的结构。在对地面目标射击时,弹头的引信可以是撞击式的,也可以是时间式的,后者能够在目标区域内产生空爆。相关的引信可以因弹种不同而不同,这也是所列七种高爆弹的主要区别之一。一枚高爆弹重约9.44公斤,一整发弹重14.4公斤。一枚完整的炮弹总长为932毫米。

8.8厘米FlaK 18弹壳的横截面图和尺寸。8.8厘米FlaK36和37的弹壳应该是相同的。

一本德国军械手册中关于Sprenggranate L/4.5高爆弹主要尺寸的插图。

Sprenggranate 39型高爆弹除了尺寸和细节之外,与Sprenggranate L/4.5型几乎完全相同。

到1945年,一些高爆弹在弹体外部加工了大约15个纵向凹槽,每个凹槽深4毫米。这种创新,通过在炮弹名称中添加Gerillt(沟槽)一词来表示,显然是利用了缴获的苏联弹药改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弹丸的破损效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是一种误解。后来的研究表明,在高爆弹的外部开槽对破片没有什么影响--刻槽必须在弹体内部才会有影响。事实上,德国的开槽弹并没有大量配发,因为它们在战争中出现得太晚了。
穿甲弹(AP)使用与高爆弹(见上文)相同的弹壳,但发射药推进剂的重量为2.42公斤。弹体被涂成黑色,上面有红色的钢印标记。基础弹是8.8厘米的Pzgr Patrone(Pzgr Patr),这是一种动能弹,弹体的质量和速度提供了穿透装甲板的能量。弹体的主要部分,即弹芯,是铬钼钢,弹芯的护帽也是用同样的材料制成。该弹帽又被一个由薄低碳钢制成的尖头防弹帽所覆盖,防弹帽的作用是为原本有些钝的弹体和弹帽增加一定程度的流线型。在许多与这些炮弹有关的英国情报报告中,这种弹丸被称为被帽穿甲弹(APCBC)。
在弹丸底部的空腔里有一个小型的TNT/蜡或PETN/蜡爆炸药,重约156克,目的是在弹丸打入或穿过目标装甲后增加杀伤力,同时,作为一个有用的补充,它为炮手提供一个命中指示。这个装药在短暂的延迟后由一个BdZ 5127底座的撞击式引信点燃,底座上有一个曳光元件。炮弹重约9.52公斤,一整发炮弹重14.97公斤。一发完整的炮弹总长度为869毫米。飞到1,000米的时间只有1.25秒。
8.8厘米口径的穿甲弹有两条铜质弹带,而在8.8厘米口径的39型和8.8厘米口径的39-1型上,弹带被换成了热压软钢弹带。所有这些炮弹在其他方面都是一样的,不过最终对8.8厘米的PATRONE 39型基础弹进行了一些小的修改,导致了名称的适当修正。甚至还有一种改型,在弹头上安装了撞击式引信,但似乎很少被使用。与早期型号相比,主要的变化是装有小型高爆炸药的弹底战斗部比以前小了,只装有60克的环硝石/蜡90/10(RDX/蜡90/10)。
一个更重要的变化来自于8.8厘米的Panzergranate Patrone 40型,也是涂成黑色,有红色的标记。这种炮弹的弹体是低碳钢,弹体上有一个由碳化钨加工而成的亚口径穿甲弹芯,弹体底部有一个曳光元件。这种炮弹是所谓的'AP40'系列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德国反坦克炮和坦克炮都会发射这种炮弹。它们都含有碳化钨穿甲弹(没有装炸药),在穿甲方面比传统的实心弹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较短的射程内,因为其高密度的穿甲弹,在增强的炮口初速下,可以为其重量和尺寸提供更多的能量。然而,也有一个缺点。碳化钨的主要来源矿物是黑钨矿或白钨矿,德国很少有机会获得这些矿物,除了德国境内的两个小矿,甚至无法满足德国的需求。盟军的海军封锁严重限制了从被占领的欧洲以外地区进口所有原材料,因此黑钨矿和白钨矿很快成为德国工业的一个关键供应瓶颈,特别是由于德国所有国防生产所依赖的机床急需碳化钨和类似的钨基产品。因此,几乎在AP40弹药开始生产时,它就不得不严重削减,到1943年,它已经完全停止了,所有可用的钨基材料库存都被保留用于机床。已经生产的AP40弹药,包括8.8厘米的Panzergranate Patrone 40,被置于紧急储备类别,只在关键的战术情况下使用。

Pzgr 39穿甲弹的横截面图和尺寸,从顶部显示被帽、穿甲帽和穿甲弹体的主要部分。注意弹体中的空洞,用于装填高爆炸药。

一枚8.8厘米的Panzergranate Patrone 40型弹头重达7.27公斤,而一发完整的炮弹重达13.8公斤,总长度为863毫米。次口径的碳化钨穿甲弹的直径为35.7毫米,长140毫米,重1.93公斤。

