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文:《陈元光故居燕翼宫在台海关系中的地位》
2022-04-04 | 阅:  转:  |  分享 
  
陈元光故居燕翼宫在台海关系中的地位



摘要:围绕陈元光故居燕翼宫与台湾渊源,通过深入考察族群关系、移民史、民间信仰等三个方面,从中发现燕翼宫于此产生的历史作用。“陈元光将卒”后裔在明万历癸丑(1613年)被称作“河老”,后来在台湾衍生为“河洛”。“陈元光将卒”后裔因不忘“河南”故里而被称作“河老”,燕翼宫是“河老”族群在闽南第一个家。陈元光家人与将卒及其家属因陈元光走向神坛,燕翼宫作为陈元光生前故居,是“开漳圣王”信仰的源头。

关键词:河老;陈元光将卒;陈元光宅;燕翼宫;台湾



燕翼宫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镇,是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故居,约建于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漳州置州之际,反映了“陈元光将卒”平乱之后于此就地安家的历史。明清时期旧志称之为“陈元光宅”“陈将军燕翼宫”等,因陈元光被追封为灵著王而俗称“王府”,清初以降称之为“开漳祖庙”,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等碑铭保存至今,2013年被列为福建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学术界对燕翼宫与台海关系尚无研究,亟需获得学术界应有的关注。以往学术界关于燕翼宫研究或将燕翼宫置于开漳圣王信仰研究范围,或将燕翼宫局限于陈元光故居及其文物考证等方面,未能充分认识燕翼宫应有的历史地位。郑镛《从开漳圣王信仰看闽南文化的传播》一文述及燕翼宫是陈元光故居,俗称“王府”,却未考证燕翼宫为何被称作“王府”,也未进一步揭示燕翼宫在开漳圣王信仰中的历史地位。林星《陈元光家族女性群体的几个问题》一文述及燕翼宫供奉陈元光,却未发现陈元光次女陈怀玉出生在燕翼宫。刘涛《“开漳祖庙”考》一文述及燕翼宫成为明清时期由县——府(厅)——省三级地方官府认可,清初以后成为纪念走向神坛的英雄祖先陈元光家庙,对陈元光及其将卒后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于学术界尚未发现台湾“河洛郎”源于“河老”,“河老”源于“陈元光将卒”后裔不忘“河南”故里而得名,燕翼宫是“河老”族群由“河南”开基闽南的第一座家居建筑,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将从闽南“河老”族群称谓与台湾“河洛”关系、族群称谓的演变过程、闽台重要民间信仰“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将卒、“夫人妈”陈怀玉等信仰的渊源翔实考证,力图还原燕翼宫在台海关系中应有的地位,揭示燕翼宫在台海关系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从族群得名视角来看

台湾操闽南语方言族群自称“河洛”,其书写源于《台湾通史》作者连横考证。近代又被广府人称为“福老”,源于广东顺德人黄节《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一书,丘逢甲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为《汉族客福史》一书作序也写作“福老”。现代学术界则据此写作“福佬”,如谢重光《客家、福佬源流与族群关系研究》一书等。此外,在台湾学术界又有“学佬”“鹤佬”等称谓。然而,不论“河洛”“福老”“福佬”“学佬”“鹤佬”等诸称,其本义源于“河老”。

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记载:

(徭人)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由陈元光将卒始也。

此“徭人”指畲民。“城邑人”指漳州城邑人。“陈元光将卒”后裔被称作“河老”,与“陈元光将卒”故里“河南”相对应。在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年)《漳州府志》修纂之际,“陈元光将卒”后裔被称作“河老”,源于“陈元光将卒”来自“河南”,流传自“河南”开基漳州的祖先叙事,因此被称作“河老”。

