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经叹息:日本电池材料生产商因中国的竞争而失去亮点

 aobaodingding 2022-04-04

2022/04/04日经英语新闻报道。曾经主导汽车电池材料市场的日本公司,已经被更便宜的中国对手从他们的位置上打了下来,不过,现在他们希望新的技术和资源回收能使他们重新建立起竞争环境。

电池约占电动汽车价格的三分之一,廉价生产电池是电动汽车模型能否在市场上竞争的一个主要因素。

去年4月,包括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在内的一批日本汽车制造商、住友金属矿业等材料公司和主要贸易公司,共同组建了电池供应链协会(BASC),目的是确保汽车电池材料的稳定供应。

这种跨行业的合作关系是因为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市场压力,中国的这些企业在全球电池供应链中已经崭露头角。

'在价格上很难与中国竞争。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BASC主席、住友金属电池材料部总经理安倍功说。

丰田汽车是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动者,日产汽车是电动汽车的先驱者,在2010年代初之前,日本汽车一直是最受欢迎。日本公司曾经占据了四个主要电池部件的最大市场份额:阳极、阴极、隔膜和电解液。

现在,中国的竞争对手在其中的三个类别中已经占据了首位。

阴极是个例外。正极可能占到电池成本的一半,含有锂、镍和钴等价格昂贵的金属,需要先进的技术来处理。住友金属公司在特斯拉旗舰车型使用的镍钴铝(NCA)阴极方面占据了49%的市场份额。

住友金属的总裁野崎明说,这些阴极'在安全和续航方面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问题在于采购必要的金属。日本没有矿石,而经过加工达到较高纯度的中间产品也很难找到。例如,日本大约80%的氢氧化锂都依赖中国。

BASC的一位代表说,'低廉的劳动力和电力成本'使中国能够获得优势。

中国并不是唯一的担忧。俄罗斯生产的镍约占世界供应量的10%。它由世界顶级镍矿商诺里尔斯克镍业领导,并且,俄罗斯还是第二大钴生产国。在莫斯科入侵乌克兰之后,对供应紧张的担忧促使镍价达到一年前的两倍水平,而钴价也一直在上升。

这激起了人们对不使用镍或钴的磷酸铁锂(LFP)阴极的兴趣。尽管它们的能量密度低于NCA电池,但生产成本较低。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已经选择了LFP电池。

中国制造商几乎垄断了LFP阴极,特斯拉已经将其用于入门级车型。首席执行官Elon Musk表示,他预计市场将长期转向这些电池,'可能是三分之二的铁,三分之一的镍,或类似的东西'。

这种转变将进一步打击日本材料制造商。日亚公司的董事总经理犬伏悟说,如果买家以成本为基础作出决定,'中国企业将迅速取代'日本公司,该公司曾在阴极市场上占有20%的份额。'他们将把电池市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日本在其他部件方面甚至更加落后。中国占全球萤石矿供应量的60%左右,是一种用萤石制成的化合物的主要生产中心,这种化合物用于电解质。中国是世界三大电解质生产商的所在地。

排名第四的三菱化学和宇部工业的合资企业MU Ionic Solution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土山正树说:'我们不打算在生产能力方面进行竞争'。

日本生产商在阳极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们依赖中国的石墨,这是一种核心成分。中国生产世界上50%以上的天然石墨,以及很大一部分的合成物。

一些日本公司正在与中国企业合作,而不是竞争。世界第二大电池隔膜生产商旭化成与排名第一的上海能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今年在中国建立了一家新工厂。

中国已经成为所有四个关键电池部件的主要生产国,这部分归功于中国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而采取的积极补贴措施。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能够制定更具体的生产计划,这反过来又让材料制造商更有效地投资。

尽管日本也希望推广电动汽车,但政府还没有制定详细的战略。

'除非能保证我们的产品能卖出去,否则我们很难增加产量,'一位领先的日本电池材料制造商说。

日本生产商的一个选择是继续投资新产能,以捍卫他们在高性能材料方面的全球份额。住友金属在2月份表示,与刚刚结束的财年相比,到2031年3月底,它的阴极产能将增加两倍,达到每月15000吨。日亚公司将考虑增加阴极材料的生产。

对回收材料的需求也在增长。根据2020年底提出的指导方针,欧盟将要求电动车电池到2030年至少含有12%的回收钴和4%的回收锂和镍。

日本公司在电池相关的回收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JX日矿日石金属公司预计最早将于夏季开始生产硫酸钴,而住友金属公司则开发了第一种从旧电动车电池中廉价提取铜、镍、钴和锂的方法,可以重新用于电池电解液。

然而,中国在这方面也在迅速追赶。宁德时代(CATL)的一个部门正在投资320亿元(50.4亿美元),最早在2027年开设一个回收设施。

下一代电池可能是日本电池材料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住友金属、三井物产和其他公司正在开发固态电池的阴极材料,丰田和日产希望将这些材料纳入其电动汽车。

但是,日产的固态电池模型预计要到2028财年才会投入大规模生产。CATL计划在2023年之前实现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这意味着它们和其他尖端电池可能在此期间占领市场。

自索尼将世界上第一块锂离子电池推向市场以来的三十年间,全球电池行业现在主要由中国生产商控制。尽管如此,一些人仍然看好日本的前景。

'美国和中国的供应链正在脱钩,在自动驾驶时代,便宜不会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方法,'巴斯夫公司的一位董事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