Pzgr 40穿甲弹的横截面图和尺寸,显示了作为主要穿甲弹的内部碳化钨弹头。弹头被固定在一个塑料载体上。

还有一种AP弹依靠的是化学能,而不是动能。它是8.8厘米的Granate Patrone 39 Hohlladung FlaK L/4.7型(Gr Patr 39 Hl),采用一个依靠空心装药原理来穿透装甲的炮弹。简而言之,空心装药,也被称为异形装药,似乎为德国炮兵提供了很多东西,因为它的高爆弹头是围绕着创造一个极度高温的射流而配置的,可以烧穿装甲板或混凝土。这种高温射流的形成被称为门罗效应,或者在欧洲被称为诺伊曼效应。
不管叫什么名字,由于高温射流只在撞击的瞬间形成,它在较远的距离上仍然和短距离上一样有效。射流是由910克环状物/蜡(RDX/Wax)装药点燃后形成的,它作用在一个薄的金属衬垫上,形成一个倒锥形,锥形的内侧形成并引导射流以高速和高温(约8000℃)向前。
当空心装药弹头被装在非旋转的射弹上时,它们对几乎所有当时装甲车辆都是非常有效和致命的。然而,当使用在快速旋转的弹丸时,如88毫米FlaK系列发射的弹丸,弹丸旋转时,离心力会驱散试图形成的高温射流,使其穿透性能大大低于静态试验时的表现。事实上,这些结果让德国人非常失望,以至于他们很快就允许从有膛线的炮管中发射空心装药炮弹的想法消失了。任何已经生产出来的88毫米空心装药炮弹都在适当的时候被使用(至少它们还有爆炸/破片性能,并且在任何距离内都可以穿透90毫米厚的装甲板),但是它们在FlaK 18/36/37系列中没有被大量使用。他们中的大多数似乎都被转移到了虎I坦克上的8.8厘米KwK 36上使用,这将在后面讨论。在那里,它们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通用高爆/杀伤/破甲弹使用,尽管由于它们的炮口初速相对较低,在较远的距离上精度往往会下降。一枚8.8厘米Granate Patrone 39 Hohlladung FlaK L/4.7型炮弹重7.65公斤,一发完整的炮弹重10.65公斤。弹体被涂成灰色,上面有黑色的钢印标记,包括识别代码HL FES,HL表示Hohlladung(空心装药),FES表示有两条热压软钢弹带。
其余要提到的8.8厘米FlaK 18/36/37炮弹,与上面提到的高爆弹和穿甲弹相比,数量相对较少。其中最多的是8.8厘米Leichtgranate Patrone FlaK L/4.4 (Ltgr Patr FlaK),这是一种照明弹,除了照亮目标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它们还被用作飞机导航信标,向夜间战斗机指示飞机目标的位置,甚至在FlaK炮台靠近沿海地区时,还可以照亮海上目标。该弹是将现有的88毫米海军炮弹与通常的88毫米FlaK 18/36/37系列弹壳相配,含有2.09公斤的推进剂,弹体内有一个降落伞信号弹。当炮弹发射时,发条式时间引信在选定的时间间隔后发挥作用,点燃一个小的黑火药,产生足够的内部压力,迫使炮弹底座脱落并弹出照明体。在短暂的延迟之后,照明弹在其直径为559毫米的降落伞下悬空下降时被点燃,燃烧了23秒。在燃烧的过程中,照明弹产生了375,000烛光的亮度。一枚8.8厘米的Leichtgranate Patrone FlaK L/4.4型炮弹重达9.3到9.5公斤,一发完整的炮弹重达13.9公斤。
另一种很少使用的炮弹是燃烧弹。这个想法最初来自于克虏伯公司的一个建议,即定向抛射原理,在防空炮弹的底部,一组锥形实心弹芯被高爆炸药向前抛射出,以30°的锥形从弹头抛射。这个想法被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弹丸承担了燃烧的功能,并被装在高爆炸药周围。这种方法产生了8.8厘米的Schrapnell Spreng Granate Patrone L/4.5型,但它注定不会投入使用。莱茵金属公司的设计,8.8厘米Brand Granate Patrone Flak L/4.5型(Br Spgr Patr FlaK)被选中,并在1944年2月被下令投入批量生产。在这种设计下,炮弹包含了72个圆柱形的金属子弹药,每个子弹药都包含了由撞击引信点燃的硝酸钡/镁的混合物。炮弹内的装药将弹丸向前和向外抛出,以便在撞击目标时点燃,造成必要的杀伤。但是投入使用后,这种炮弹被证明是令人失望的。子弹药在飞行中的稳定性可能不稳定,而子弹药的点火失败率很高。有计划用更稳定和更可靠的爆炸性子弹药来取代燃烧弹,但战争的结束阻止了它的使用。