清末以降,因谐音,先后衍化为“河洛”“福老”“福佬”“学佬”“鹤佬”等族群称谓。

“陈元光将卒”是“河老”族群的开基祖,追随陈元光开发漳州,定居漳州。作为陈元光故居的燕翼宫极其重要。

首先,燕翼宫在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也有体现,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收录陈元光《落成会咏》一首,其中有“承恩燕翼宫”的诗句,就是陈元光庆祝燕翼宫落成而作。

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将卒”名单:

按:《元光家谱》载:时从元光入闽者,婿卢伯道、戴君胄,医士李茹,前锋将许天正,分营将马仁、李伯瑶、欧哲、张伯纪、沈世纪等五人;军谋祭酒等官黄世纪、林孔著、郑时中、魏有仁、朱秉英等五人;府兵校尉卢如金、刘举、涂本顺、欧真、沈天学、张公达、廖公远、汤智、郑平仲、涂光彦、吴贵、林章、李牛、周广德、戴仁、柳彦深等一十六人,及其余,不能悉载。今其子孙散处于漳,犹有人云。内许天正、卢如金有传。

此“元光家谱”指陈元光家谱,即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修纂时参考的“《龙湖谱》”,“龙湖”二字源于陈元光别号“龙湖”,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号龙湖”,陈元光家谱因此命名“《龙湖谱》”。

“陈元光将卒”名单大多出自陈元光家谱《龙湖谱》。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将卒”有三部家谱,分别是陈元光家谱“《龙湖谱》”、陈元光“首将”许天正家谱“《许氏家谱》”、陈元光手下名将卢如金家谱“《卢氏家谱》”。

除了许、卢两姓外,《龙湖谱》记载戴、李、马、欧、张、沈、黄、林、郑、魏、朱、刘、涂、廖、汤、吴、周、柳等十八姓。值得注意的是,《龙湖谱》所载陈元光女婿卢伯道,正是卢如金之子。可见《龙湖谱》不仅记载卢如金、卢伯道父子,也记载许天正。

《龙湖谱》出自何处?《龙湖谱》在清代又出现在地方志,又被称作“《龙湖家谱》”。嘉庆《云霄厅志》曾据此考证陈怀玉生平事迹:

谨按:志书称夫人佐其父征蛮有功,因加赠配享。兹考《龙湖家谱》与志载互异。然生卒年月确有可据,因并存之。

该志述及陈怀玉墓又云:

现云霄鹤坑保内仓鹤溪上有坟,土人称为“夫人妈墓”。考《龙湖家谱》:夫人葬在云霄中营,后迁松州保。此处为中营旧坟未可知也。志以待考。(增入)

上述“《龙湖家谱》”即《龙湖谱》、陈元光家谱。“增入”二字,可知为嘉庆《云霄厅志》修纂时增补,该志修于嘉庆十九年到二十一年丙子(1814—1816年),其时作为修志参考资料。

“龙湖”既然为陈元光别号,又称之为“家谱”,自然出自陈元光闽南故居燕翼宫。

二、从移民史视角来看

陈在正《颍川陈氏开漳圣王派迁台初探——闽台陈氏族谱研究之一》一文考证明末以降出现移民浪潮,其时燕翼宫已见载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始载“陈元光将卒”后裔被称作“河老”。“陈元光将卒”顾名思义,是以陈元光为首的开漳将士,即陈元光及其将士。“陈元光将卒”因追随陈元光开发漳州,最终定居漳州。陈元光故居燕翼宫是陈元光安家漳州的反映,“陈元光将卒”也据此在漳州安家。燕翼宫是“陈元光宅”,是“陈元光将卒”在闽南最早的家,可见燕翼宫对“陈元光将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振兴、张洁《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以漳州、泉州为例》一文述及荷兰统治台湾时期(明天启四年至清顺治十七年)以降,历经郑氏政权统治时期(清康熙元年至康熙二十二年)、清朝统治初期(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五十三年)等历史时期,却未述及“唐山过台湾”的漳州移民中就有许多来自“陈元光将卒”后裔。如清初名将陈泽、陈菊是陈元光后裔,许南英、许信良则是许天正后裔。燕翼宫是陈元光故居,既是陈菊的祖居地,又是许南英、许信良祖先许天正曾经到访之地。

