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ES TALK | 从双非到米兰理工,他是如何做到的?!

 YesDesign 2022-04-04


- Yeeeees,我们是你的设计生涯加油站!-

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在我也感受到我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通过“设计师”这一角色得到传递与升华。

- Deng -

上海外国语大学

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GPA:82/100

TOEIC:780

- OFFER -

米兰理工大学

Product Service System Design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伦敦艺术大学

Service Design MA

拉夫堡大学

Design Innovation MA/MSc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Desig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去年因疫情下不能延期而放弃米理,

今年再次申请依然成功拿到米理offer,非常大胆的决定💡

- Yes Talk -

# About Deng
Hi!我是Deng,本科读的专业是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学习的方向是视觉设计与视频制作,这帮助我打开了设计的大门并积累了一些基本的设计素养。
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专业领域的相关案例,这让我意识到设计不仅仅可以创造好看的东西,设计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因为自己的热情使然,我决定研究生转专业并决定准备作品集申请海外学校。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在我也感受到我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通过“设计师”这一角色得到传递与升华。


# 为何选择留学?

一开始是想拓展自己的视野去深造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的就业增加一些筹码而且也了解到欧美院校排名都比较靠前,开设相关专业时间都比较早,再者我对于欧洲文化很感兴趣。后面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我也有去认真研读各个学校的官网,有了更深层次的对于每个学校的课程风格、授课模式的认知,我觉得这些跟我很匹配,这让我更向往出国学习生活。

# 如何确定院校及专业?

其实我一开始并没有有一个明确的专业,只是限定在交互设计这个大的领域。

老师从基础课开始就一直在引导我去挖掘属于自己的东西和passion。在制作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涉及到了服务设计相关的知识和工具比如system map 、商业画布等,那个时候我对于服务设计和交互设计之间的界限还是有点模糊,在yaya老师的引导下我逐渐意识到我热衷的是服务设计,老师也向我推荐了米兰理工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课程官网对于专业的解释是:“产品服务系统是产品,服务,空间,通信和数字人工制品的集成整体,能够为复杂问题提供有机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听上去这个专业很复杂,其实在我看来在PSS要求我们设计产品时不仅要考虑核心用户的诉求也要整合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设计符合他们利益诉求的服务系统,通过产品的服务系统为用户和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发挥产品更大的价值。

在选择学校方面我看重性价比、专业排名、地理位置这几个因素。在性价比这一点意大利的米兰理工大学几乎完胜,两年制课程花费不到30w,还有助学金可以申请。同时米理在最新的QS艺术设计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五,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也是王牌专业国内口碑很好,课程设置上循循渐进,培养服务设计师所具备的素养。

# 确定留学后是如何准备的?

Yes的老师在一开始就会根据我们的语言基础和设计基础给出一些建议并督促我们去积极执行计划。

语言方面一开始我一直在背单词练习口语,后面考了几次发现自己的薄弱部分在进行针对练习就好,诀窍就是多背多做题。

作品集方面老师会帮助我架构整个作品集,除了第一个项目做了近30天,后面的项目都差不多每个两周就能做好。不同的项目体现不同的能力,老师在这方面是对我要求很高。

# 谈谈自己的作品集吧!

介绍一下我作品集其中的一个项目:WARDENT——医院病房标准化空气消毒系统
我的两名合作伙伴中有一名是生物医学专业的同学,项目灵感来源于她在医院的实习经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国内医院感染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院内感染现象在中国发生的概率很高。另一方面现在医院使用的消毒产品陈旧以及消毒管理混乱从而导致消毒效果不佳,不能满足规范化消毒的要求。

最后我们选择利用最优的消毒(等离子)技术设计了一款空气消毒机以及服务系统。患者和家属都可以手动对消毒仪器进行调节,同时我们也为为护士提供了后台设备管理系统,可在电脑端后台根据不同病人的患病风险直接调节和管理,提高消毒工作效率,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另一个项目AND ONE 基于市场现有的服务体验产品——九回共享运动场(由实体球场,和APP组成的产品服务)的服务体验再设计。
通过帮助用户快速匹配到其他想打篮球的伙伴,并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完成了产品服务体验的闭环。

