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你,知道“坟”和“墓”的区别吗?

 点出好未来 2022-04-04
文章图片1

每逢清明,人们总要在亲人墓地祭奠、培土和打扫,或在烈士墓及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称为“扫墓”。然何为“墓”?“墓”与“坟”又有什么区别呢?请先看《礼记·檀弓》上记载的一个故事:

孔子把父母合葬在防地之后,说:“我听说古代的墓地是不堆土的,但我是个四处奔波的人,不能不做个标记。”于是在墓上堆了四尺高的土,成为坟(土堆)。之后,孔子就回家了,弟子们断后。不一会儿下起雨来,弟子们都被淋了回来,孔子责问道:“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弟子们说:“防地的墓塌了!”连说了三次,孔子流着眼泪说:“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

从故事不难看出,上古时代(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时期)墓与坟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当时的墓就是穴藏棺木,再覆土与地平,且墓旁不植树,也正如孔子所说:“古也,墓而不坟。”也正因如此,孔子才要在墓上筑土为坟,以为标记。

文章图片2

所谓“坟”,“土之高者谓之坟。”也就是说,坟的本义是大堤、大防或土堆。故《方言》(西汉扬雄著)曰:“坟,地大也,青幽之间,凡土而高大者谓之坟。”《尔雅·释丘》也说:“坟,大防。”屈原《九章·哀郢》亦有“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之语。也正是孔丘在墓上堆土为坟之后,“坟”才渐渐有了其引伸义——“坟墓”。故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在《文帝本纪》中也就有了“不治坟,欲为省”的记载,意思是不修坟,想节约。另外,西汉《方言·十三》中也有“坟,冢。秦晋之间谓之坟。”之说。而到东汉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注,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的字典——《说文解字》(许慎著),书中对“坟”作了明确释义——“坟,墓也。”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合成词——坟墓。

除了“坟”和“墓”之外,表示“坟墓”意义的词还有“陵”和“冢”。

“陵”的本义是大土山,因其大,又引申为帝王的陵墓。如陕西延安的黄帝陵、西安咸阳的秦始皇陵、北京的明十三陵等。今天,“陵”也指革命领袖或革命烈士的坟墓,如江苏南京的中山陵以及分布在祖国各地的革命烈士陵园。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有云:“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因此,有时也用“山”和“陵”一起指代皇帝陵墓。如明顾炎武《复庵记》:“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

文章图片3

最后说“冢”。冢为形声字,从冖,豕声。冖,表示覆盖,意为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所以冢的本义就是高而大的坟。《说文》曰:“冢,高坟也。”如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望”尚且能看到“累累”的“冢”,那么冢当然就是比较高大的坟墓了。再如《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始皇帝冢”即“骊山陵”,当更为高大巍峨。除此之外,冢也泛指一般的坟墓。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独留青冢向黄昏。”做“坟墓”之意的“冢”又写作“塚”。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