从“陈元光将卒”后裔保存的族谱就可见管窥。以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将卒”为例,陈元光军谋祭酒林孔著是陈元光的姐夫,林孔著始载陈元光家谱《龙湖谱》,由此见载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其追随陈元光开漳事功也为世人所知。林孔著因追随陈元光开漳而定居漳州,陈元光在闽南之家燕翼宫对林孔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林孔著后裔林凤池,是清末福建省台湾府籍举人,曾撰有《重修小引》,为龙溪县溪环社崇本堂林氏族谱、仰盂林氏族谱所收录。其中,以《仰盂林氏族谱》保存较为完整:

家有谱,所以明昭穆之序也。我祖孔著公,自唐开漳以来,迄今千有余载。子姓玉钮金钗,散处漳郡七邑,以及浙之温州。粤之潮、惠,知其几矣。欲使分支派别一一就序,此固难矣。而本社之长幼不可系明也。予于庚申孟春,爰寻旧谱,无复有存。因旁寻得本宗山前社,得一遗谱,系子亶公于明崇祯时所修,去今已二百余载。尚幸父老数典不忘,神主犹在。乃于茂夫重修,俾后生有所考证,尤显自兹以往,或三十年一修,或六十年再修。庶历千万载,而不紊也已。时咸丰拾壹年岁次辛酉端月,乙卯科乡进士、委署内阁侍读、原任内阁中书、加四级,三十六世孙:凤池谨志。

林凤池(1819—1867年),是台湾南投县沙连堡粗坑庄(今鹿谷乡初乡村)人,林孔著第三十六世孙,考取清咸丰五年乙卯科(1855年)福建乡试举人,在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年)为龙溪县溪环社、西安社祖地重修族谱,撰有《重修小引》。其在咸丰十年庚申(1860年)搜集同宗山前社林氏家族所藏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旧谱,即“溪环社林氏系图,崇祯七年岁次甲戌孟春之月,次房二十九世孙檀子亶父纂修。”

此“孔著公”指林孔著。《溪环社崇本堂林氏族谱》记载其行实:

公讳孔著,字秉序,号鼎峙,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总章元年从陈将军政为军谋祭酒。政殁,与子元光讨平广寇诸蛮,开扩山林有功。娶将军之第九女,生子三:长云卿,讳龙德;次明卿,讳虎德;三深卿,讳凤德。

“陈将军政”“将军”指陈政,即陈元光之父。“漳郡七邑”指漳州府七县,即时属漳州府的龙溪、海澄、漳浦、诏安、南靖、平和、长泰等七县。

《仰盂林氏族谱》又云:

始祖二十八致政,讳孔著,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也,唐总章元年(668)择巨室且贤,命公为军咨祭酒,佐妻弟左郎将陈元光开闽及平置郡,居西安,且建仰盂岩。

林凤池深知陈元光为林孔著妻舅,对林孔著开漳事功及其后裔繁衍、播迁了如指掌。

《仰盂林氏族谱》已同台湾板桥林家《林本源家传》对接。《仰盂林氏族谱》记载林孔著后裔播迁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保吉上社始末:

十四世振西公生子三人……三仁贤,自南安迁南平,生子二人。长号廿六郎,后值倭寇,由南平而别徙。今日吉上社、涵长社,皆其苗裔也。

林廿六郎裔孙播迁龙溪县吉上社,后裔林应寅在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携子林平侯“唐山过台湾”,定居台湾行状。后林应寅回大陆原乡,林平侯之子林国华迁居台北板桥,繁衍成台湾名门望族“林本源”家族,在清末为台湾首富。板桥林家历史名人林维源及其子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以及“林本源商号总执事”所在的大溪林家均是陈元光姐夫林孔著的后裔。

