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种养结合 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4-04

浅谈“种养结合+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

_顾宇

近几年,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打好“猪肉保卫战”,确保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国家大力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使得我国畜禽养殖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大幅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而畜禽粪便工业净化处理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畜禽养殖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已成为必然之路。本文结合如皋市“种养结合+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的成功案例,详细分析该模式的经济效益及社会生态效益。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文选取的养殖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的西南部江安镇,西邻泰州市,交通便利,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发展条件。该养殖场为树立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就近解决粪污还田问题,配套创办了休闲农庄,尝试打造“种养结合+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

该养殖场养殖区占地667 m 2 ,猪舍等建筑面积近2万m 2 ,饲养畜种为生猪,实行自繁自养,常年存栏生猪9   500头,其中二元母猪860头,年上市三元商品猪1.8万头。整个养殖场每年产生粪污约3.8万t,为处理粪便,场区建成了容积1   200 m 3的高效厌氧发酵池,容积3   000 m 3 的沼液贮存池,容积1.2万m 3 的盖泄湖厌氧发酵塘,并配套建设了200 kW沼气发电站和污水处理净化中心等。

休闲农庄占地33.33 hm 2 ,农庄以果蔬和苗木的种植销售为主,配套休闲观光体验项目,实现“种养结合+休闲体验”。该农场建有标准钢架大棚3 hm 2 以西瓜种植为主,建有连体大棚2.67 hm 2 以葡萄及冬枣种植为主,建有名贵苗木区3.33 hm 2 ,垂钓区0.66 hm 2 ,水稻种植区13.33 hm 2 ,休闲体验区6.67 hm 2 等。

二、生态循环模式主要内容

运用农业生态循环的理念,将养殖场、沼气工程、发电站、种植园、休闲农庄等进行对接,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

(一)以高效厌氧发酵系统、盖泻湖厌氧发酵塘、沼液贮存池等沼气工程为纽带,将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获取清洁能源沼气

通过沼气发电系统把沼气转化成电力,为养殖场和休闲农场供电,多余的电力通过沼气发电并网工程并入国家电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商品能源的消耗,提高整体利润。

(二)养殖场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作沼肥,通过储存输送系统传送至种植园,供园区生产需要

通过沼肥的使用可以大幅减少种植园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从而降低成本,提升园区整体品质,打造高端生态果蔬品牌。结合当前热门的农家乐等观光旅游休闲模式,打造新型休闲观光农庄和果蔬采摘体验园,向城市居民提供身心回归大自然、体验农村乐趣的休闲旅游方式 。(图1)

文章图片1

图1 “种养结合+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示意图

三、关键技术及管理措施

(一)生猪生态养殖技术

养殖场用地须符合当地政府养殖业发展规划,养殖场建设坚持科学选址及合理布局,做到员工生活区、行政办公区和生猪养殖区分开,养殖区内育肥区、种猪区、保育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场内人员、生猪及物品采取单一流向 ;实行自繁自养,育肥猪实行单栋全进全出制度,按阶段科学配制全价日粮,自动喂料、产床、湿帘、限位栏、风机、保育栏等生产设施配备齐全;生产管理、防疫消毒、投入品使用、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按动物卫生防疫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生产台账资料健全,保存完整。

(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

养殖区内粪污通道均采用暗沟网联收集,做到雨污分离,降低粪便污水的产生量,避免粪便随雨水流失造成环境污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采用干清粪与水泡粪相结合的工艺,通过干湿分离机将干粪和水粪分开,干粪堆积发酵,生产加工成有机肥料,供给农场农作物;水粪排入沼气池厌氧发酵,发酵后的沼渣、沼液用作沼肥施用,沼液通过沉淀处理,由传输管网排放到农场区域。农闲时,污水直接排送到日处理量达200 t的污水净化中心进行水处理,处理达标后储存于蓄水池内,再通过管道回冲到养殖区,用作圈舍的冲洗水,大大降低了污水产生量。