一开始通过调研明确了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多为上班族和学生,并根据他们所使用产品的场景去挖掘发现了:由于现有约球方式单一多为通过微信群聊,时效性较差,多数用户会随机到现场加入人数多的场地,这也使得用户之间由于互相不熟悉从而导致整个运动过程体验不好。最后的方案我设计了约球和社交的功能,即用户可以在地图上发现附近的约球组队信息,并可以查看相关用户的个人档案:涵盖了用户的基础信息如身高、球龄、擅长的技能、以及其他用户给予的的评价帮助用户判断是否加入;用户也可以在约球后与队员之间聊天保持联系,同时也可以通过社区模块发现新的活动和体育新闻,提高产品的用户黏度

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还是局限于产品的形态和功能设计。而yaya老师则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引导我们,从一开始的我们两个人如何协作分工,到选题角度,到调研方向,再到解决方案,甚至是视觉表现效果。有些时候遇到难突破的部分我也会拖着进度,老师除了不停的催我赶进度以外也会手把手帮我们找参考,发散方案,选择原型的材料等等,还好每次都垮了过去,回头看这都是一次次的成长。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Yaya老师一直在潜移默化的锻炼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不仅教会了我要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批判性思维,也培养了我的系统化的思维。这些特质也正是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所需要的。

# 想要对学弟学妹说?

关于申请PSSD我的一些建议:

1.大家都关心的背景问题,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只要你是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就ok,双非的同学不用担心

2.绩点最好能达到80分以上,我也不是很高也就82。

3.作品集不要套路,要体现出个人的特色。这个套路的意思就是你不要死用design thinking 和双钻图以及套用一些不必要的工具。我做作品集的过程中老师从来没强调你必须用这个设计流程或是这个工具。看了很多人的作品集,感觉都长得一个样子……完全看不出你这个的特质。选题,解决方案,视觉排版这些方面我觉得都可以去做一些创新。比如现在流行的为未来的世界做设计,跨学科设计,思辩设计等,还有你看问题的角度。多去动手做东西,并把过程完整的展示出来,设计不只是在电脑上做图,你还需要去做产品的prototype ,专业毕竟是Product Service System Design,最好可以有产品加服务系统的设计。

4.文书也有很多模版大家都可以在网上看到。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展现你为什么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你是怎么理解这个专业的?为申请这个专业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多去挖掘你自己的东西。

5.关于简历,如果本科有实习和海外交换学习的经验一定要写上,还有你参加过的设计活动,这些都是加分项。

6.再重复一遍 不要死用设计思维和设计工具!多去挖掘自己的特质,这才是学校想看到!

# 在Yes学习感受如何?

跟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就被yaya老师的专业能力打动,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也验证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老师很了解欧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风格和要求,会对应给我一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一直孜孜不倦的督促我,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可能也不会这么快做完。

同时Yes的教学环境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整个工作室布置的很有设计感很舒服,夸夸yaya老师的审美。交通也很便利就在上海的市中心。

工作室一角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认识到同样在Yes做作品集的其他小伙伴,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是身怀绝技,有很多跨专业转设计的同学,也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同学,跟他们一起交流学习总会不断涌出新的想法,老师也鼓励不同专业领域的同学之间团队合作跨专业设计

和工作室小伙伴交换礼物


- 灵感充电桩 -

因为我是服务设计方向的,我就推荐一些关于服务设计的一些资料:
首先是一些专业的书籍,我觉得它们很基础,大家可以读读然后再去做实践,这样会有更深刻的见解。

还有就是我会更针对性的关注院校的最新消息,比如最近伦艺皇艺的毕设:

https://2020./programmes/service-design-ma

https://graduateshowcase./c/london-college-of-communication-ma-service-design

PSSD课程网站:

https://www.pssd./

还有对应的官课程官网和ins和推特账号没事多去翻翻了解他们最近在做的项目。

除了以上,建议大家也要多关注除了设计以外的资讯,制作作品集需要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些可能都是你作品集的创作灵感,也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