三、从民间信仰视角来看

闽台重要民间信仰“开漳圣王”神灵包括陈元光及其家人、将卒与家眷,经历了由人到神的过程,陈元光生前在闽南的故居燕翼宫自然至关重要。彭青惠《台湾开漳圣王信仰兴衰嬗变及其社会影响》一文考证台湾开漳圣王庙截止到2020年多达110座。其中最早的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其时,“陈元光将卒”因追随陈元光开漳有功而走向神坛,已得以见载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年)《漳州府志》。

陈元光因保卫漳州而阵亡,获百姓建祠庙,奉为神明。陈元光生前故居燕翼宫尤为关键。陈元光走向神坛,源于其生前的历史功绩,《宋会要稿》引《宋会要》记载:

陈元光祠,在漳州漳浦县,神宗熙宁八年六月封忠应侯,徽宗政和三年十月赐庙额“威惠”,宣和四年三月封忠泽公。高宗建炎四年八月加封“显佑”二字,绍兴七年正月又加“英烈”二字,十二年八月加封英烈忠泽显佑康庇公,十六年七月进封灵著王,二十三年七月加封“顺应”二字,三十年又加“昭烈”二字。……孝宗乾道四年九月加封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

陈元光祠位于漳浦县,即西庙,其获赐庙额源于陈元光生前事功,由此陈元光先后获封侯、公、王,奠定了陈元光信众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尊称其为“开漳圣王”的基础。燕翼宫俗称“王府”,此“王”即陈元光,源于陈元光历史上曾被追封为灵著王。

“夫人妈”“玉二妈”,原型即陈怀玉,随东山县康美乡铜钵村百姓传到台湾台南,流传嘉义、台北、台中、基隆等地,信众达数百万人。陈元光族谱记载:陈怀玉“生长安四年甲辰十一月初一子时”,陈怀玉在武后长安四年甲辰十一月初一日(704年12月2日)出生于燕翼宫。

“陈元光将卒”因追随陈元光开漳有功而走向神坛。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

论曰:许天正、卢如金皆从陈政戍闽者,虽未尝专领州事,然天正为首将,如金兼领本州参军,与将军元光协谋并力,垦菑除害,以保有漳土,虽与元光同祀,可也。故附之。

许天正、卢如金生前因追随陈元光开漳有功,得以同陈元光一同供奉在威惠庙。许天正被追封为昭应侯,卢如金被追封为辅国将军。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许天正“至宋,追论元功封昭应侯。”卢如金在“宋绍兴二年,稽功封为辅国将军。”此“宋绍兴二年”脱漏“十”字,应作“宋绍兴二十年”,即康熙《漳州府志》所云陈元光家谱《龙湖谱》收录的“宋绍兴二十年封册”。

康熙《漳州府志》记载:

论曰:唐自归德将军政出镇绥安,将士许天正以下一百三十二人俱听号令。前志止载许天正、卢如金二人,卢伯道、戴君胄以下三十人见于《龙湖》志分注,而《陈氏家谱》:宋绍兴二十年封册,自卢、戴三十人之外,更有陆明等以下六十五人,合一百三十二人之数,尚多阙焉。顾前志俱不载。夫此独非与卢、戴诸君同斩荆披棘而蓬蒿者乎?黄世纪等五人并军谋祭酒于秩为文,附于诸将者,开创之初州属官制未定,诸君事迹莫稽,姓名幸存存起姓名可也。

此“前志”指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该志沿用“三十人”说法。康熙《漳州府志》增加府兵队正陆明以下六十五人。“《龙湖》”即“《龙湖谱》”,“《陈氏家谱》”即“《元光家谱》”,二谱为同一谱。