与单发88毫米高爆弹一起的是用于携带和储存三发炮弹的柳条钢弹药箱。

用来装载单枚88毫米炮弹的管状钢制运输容器。

另一个炮弹项目也遭遇了类似的令人失望的命运,该项目涉及到向迎面而来的轰炸机弹射降落伞悬空的 "地雷"。从1940年开始,克虏伯公司以D-Geschoss的名义进行开发,但这个想法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对于当时的技术来说过于复杂,因此该计划在1943年底被放弃。

撞击引信 23/28型

撞击式引信,可选择0.1秒延迟。

撞击引信 38型

撞击式引信。

撞击引信 38 St型

与Aufschlagzünder 38型相同,但是采用钢材质。

时间引信 S/30型

发条时间引信,最长可延时30秒,制造商:Thiel。

时间引信 S/30 Fgl型

发条时间引信,最长可延时30秒,采用离心式解除安全锁定。制造商 Junghaus。

双引信

发条式时间引信,有60、90或160秒的固定延时。用来产生在地面上空爆,用于远程野战炮兵。

Brennzünder 8.8cm Pzgr型

撞击式底座引信,带有可变烟火剂延迟元件,可使炸药在目标内引爆。

Brennzünder 5127型

撞击式底座引信,带有可变烟火剂延迟元件,可使炸药在目标内引爆。

Brennzünder 5103型

撞击式底座引信,带有可变烟火剂延迟元件,可使炸药在目标内引爆。

Brennzünder 5103/1型

撞击式底座引信,带有可变烟火剂延迟元件,可使炸药在目标内引爆。

惰性训练弹和演习弹几乎是为上述每一种类型的炮弹生产的,还有用于礼炮和训练的空包弹。作战用炮弹在交付和储存时,有的单独装在管状钢桶里,有的装在带钢盖的木头和柳条箱里,每个箱子里有三枚炮弹。
下表概述了可能与8.8厘米FlaK 18/36/37型炮弹有关的引信系列。
除了88毫米FlaK系列基础弹之外,其他口径的88毫米炮弹也有特色。例如,88毫米高爆弹被开发为10.5厘米FlaK 38和39防空炮的次口径炮弹,88毫米次口径炮弹在发射时被装在弹托中--一旦次口径炮弹离开炮口,弹托就会脱落。88毫米高射炮的另一个可能的用户是野战炮,即10.5厘米LeFH 18/40轻型野战榴弹炮,在这种方式下,稍加修改的炮弹被称为8.8厘米Sprenggranate 42 TS型。在所有的情况下,想法是增加通常的炮口初速,以提高射程和弹道性能,但除了10.5cm leFH 18/40的有限的战场使用外,这个想法似乎并没有超过战场试验阶段。
在8.8厘米FlaK 18/36/37型炮弹中进行了许多次口径炮弹实验。最常见的次口径直径为70毫米(也有一个72毫米的次炮弹项目),主要分为两类,即弹托抛弃式和法兰式(或称裙边式)。这些次口径炮弹与各种膛线类型和旋转速度一起进行了许多实验,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针对弹道研究的,而不是试图生产直接用于服役的批量生产型。每枚次口径炮弹的重量约为4.4公斤,由此产生的炮口初速约为1,085米/秒(抛弃式弹托)或1,195米/秒(裙边式弹托)。
实验还包括对许多引信的研究,因为德国军械部门一直在寻找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该领域的效率和可靠性。因此,各种先进技术(对当时来说)的引信都被开发出来,从初级的电子和声学引信到光电引信,这些引信都是为了对付探照灯照射的飞机目标。后者的开发很快就被终止了,而近炸引信项目没有一个接近成果。

牵引车

8.8厘米FlaK系列的标准牵引车是mittlerer Zugkraftwagen 8t(Sd Kfz 7),Sd Kfz全称是Sonder Kraftfahrzeug,即特殊用途机动车的意思。它是一种半履带式车辆,专门设计为炮兵牵引车,只在前面的转向轴上装有传统的轮胎。该车由迈巴赫140马力汽油发动机驱动,最初是克劳斯-玛菲公司的设计,于1938年首次生产,并一直生产到1945年,更多的数量来自博格沃德和索雷尔工厂。

一队8.8厘米FlaK 18炮在Sd Kfz 7半履带车后面牵引,似乎是战前的演习。

Sd Kfz 7的半履带式使该车具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而在坚实的地面上,它的速度可以达到50公里/小时。空载重量为7950公斤,不过有些车辆由于增加了装甲,特别是驾驶室周围的装甲而导致重量超过了这个数字。每辆车都有多达12个座位,加上有限的弹药和个人装备的储存空间。

缴获的8.8厘米FlaK 18在Sonderanhänger 201上的标准情报镜头,加上破损的Sd Kfz 7半履带车。

一辆早期生产的Sd Kfz 7牵引安装在Sonderanhänger 201上的8.8cm FlaK 18炮。

虽然Sd Kfz 7可能是8.8厘米FlaK系列的一个很好的牵引车,但它是一辆机械结构复杂的车辆,而且价格昂贵--每辆车的标价是36,000马币。8.8厘米口径的FlaK火炮并不是它们唯一的牵引物,因为它们也被用来牵引口径为150毫米的中型野战炮,在战争后期,有些被用作2厘米和3.7厘米的轻型FlaK火炮的机动射击平台。

