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也说到吹了。甲骨文字典说字——吹

 赵文耕 2022-04-04

【回听直播音频】

甲骨文字典中对吹的解释:《说文》:吹,嘘也,从口从欠。甲骨文的欠象人张口之形。

【吹,甲骨文写法】

甲骨文从口从欠,口象一个器物,指的是人说话和吃东西的口。甲骨文欠的写法有朝左朝右两种方向,这种方向不同在甲骨文中是常见的,它的意是不变的。甲骨文的欠象跪着的人张嘴打呵欠的样子,金文与甲骨文相似,到了小篆,上部分张开口的那个符号变成了三条曲线,象张口呵出来的气体,隶变后楷书写作欠,也就是呵欠的欠,打呵欠是指人在疲倦时张开嘴吐气以放松身体的一种方式。

【吹,西周金文写法】

吹从甲骨文到楷书,都是从口从欠。整个字形象一个跪着的人嘴撮起来急促出气的样子,强调嘴巴吹气的动作,吹的本意是用口吹气。这个动作在我们小时候日常中常有出现,就比如小时候玩的吹气球,这个最有感受,吹气球时会嘟起嘴对着气球口吹气,气球慢慢变大,尤其碰到那种很大或者是很长的气球,需要很大的气力才能吹起来,一般弯腰或跪着比站着吹气会更长一些。还有吹鸡毛玩,看谁能让鸡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又比如烧柴火,刚开始引火或者火燃不起来时用吹火筒或者直接对着火点吹气。像笛子、箫、葫芦丝等乐管也都是通过人吹出的气的震动而奏乐出美妙的音乐。

【吹,演变】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

这里说到事物的两种状态,象吹是急促的,比如吃东西太烫了,快速吹可以让食物变凉,而手冷时对着缓缓嘘气可以让手变暖。这里说到人和事物总是有逆顺反复,呈现不同的状态,有主动或者是被动,有温暖或者酷寒,或强盛或衰亡,或胜利或失败。老子以治身之道印证治国之道,他谈到了有为和无为,对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他们都有各自的存在方式,不能人为的对他们的存在方式强加干涉,如果强制性的去有所作为,或者是以暴力统治人民,就会违背大道,必然会受到大道的惩罚甚至招致灭亡,比如夏王桀,商纣王。治国应该行无为之治,安定人心,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才能得到万民之心,得民心然后才能得天下,比如尧舜禹,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不仅是权力,更多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还相传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也就是说按照自然的规律做事,不偏不倚,切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秉行中正之道,就能治理好国家。史书记载,尧舜时代他们以身作则,修正心灵,文明治世,教化万民,造就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老子说的道与这十六字心法意相似,顺道而为,守中固善,才能天人合一。


以前学过一首敕勒歌,里面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的吹指的就是空气的流动,通过物体呈现出来才能感知到,比如我们看到树枝吹动了,就知道是刮风了。

吹后来也比喻自夸,说大话,它是一种贬义词,比如说瞎吹,吹牛。吹也指事情或关系破裂了,比如说这件事吹了。指事情很容易就做好了,就会用不费吹灰之力来形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