康熙《漳州府志》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相比,扣除相同的姓氏外,补充了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朱、罗、姚、韩、王、陈、孙、何、方、庄、唐、邹、丘、冯、江、石、郭、曹、高、钟、徐、汪、洪、章、宋等四十二姓,加上原来的“三十人”二十姓合计六十二姓。

上文提及的陈元光女婿戴君胄,其族谱记载:戴君胄“袭父职,累封官铃辖司崇仪使,兼竭忠辅国大将军。宋追赠郡马、副元帅。从祀威惠庙。妣陈氏,元光季女,讳怀金,字自用,累封官柔徽克济益恭弼德夫人。”戴君胄、陈怀金夫妇获封记载实则出自陈元光家谱收录的《宋绍兴二十年封册》:陈元光“季女怀金,可荫封为柔徽克济夫人。女婿戴君胄,可荫封为轸辖司崇仪使、郡马副元帅。”陈怀金也出生在燕翼宫,戴君胄于燕翼宫迎娶陈怀金,燕翼宫见证了“陈元光将卒”再续前缘。

通过整理《龙湖谱》收录的《宋绍兴二十年封册》,即“宋绍兴二十年奉诰陈圣王、许昭侯等敕”,以及开漳将士薛、施等姓族谱统计,开漳将士及其家属合计八十七姓:

陈、卢、戴、李、许、马、欧、张、沈、黄、林、郑、魏、朱、刘、涂、廖、汤、吴、周、柳、施、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罗、姚、韩、王、孙、何、方、庄、唐、邹、丘、冯、江、石、郭、曹、高、钟、徐、汪、洪、章、宋、丁、薛、翟、谢、蒋、吐万、司空、种、宁、甘、邵、尹、尤、阴、令狐、祝、花、上官、名、韦、卜、麦、耿、弘、金。

陈元光家人于绍兴二十年(1151年)因陈元光在绍兴十六年(1146年)进封灵著王的缘故,得以获封,走向神坛。“陈元光将卒”在绍兴二十年(1151年),也因其生前追随陈元光开漳有功,与其妻一同走向神坛。燕翼宫俗称“王府”,反映了燕翼宫在开漳圣王信仰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开漳圣王信仰的核心神灵陈元光其生前故居燕翼宫极其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台湾“河洛郎”得名来自“河老”,最初源于“陈元光将卒”后裔,后来成为操闽南语方言的族群称谓。“河老”的“河”字源于“陈元光将卒”的“河南”故里,燕翼宫是陈元光由“河南”定居闽南之家,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传统的体现。“陈元光将卒”始载陈元光家谱《龙湖谱》,燕翼宫作为陈元光之家,于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陈元光将卒”后裔从明末开始大量“唐山过台湾”,其时燕翼宫与“河老”同载万历癸丑《漳州府志》,燕翼宫成为“河老”族群在闽南第一家。燕翼宫不仅成为“陈元光将卒”就地安家漳州的范式,对“陈元光将卒”后裔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元光将卒”后裔流传祖先追随陈元光从“河南”开基漳州,反映了“陈元光将卒”后裔不忘“河南”故里,而燕翼宫正是“陈元光将卒”由“河南”故里定居漳州第一个家。

第三,陈元光家人与陈元光将卒因为陈元光的缘故走向神坛,经历了由人到神的过程,而作为陈元光生前之家燕翼宫于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燕翼宫是闽台重要民间信仰“开漳圣王”信仰文化的源头。正因为开漳圣王信仰神灵因生前追随陈元光开漳有功而走向神坛,又因被宋高宗所封,因此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遭到严重冲击。可见开漳圣王信仰是连结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纽带,不忘“唐山”老家历史的桥梁,应充分认识到燕翼宫在开漳圣王信仰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郑镛:《论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的特点》,《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75页。

林星:《陈元光家族女性群体的几个问题》,《闽台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第39页。

刘涛:《开漳祖庙考》,台北《宗教哲学》总第95期,2021年3月25日出版,第118—119页。

(明)闵梦得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整理: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38《丛谈志·外纪·徭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下册,第2583页。