北非

1941年5月26日,时任德国非洲军团(DAK)中将的隆美尔在其日记中写道

在修筑哈法亚和208高地的阵地时,我们表现出了极大的技巧,为反坦克任务建造了88毫米炮的炮台,因此,在炮管水平的情况下,几乎露不出地面。我对这种安排的有效性抱有很大希望。
隆美尔的希望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隆美尔于1941年3月抵达北非,奉命组织和部署一支实际上是德国远征军的部队,以支援表现不佳的意大利部队,这些部队当时已被驻扎在埃及的英国和英联邦部队赶出利比亚。德军主要由一支杂牌军组成,即先前驻扎在意大利的第5轻骑兵师和第15装甲师。德国空军中队为该部队提供了空中支援。总的来说,DAK的兵力不多,尽管他们可以调用意大利陆军部队来增加他们的人数,但即便如此,DAK在人员、坦克和火炮力量方面都比他们的英国和英联邦对手要多得多。

从散落在阵地周围的空弹壳的数量来看,这个挖得很好的8.8厘米FlaK 18在被英军占领之前造成了英军相当大的损失。

然而,英国方面并非一切顺利。尽管他们在利比亚对意大利人取得了成功,但许多部队随后被转移到希腊和克里特岛,这种转移对留在北非的部队的实力和装备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指挥层也有一种普遍的自满情绪,因为许多英国高级军官都被训练成按照常规路线打一场常规战争。因此,德国人在的黎波里的到来,特别是隆美尔的到来,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疑虑,因为预计DAK将需要时间来组织和准备未来的战役。因此有时间来计划他们将做什么。
这是个轻率的假设。隆美尔几乎是一来就把他所有可用的部队都赶到了战场上(第15装甲师还没有到达非洲),突破了与昔兰尼加的边界,因此早在1941年4月就占领了重要的城镇索伦。这种快速推进使英军完全失去了平衡,尽管实力悬殊,通过快速的机动,深入到英军的南翼,隆美尔能够保持进攻的势头,试图进一步推进并 "反弹 "重要的供应基地和托布鲁克港口。然而,事实证明,托布鲁克的防守太强,隆美尔的大胆尝试无法成功,所以他退回到他在索伦和哈法亚山口的防御阵地。到那时,DAK的补给情况已经很危急了,燃料和弹药的供应已经降到了危险的地步,而且处于一条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的末端。现在是巩固阵地的时候了。

这门88炮在被抛弃后,接受了这些英军的检查。它的炮盾上显示,除了通常的坦克或飞机的战果之外,它还摧毁了两艘船只。这门炮可能是通过通常的程序自毁的,即在以通常的方式发射另一发高爆弹之前,将无引信的高爆弹倒着装入炮膛。

