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尿频别发愁,分清病因再着手

 中医知识圈 2022-04-04


【偏方】黄芪山药粉。
材料:桑螵蛸、益智仁各15克,黄芪、山药各10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烘干一起研成细末,冲服或吞服,一天2次,每次服3克,或水煎服,每日1剂。

【问诊记】
那天,我和老公一起逛街,忽然有人和我说话:“老同学近来可好?”

我扭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个子挺高但有点儿发福,脸看起来是有点儿熟悉,有点儿像我们高中班里那个高高瘦瘦的班长。

我疑惑地问道:“你是……班长?”

他笑着点点头,说:“难得啊,现在遇到同学没几个认得出我了。”

“你胖了不少啊!生活很惬意吧?”

这时,后面又跟上来一对母子,正是他的爱人和儿子,小家伙叫果果,3岁了,好像很认生,看都不敢看我们,只是紧紧地拉着他妈妈的手。

班长看旁边就有一家茶室,就建议我们进去坐一会儿聊聊天。

我们坐下点了些点心和茶水,就聊了起来,聊高中班级里的趣事,聊毕业后的现状,聊现在联系的同学的现状。

我们聊得正投入,果果拉他爸爸的胳膊,说:“爸爸,我要尿尿!”

“又要尿,刚才在前面的公园不是尿过吗?”

班长觉得有点儿奇怪,但是还是带果果去了厕所。

回来后,我们坐下接着聊,小家伙自己一个人坐在边上玩着手指,偶尔抬头看看爸爸妈妈,显得很无聊。

“爸爸,我要尿尿!”小家伙又叫了。

班长有点儿发怒了,说:“又尿又尿,刚带你去厕所你就尿了一点点,你这小孩咋拿撒尿玩呢!”

果果顿时哭了,说:“我要尿尿,我要尿尿!”

班长的爱人无奈,只好带孩子去厕所。

班长皱着眉头问我:“老同学,你说你是做医生的,小家伙这尿频尿又短是不是生病了啊?”

我说:“不像生病了,倒像是他想引起咱们的注意,故意这么做的。”

“小家伙就是不听话,看我回去不教训他。”班长听完我的话后松了口气,但是也有点儿生气了。

“你这样盲目地呵斥是没用的。”

我纠正他,“你要循循善诱,慢慢地开导孩子,我们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光自己聊天没顾着果果。”

这时果果也回来了,我们四个人就开始逗果果,教育果果。

果然,他叫尿尿就是想引起父母注意,班长两口子也放心了。

【小偏方】

小儿尿频其实是很常见的,但是要根据发生的原因区分对待。

比如病理性尿频。

这种尿频可能是由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引起的,其中尿路感染最常见。

小孩子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

由于疼,因此孩子排尿时往往会哭闹。

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

治疗时要多给孩子饮水,让他们休息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蛲虫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尿频。

如果感染了蛲虫,则晚上成虫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去医院检查时可见到小虫。确诊后,平时要给孩子剪指甲、纠正孩子吮手的习惯、烫洗内裤和被褥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剂。

还有一种生理性的尿频。

有的是由饮水过多、天气寒冷、裤子不合身等因素引起的。但是很多是由孩子自身的精神因素引起的,短时的尿频往往与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关。

当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劲时,孩子会不时地高喊:“妈妈(爸爸),我要尿尿!”就像果果刚才做的那样。

这种尿频一般是暂时的,当父母带孩子上厕所而中断谈话后,尿频自然消失。

但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得孩子总将尿尿作为寻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习惯性精神性尿频的毛病,此时再纠正就很难了。

如果发现孩子真形成了尿频的毛病,则有一个小偏方可以治。

桑螵蛸、益智仁各15克,黄芪、山药各10克。烘干一起研成细末,冲服或吞服,一天2次,每次服3克,或水煎服,每日1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