(明)闵梦得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整理: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34《艺文志一·诗·唐》,下册,第2212页。

(明)罗青霄修、陈叔侗点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4《漳州府·秩官志下·名宦·唐名宦传·陈元光》,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上册,第144页。

(明)罗青霄修、陈叔侗点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首《修志引用书目》,上册,第31页。

(明)罗青霄修、陈叔侗点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4《漳州府·秩官志下·名宦·唐名宦传·陈元光·附许天正》,上册,第145页。

(明)罗青霄修、陈叔侗点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4《漳州府秩官志下·名宦·唐名宦传·陈元光·附卢如金》,上册,第145页。

(清)薛凝度修:嘉庆《云霄厅志》卷15《列女·唐·陈氏名怀玉》,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铅印本,第4页a。

(清)薛凝度修:嘉庆《云霄厅志》卷16《名迹·邱墓·唐·柔懿夫人陈氏墓》,第17页b。

王振兴、张洁:《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以漳州、泉州为例》,《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3期,第323页。

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霞郭村霞寮自然村《霞寮社陈泽的一生》,2003年,第1页。按,该谱已同台南《陈氏德聚堂族谱》对接。

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梧杏村檀林社《檀林陈氏族谱》,清嘉庆十五年(1820)重修抄本,第374页;林晓琪、陈阿松、陈华俐、吴钦良:《台湾高雄市长陈菊派专员到龙文谒祖》,台海网,2013年8月14日,笔者于2021年11月15日下载。按,陈元光曾孙、曾任漳州刺史陈谟的后裔陈二致政开基檀林社。

蔡力、林志良、郭东福:《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的祖居地徐氏家庙重建落成》,2007年10月31日,笔者于2021年11月15日下载。按,该许氏家庙位于南靖县马坪(今漳州市龙海区程溪镇人家村)。

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吴宅村吴宅社《仰盂林氏族谱》,清咸丰十一年(1862)抄本,第11—13页。

详见吴敦义:《林凤池举人墓志》,此碑铭为曾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时任南投县长吴敦义所撰,1987年立于南投县林凤池墓园内。

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吴宅村吴宅社《仰盂林氏族谱》,第14—15页。

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溪园村溪环自然村《溪环社崇本堂林氏族谱》,清咸丰十一年(1862)抄本,第35页。

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吴宅村吴宅社《仰盂林氏族谱》,第1—2页。

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吴宅村吴宅社《仰盂林氏族谱》,第6页。

彭青惠:《台湾开漳圣王信仰兴衰嬗变及其社会影响》,《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55页。

(清)徐松辑:《宋会要稿·礼二十·下》,国立北平图书馆宋会要编印委员会编印,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20册,第142页b—143页a。

蔡惠茹:《明清漳州开漳圣王信仰的发展与变迁考察》,《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2页。

林星:《陈元光家族女性群体的几个问题》,《闽台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第40页。

云霄陈氏宗亲联谊会编:《颍川开漳陈氏云霄族谱》,第305页。

(明)罗青霄修、陈叔侗点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4《漳州府·秩官志下·名宦·唐名宦传·陈元光》,上册,第145页。

(明)罗青霄修、陈叔侗点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4《漳州府·秩官志下·名宦·唐名宦传·陈元光·附:许天正》,上册,第145页。

(明)罗青霄修、陈叔侗点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4《漳州府·秩官志下·名宦·唐名宦传·陈元光·附:卢如金》,上册,第145页。

(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17《兵纪志上·历代兵制·唐》,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刻本,第11页b—13页a。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墨溪村《漳州墨溪戴氏族谱》,清抄本,第19页。

云霄陈氏宗亲联谊会编:《颍川开漳陈氏云霄族谱》,第305页。









1







献花(0)
+1
(本文系开漳祖庙燕...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