尽管这张照片的质量很差,但它清楚地描述了在开阔的北非地形上让8.8厘米FlaK 18进入或退出作战行动的紧迫性。

在这一时期,即1941年5月中旬,隆美尔日记中提到的88炮的定位(见上文)开始了。英国指挥官们却有其他想法。他们很清楚DAK的困难供应状况,因为他们可以进入Ultra解密网络,到1941年,该网络能够近乎实时地监听德国的无线电通讯。因此,在5月中旬,他们向德军阵地发起了进攻,试图在第15装甲师的全部兵力到达战场之前利用德军阵地的弱点(Ultra已经向英国人表明它即将到来)。尽管双方都有一些激烈的战斗和伤亡,但由于德军的反击行动比预期的更强大,英军的行动变成了武力侦察而已。英军回到了他们的起跑线。
英国的主要反应是 "战斧 "行动。利用一个运载着近300辆马蒂尔达和十字军坦克的补给船队抵达埃及的机会,英国人决定发动一次重大攻势,目的是夺回昔兰尼加并最终向的黎波里推进。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但实施起来却不太讲究。1941年6月15日上午,"斧头行动 "开始了,英国和英联邦部队只是向索伦和哈法亚山口的德军预备阵地前进。
随后的战斗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第11印度旅在12辆马蒂尔达(Matilda)坦克的支持下在哈法亚(Halfaya)的进攻(当时马蒂尔达II这个词已经被放弃了,因为所有的马蒂尔达I在1940年6月就被留在了法国)。英国坦克撞上了13门预设阵地的88炮,这些炮弹迅速歼灭了开始作战行动的12辆马蒂尔达坦克中的11辆。毫不奇怪,进攻的步兵立即停滞不前。
马蒂尔德坦克几乎无法进行反击。他们的2磅炮缺乏高爆弹,只能发射实心穿甲弹,即使他们能够推进到主炮的有效射程内(很少能做到),也不能对预设阵地中的88炮造成什么伤害。事实证明,哈法亚山口阵地是后来被称为索伦之战的关键点之一。如果英国人能够按计划占领德国人的阵地,索伦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沦陷,那么德国和意大利在北非的阵地就会非常不同。果不其然,88炮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始 "战斧 "行动的英国坦克总数从未被最终确定,但可能在170到250辆之间。德军的坦克总数为196辆,其中并不都是有用的坦克,其中近100辆是意大利的。在战斗的第一天结束时,英国坦克总数的一半以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其中许多是那些精心布置的88炮战果。后来的分析表明,每发射20发88毫米炮弹就有一辆英国坦克被击毁。其他英国人的伤亡是由更常规的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和机械故障造成的,尤其是不可靠的 "十字军"坦克。为了增加战斗力,在第一天的晚上,第15装甲师已经开始从北方抵达。
6月16日,第5轻装师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西部向哈法亚山口扫荡,以切断英军通往索伦的补给线并孤立在那里作战的英军。这一天,以及接下来的日子,变成了一系列的坦克和步兵战斗,双方都损失了大量的坦克和人员。17日,英国人决定,由于他们的弹药和燃料已经不足,而且已经损失了超过90辆坦克(他们早期的一些伤亡人员已经被找回),他们将不得不撤退--隆美尔的DAK无法阻止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的部队已经筋疲力尽,再次严重缺乏作战物资。德军被留在了战场上,因此能够恢复和修复他们的许多坦克,为下一阶段向托布鲁克推进做好准备。
1941年6月,通往埃及的道路对DAK来说是开放的,但北非战役仍有两年时间要进行。88炮继续发挥着它们宝贵的作用。在更多的场合,预设阵地中的88炮能够通过谨慎的战场策略来阻止英国坦克的移动,将它们引向布置好的火炮。有几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暴露一小部分德国坦克,这些坦克在英国人前进时撤退,引诱英国装甲部队进入88炮可以造成最严重的影响的位置。英国坦克兵花了一些时间才对这种诡计产生警惕,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受旧的骑兵精神的影响,把骑兵冲锋放在他们战术理论的最高点。对他们来说,不幸的是,这种直接的战术在面对德国88炮的远程攻击时没有什么价值。
Sd Kfz 7半履带车辆总是供不应求,因此许多其他车辆,包括轮式和半履带式,经常被用来作为替代品。一个典型的替代品是亨舍尔33型D1型6×4轮中型卡车。由于这种类型的车辆在拖曳如此重的火炮时动力不足,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坚固的路面上进行拖曳任务。因此,半履带车辆一直是首选。

生产数量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9月开始时,德国空军在战场上拥有大约2600门88毫米火炮。1938年,一个雄心勃勃的生产计划被制定出来。直到1938年,生产总量一直稳定在每个月20门。从1939年开始,这个总数将增加到每月155门,计划到1942年底将有8,200门火炮投入使用。战争的开始打乱了这些计划。
8.8cm FlaK 18/36/37的实际生产数字已经被证明很难确定,原因有几个。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往往是零散的。一些总数仅指交付给德国空军的数量,而另一些仅指交付给陆军(Heer)的数量。有些总数不仅包括为德国国防军生产的,还包括用于出口销售或 "军事援助 "的,而另一些则包括8.8cm FlaK 41的总数。下表列出的不是生产量,而是在役总数,即使如此,它们也只是在1942年9月至1945年2月之间。在1945年2月之后,德意志帝国剩下的内部事务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几乎不可能以任何程度的准确性来编制库存总量。

如果不能轻易确定FlaK 18/36/37的生产总量,那么FlaK 18/36/37的制造商还是可以确定的。最初的生产是由位于埃森的克虏伯公司承担的,但很快就分散到其他工厂。随着时间的推移,8.8厘米FlaK 18/36/37系列的生产涉及到德国国防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必须强调的是,下面的清单只包括主要的制造商。

A-O-Hering, Neustadt

Gebruder Böhler & Co. AG, Kapfenberg-Deuchendorf/Steiermark

JM Voith,海德海姆/布伦茨

F Werleim & Co., Wien

斯柯达公司,比尔森和杜布尼卡

施魏因托克洛维茨的Keuwerk Eintrachthütte公司

弗里德-克虏伯格鲁森工厂,马格登堡-布考

Masch-Fabr Augsburg-Nürnberg (MAN) AG, Augsburg

马施-法布公司,柏林-埃尔富特

安德里茨马士基公司,格拉茨-安德里茨

Ost Masch GmbH, Sosnowitz

上述每个公司都雇用了无数的分包商,而其他公司只负责最后的组装。对于火炮生产中最需要时间、照顾和资源的子部件之一,即RA 9多段式炮管,也可以说是如此。这个关键项目的制造商名单包括如下:

艾尔福特的Berlin-Erf Masch-Fabr AG公司

JM福伊特,海德海姆/布伦茨

Masch-Fabr Augsburg-Nürnberg (MAN) AG, Augsburg

斯柯达公司,比尔森和杜布尼卡

Masch-Fabr Andritz AG, Graz-Andritz

Gebruder Böhler & Co. AG, Kapfenberg-Deuchendorf/Steiermark

Ost Masch GmbH, Sosnowitz

炮架的变化

早在1939年,一部分FlaK 18/36/37火炮在交付时没有配备机动式野战炮架。由于这些火炮是用于永久安装在准备好的和受保护的静态炮台上,因此不需要移动炮车或十字形射击平台,但为了将这些 "静态 "火炮运送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拖车,即Sonderanhänger 205型。一旦它们就位,火炮的底座就会用螺栓固定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混凝土床上。这类火炮的名称中带有/2的后缀,成为8.8厘米FlaK 18/2,36/2或37/2。到1943年底,由于对生产设施的需求,更不用说原材料资源的减少,所有FlaK 18/36/37的生产中,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被用于生产/2型车载炮。到1944年底,许多固定的炮台被前进中的盟军缴获,结果是失去了他们宝贵的预设在阵地上的88炮,因为没有简单的方法来移除和运输它们。1945年1月初,为了给固定式/2炮提供某种程度的战术机动性,订购了4,000个机动式十字形炮架。其目的是让这些 "应急 "车架能够容纳除88系列以外的各种固定式FlaK火炮,但是在下达订单时,已经没有希望制造出这么多炮架,更不用说交付了。
Sonderanhänger 201型和202型被用来运输一些控制88毫米炮的火控设备,有时是以稍微修改的形式。其中一个项目是指挥装置Kommandogerät 36型或40型,而同样的炮架平台也可以用来运载大型探照灯或雷达天线,例如通常与88毫米防空炮台相关的Funkmessgerät (FlaK) 39T Würzburg D (Dora) 目标获取和测距雷达。经过适当的扩大,十字形炮架平台的配置也被用来安装10.5厘米的FlaK 38型和39型。后面将讨论的8.8厘米FlaK 41型也采用了Sonderanhänger 202型特殊拖车。
几乎在FlaK 18于1933年投入生产的同时,就开始考虑开发一种可以从中央火力控制位置进行操作的遥控型火炮,其目的是使所有的炮管瞄准动作、引信设置和(最终)弹药处理都能以更高的速度和更高的精度进行,而不是由炮手来完成。克虏伯公司、莱茵金属公司和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了代号为FlaK J的8.8厘米火炮。西门子公司开发了两个类似的电液控制系统原型,只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从1935年开始,克虏伯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都进行了一系列平行试验,每次都是利用安装在FlaK 18上的其中一个系统。两个测试的系统都可以断开,以便在必要时手动进行铺设。
FlaK J试验的结果是,虽然获得的许多经验和技术知识导致了后来在88毫米火炮故事之外的其他遥控应用。人们发现,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技术原因,在现场条件下无法持续和准确地实现远程瞄准,而且故障过于频繁,难以令人满意。此外,所涉及的结构不能承受长期的振动和压力。到1935年底,FlaK J项目已经成为一项学术设计研究,因此就88系列而言,它被终止了。
在 "更多的FlaK 41 "一节中介绍了另一个未被接受服役的项目,即8.8厘米FlaK 37/41,。
FlaK36炮车也被选为1944年期间由比尔森的斯柯达公司设计和制造的防空非制导火箭炮的载体。安装在基座上的是16个发射架,每个发射架发射一枚105毫米的固体燃料火箭,重量为19公斤。由于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由角铁制成的,所以发射装置的建造很简单,而且相对便宜。发射层被封闭在一个安装在发射器右侧的金属舱内,类似的发射器正在开发中,用于船舶和装甲车的安装。该计划似乎被赋予了较低的优先级,而且在战争中出现得太晚,对战事没有任何影响。只生产了几门。简要的细节如下:

火箭弹口径

105mm

火箭弹重量

19kg

发射轨长度

3.5m

俯仰角

-3° to +85°

水平角

360°

发射时总重约

7,000kg

间瞄火力控制

按预测器

直瞄火力控制

光学瞄准镜

FlaK36的炮架也被改装成Enzian(龙胆)地对空导弹的发射装置。在这个任务中,弹体的改变仅仅是省去了火控和引信设置设备,并且用两根6.8米长的角铁发射架取代了炮管。这种亚音速导弹基于梅塞施密特Me 162 慧星'Komet'火箭动力截击机的后掠翼空气动力学设计,由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用于对付大型日间轰炸机编队,最大有效射程可达16155米。
1944年初,梅塞施密特公司的维尔斯特博士设计了这种廉价且易于生产的 "龙胆",它主要由层压木材制成。它通过地面操纵杆控制器的视线无线电连接来引导目标编队,然后在导弹头部的红外线光电管的控制下,对目标进行最终引导。一些型号打算配备半主动雷达或声学制导系统。