(三)厌氧发酵池与覆膜式存储池配套使用技术

厌氧发酵池处理效果好,但存在造价高、容积小的缺点,为满足农田用肥周期需求,养殖场先后选取钢筋混凝土、覆膜式等材质沼肥存储池进行验证。经过对比发现,覆膜式存储池容积较大,储肥时间较长,设计储存期一般为4~6个月,可满足农庄及周围农田用肥周期需求;覆膜式存储池能储存大量沼渣沼液,生产并储存大量沼气,与高效厌氧发酵系统配合建设使用,将大幅提高沼气和沼渣沼液的储存、输送及利用效率。

(四)有机肥高效施用技术

对种植园区土壤营养需求及沼液沼渣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制定科学的沼肥施用方案,通过沼肥输送管网、沼肥运输车等方式,将沼液沼渣输送至园区使用。根据种植的品种,科学选择沼肥施用方式,主要包括大田浇灌、沟灌、喷灌、滴罐等,以提高沼肥的施用效率。农场果蔬、苗木等种植用肥以沼渣沼液为主,大大降低了农药化肥使用量,使之成为高品质无公害农产品 。

(五)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明确责任和奖罚机制,配备一名专职畜禽粪便管理人员,负责巡查全场畜禽粪便的治理工作,对沼气设施、发电设备、输气输液管网进行定期维修维护,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在收割播种用肥高峰季节,组织专门人员加大规模种植园区沼肥喷施力度,并帮助养殖场周边农户喷施沼渣、沼液,提高农户使用沼肥的积极性。

四、投资成本及效益分析

(一)投资成本

“种养结合+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是一套系统的工程,本案例配套的厌氧发酵池、沼液贮存池、盖泄湖厌氧发酵塘、沼气发电站及田间管网管道总投资近600万元;后期建成标准化日处理200 t的污水净化中心投资近300万元;休闲农庄投资主要用于钢架大棚建设、苗木引进等,投资约300万元。以上三项总投资约1   200万元。由于都是生态农业项目,可以申请政府财政扶持,如果能够争取到项目补助,可以大幅减少资金投入。

(二)经济效益

1.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气输送至沼气发电站进行发电,按照沼气工程年产沼气54万m 3 计算每年可发电80万kW·h,其中的40%约32万kW·h用于养殖场和农庄生产需要,电费价格按照0.54元/kW·h计算,每年节省用电费用约17.28万元。剩余60%约48万kW·h电力并入国家10kv电网,按照标杆电价0.65元/kW·h计算,每年收益约31.2万元。两项合计每年创造收益近50万元。

2.沼气工程每年产生沼肥约3.8万t,1 t沼肥替代3.9 kg纯氮肥、4.8 kg纯钾肥,按照纯氮4.3元/kg、钾肥4.5元/kg计算,每吨沼肥单价约为38.37元,则每年利用沼肥节省肥料收益约145.8万元。

3.休闲观光农庄和果蔬采摘体验园主打绿色、有机等高端农产品,附加值较高。日常以果蔬种植、包装、销售和苗木种植、销售为主,休闲观光为辅,垂钓、烧烤、果蔬采摘等项目成本低、收益高,重点展现参与性、时尚性 。农庄每年整体收入约1   880万元,利润达180万元。

(三)社会效益

“种养结合+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大幅改善了养殖场周边卫生环境,以往养殖场四周臭气熏天,周边农户怨声载道,养殖场与农户间关系紧张,民众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频发。而今,生猪封闭式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沼肥无偿提供给周边农户使用,休闲农庄更是成了民众娱乐的好去处。过去人人痛骂的污染点,现在成了人人夸赞的“福利院”。

(四)生态效益

通过对沼气回收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沼气中主要成分甲烷气体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二十多倍 ,因此将甲烷收集并转化为二氧化碳是减少温室效应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该养殖场每年收集沼气54万m 3 ,通过发电并网技术将其中约65%含量的甲烷化为二氧化碳,每年可以减少7   680 t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总之,“种养结合+休闲农庄”生态循环模式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仍存在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对养殖场及周边种植区位置要求较多等诸多制约因素。如果养殖场能够争取到政府政策扶持,将会大幅减少资金投入,一般2至3年即可收回成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