斯科达公司在1944年开发的10.5厘米火箭发射器,安装在8.8厘米的FlaK炮架上。

有五个拟议的型号,其中只有四个被实际建造(第五个将是一个2马赫的超音速型号),但在测试的三十八枚导弹中,只有几枚接近于设计规格。因此,"Enzian "项目在1945年1月被终止。导弹翼展为4米,弹体长度为3.75米;弹体直径为800毫米。导弹重量,包括四个固体燃料起飞助推火箭,大约为1800公斤,其中大约300公斤是高爆弹头,将通过红外线近距离引信引爆。计划的最大速度为1000公里/小时。最大射程(也是计划中的)为24,500米,射高2,500米。

一枚装填在8.8厘米FlaK36型炮架上的Enzian(龙胆)防空导弹。

坦克杀手:8.8cm KwK 36

8.8厘米Kampfwagen Kanone 36 (L/56倍口径),或8.8厘米KwK 36,这种坦克炮的起源被笼罩在传说之中。这个故事通常是这样的:希特勒在目睹了8.8厘米FlaK 18的早期演示后,坚持认为该炮应该安装在重型坦克底盘上,并且该项目由此开始进行。故事是这样说的--事实可能更加平淡无奇。正如其名称所暗示的那样,KwK36,一个克虏伯公司的设计,早在1936年就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坦克炮,而虎I坦克直到1941年才被设计。KwK36的最初生产也是在1941年底开始的。另一个传说是,坦克炮只是高射炮的改型,但事实上这两种炮的设计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可以被视为独立的发展。事实上,8.8厘米KwK 36与较小口径的坦克炮,如5厘米KwK 39或长管7.5厘米KwK 40,比8.8厘米FlaK 18/36/37炮有更多的按比例设计特征。
8.8厘米坦克炮和高射炮的内部和外部弹道可能是相同的,但是坦克炮有一个包含在薄外套中的一体式炮管。与其他大多数德国坦克炮一样,底火是电击式的,而不是打击式的,后座有一个垂直的炮闩,而不是高射炮的水平炮闩。其他的区别是KwK36有一个不同的后坐装置和一个双挡板炮口制退器,以减少对载车及其炮架的射击压力,而射击扳机是在炮手的升降手轮上,而不是在后座上。两个复进机在炮管两侧各布置一个,后坐力缓冲器在右侧,换气装置在左侧。
唯一装备8.8厘米KwK 36的坦克是亨舍尔Sd Kfz 181 Kpfw 虎式坦克E型,最终被称为虎式I型,以区别于后来的虎式II型。这种强大的坦克在作战时重达57吨,它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了许多公开的描述,这里就不重复了。在这里仅限于介绍它作为虎I的主要武器,8.8厘米KwK36被安装在一个炮塔上,可以进行360度的旋转,在一个完全传统的炮架上可以进行-4°到+11°的仰角。炮塔的转动可以通过手动或动力控制,但由于装甲良好的炮塔重量很大(前部120毫米厚),控制装置必须是低齿轮比的,因此旋转速度很慢,甚至是笨重的,这个因素挽救了许多盟军坦克兵的生命。使用液压驱动的控制装置(由主发动机的动力装置驱动),需要60秒才能将炮塔旋转360°。当动力驱动被切断时,水平旋转手轮要转720圈才能将炮塔旋转360°。炮手右侧的另一个手轮控制炮管的俯仰,炮管的前部重量由安装在炮塔左侧的圆柱体内的一个大型螺旋弹簧来补偿。在远距离的机动中,例如通过铁路,炮口制退器(带锁环的重量为56.2公斤)经常被卸下并存放在炮塔内--没有炮管夹具。

Bovington坦克博物馆的一角仍然展示了一辆8.8厘米长炮管的KwK 36坦克炮的体积和长度,其运载工具'虎 I’ 式坦克的体积也是如此。

直接瞄准射击是使用TurmZielFernrohr(炮塔瞄准镜,通常缩写为TZF)9、9b或9c型,一种放大倍数为2.5倍的双目瞄准镜。另外还提供了一个炮塔位置指示盘,坦克车长可以利用安装在他的指挥塔上的立体望远镜和安装在炮塔顶部的光学测距仪。在间接射击的情况下(不常发生),炮手有一个辅助的测距仪来检查仰角。其他火力控制设备包括安装在车长前部潜望镜内的瞄准器。该炮的准确性,加上其平坦的弹道和稳定的射击平台,在超过1000米的距离上首发命中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与KwK36同轴安装在同一个炮台上的是一挺7.92毫米的MG34机枪,由主炮手操作。
8.8厘米KwK 36发射的炮弹与上面描述的FlaK 18/36/37系列的炮弹完全相同,但是用C/22电子底火代替了通常的C/12打击式底火,由12伏的车载电池提供能量。因此,用于坦克炮的炮弹在弹壳上的标记上加上了 "KwK 36";例如,8.8cm Panzergranate Patrone 39 KwK 36。这种弹药的使用规模可以从下面的生产总量表中得到说明。

一辆"虎 "式坦克的标准携弹量为92发炮弹,水平放置在炮塔周围和下面,包括驾驶员旁边,不过车组乘员们经常携带额外的炮弹放置在任何可以找到的空间。大部分(大约三分之二)携带的炮弹通常是穿甲弹,包括一小部分珍贵的钨芯Pzgr Patr 40 AP40炮弹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虎I指挥坦克(Panzerbefehleswagen)的弹药储存量被限制在66发,因为额外携带的无线电设备对炮塔空间造成了限制。
8.8厘米KwK36火炮的生产数量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是我们知道 "虎 "式坦克一共生产了1354辆。1942年生产了84门,1943年生产了647门,1944年生产了623门,也就是虎式I型停止生产的那一年。8.8厘米KwK 36炮的炮管寿命为6000发,所以我们必须假设完成的坦克和他们的火炮的总数是紧密相连的。火炮的最后组装是由马格德堡-布考的R-沃尔夫公司完成的,完成后的火炮被运往亨舍尔和韦格曼的虎I生产中心。一辆8.8厘米KwK 36的核算成本为18,000帝国马克。


这张虎I型坦克和8.8厘米KwK36型坦克的正面照清楚地展示了坦克和火炮组合的力量。

虎 I 式坦克和8.8厘米KwK36的组合是如此的先进,以至于当它第一次出现时,虎 I 是任何战场上最强大的装甲车辆。该炮的威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在远超盟军可以反击的距离内击溃几乎所有的盟军坦克,而精确度又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它常常可以实现一击必杀的性能。但也有缺点,主要集中在虎I的体积和重量上。这些缺点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机动性受到影响,尤其是该车的动力有些不足(由700马力的迈巴赫V-12发动机组成),并且燃料消耗速度惊人。战术行程最多只能在崎岖的地形上行驶110公里,而任何远距离的机动都必须通过铁路进行(但是需要拆除外负重轮,并且安装特殊的窄履带,使虎I坦克能够符合铁路货车的宽度限制)。一旦投入战斗,"虎 "式坦克就会变得缓慢、笨重,以至于它迟缓的炮塔转动和无法加速会使它变得脆弱,特别是在近距离作战时,但8.8厘米的KwK 36炮可以提供致命和准确的射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盟军能够制定战术来克服虎I的火力和重型装甲的保护,通过采用包抄战术,使他们能够前进到一个距离或位置,能够有效地对付虎I坦克相对较薄的侧装甲。

8.8CM KWK 36技术参数


炮重

1,310kg

炮管长度(含炮口制退器)

4,928mm (L/56)

炮管长度(不含炮口制退器)

4,691mm (L53.3)

膛线长度

4,092mm

炮膛长度

599mm

总长度

5,318mm

炮膛容量

3,650毫升

炮口制退器长度

384mm

膛线数量

32

膛线

右旋, 渐速, 缠度从1:45到1:30

膛线深度

1.5mm

膛线宽度

5mm

水平旋转角度(炮塔)

360°

俯仰角度

-4° 到 +11°

炮口初速


Sprgr Patr

800m/s

Pzgr Patr 39

773m/s

Pzgr Patr 40

930m/s

Gr Patr 39 Hl

600m/s

最大可能射程

10,500m

炮管寿命

大约6,000发

装甲穿透力

88炮和防空型的名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惊人的反装甲能力。许多射程和装甲穿透表已经被编制出来,其中许多是基于数学计算和理想的测试条件数据。在实践中,炮弹的穿甲性能可能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很大的波动,这些因素可能从当地的天气条件到对目标装甲的实际角度而变化。因此,必须谨慎对待以下数字,并将其作为一个指导。
从1944年的军械手册中摘取的有关8.8厘米KwK 36的德军数据概要是简单和非常基本的。它们如下。

大部分的坦克炮反装甲射击都是使用8.8厘米Pzgr Patr 39,因为正如其他地方提到的,8.8厘米Pzgr Patr 40 AP40钨合金弹必须被保留下来,只有在最绝望的情况下才会发射,而空心装药Gr 39 Hl很少发挥其全部预期性能,在更远的距离上精度往往会下降。

下表是8.8厘米FlaK 18/36/37炮对垂直装甲发射的穿甲弹。

当同样的炮弹射向与垂直方向成30°的装甲时,结果也是来自德国的资料,如下所示。

相比之下,1944年2月的一份盟军情报报告(与8.8厘米Pzgr 39相关)列出了以下针对垂直和小角度倾斜装甲的穿甲性能:

后一个表格强调了从字面上解释装甲穿透力的数据,因为必须强调的是,该表是以英制码而不是公制米来表示的,所以在这个表格和其他表格之间进行直接比较就会出现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