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在真善美的道路上奔向现实 ——《通向实在之路》│ 书海遨游No.22016

 每日糊图 2022-04-04

书海遨游 No.22016

推荐指数:☆☆☆☆

   人类在真善美的道路上奔向现实   

——《通向实在之路

原书阅读:1,563分钟

本文字数:2,484

本文阅读:8分钟

这真的是一本神作,且不说四五斤的份量用来砸人绝对可以把人砸晕,只看副标题的霸气侧露,“宇宙法则的完全指南”,作者的解释是“追寻主宰宇宙的深层原理,力图使读者对此获得一些直观的认识。”

一旦上升到宇宙层面,总是会给人不明觉厉的感觉。也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着宇宙的构想,我近几年看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量力力学和平行宇宙,各种体系和其挂钩之后都会变的很高级一般。说些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平行空间……等等概念,我觉得就是在完美诠释“不明觉厉”这个词。

直到我看过这本书……

我因为想知道这到底厉害在哪,也是为了那个“不明”选择了这本书,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些正在借用量子力学和平行宇宙概念来佐证自己观点的只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就好像两个小学生看着黑板上写着“1+1”就很自信的说,“我知道,1+1=2”,其实没看到写“1+1”的是哥德巴赫。

这本书才是真正的在说量子力学和平行宇宙理论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当然内容远不止于此,从柏拉图、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开始一路的介绍所有数学和物理领域的理论发展史(偏数学角度为主)。而且不光涵盖了量子力学和平行宇宙,毕竟这是几十年前的旧闻了,一直呈现到弦论和扭量理论。

我必须坦诚的说,初等数学还可以看看,欧式几何、实数、复数、代数几何、复数幂….从微积分开始我就开始晕了,毕竟当年大学高等数学是一场噩梦。还记得几年前看《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挑战一本哲学硬菜,我写道只懂了1%。今天这本数学硬菜,我只能说所有的推导部分和符号系统我是几乎放弃的。也许有生之年有可能再翻几遍,才有可能多懂一点。

说到符号,必须要强调下。数学不是科学,数学是一门艺术,这是我看《数学之美》的感悟,经过这本书拓宽了更多的眼界,数学真的很“美”。虽然我看不懂,但是那些符号组成的画面就很“美”。

那既然我看不懂,为何还要花20几个小时去看……难道是为抱着四五斤的书当哑铃做锻炼?(也许真有点效果。)

关键还是因为对我认知这个世界的触动非常大,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按照作者的说法是,“认识到理解自然界的关键在于寻求颠扑不破的数学真理”。而对于我来说,不只是认识到数学真理,更重要的是真善美的真理。作者开篇的一个哲学模型就像一把钥匙一般把真理的大门就打开了……

不知道这个模型是作者原创的还是出自何处,我第一次看到就头皮发麻,一下子让我想通了很多曾经的疑惑。三个独立的“世界”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物理的、心智的和柏拉图数学的。作者后续又把柏拉图的数学世界上升到“真善美”的高度,以此我会将这个模型看成“现实”、“意识”和“真善美”。无论什么科学、哲学、心理学,乃至宗教、玄学其实都是在“真善美”的范畴,都是企图用这个虚构的“真善美”的世界去解释现实。

最精彩的是三者之间的互相关系,虽然“真善美”的世界是我们创造的,但意识只能窥探到真善美的一部分。同样真善美也只能解释一部分现实,现实也只有一部分能进入意识。这三者就像是在玩真心话大冒险一般,同时互相在躲藏和暴露。用作者的说法就是,“科学理论所要求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协调性则需要由某种超越任何个人(靠不住的)头脑的条件来保证。”

同样,作者说,“数学和真实物理世界之间的非凡关系。”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数学定律在被用于物理世界时会有如此非凡的精度,这仍是一个巨大的谜。”很喜欢作者这种怀疑精神,相比在很多其它领域当“真善美”和“现实”出现了非凡关系,反而会更加笃信“真善美”,变成“现实”为“真善美”服务的局面。

作者秉持的是基本全纯哲学观,非常喜欢作者的一句话,“数学奇迹不可能总是可靠的向导。”这也是在各种“真善美”世界里值得反省的部分,创造“真善美”只是去为了看清“现实”,只是向导而已,不能成现实。再进一步去看,“我们不该问实在是什么,而只能问它是如何作为的。”

“如果不对其物质基础作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不太可能深刻地理解人类心智的本质。”这才是这个三角最终的目的,起于心智终于心智。

诸多理论细节就不在此讨论了,我还需要很多时间去消化。作为读后感,在此我只想再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虽然粗看的确是一本完整的数学和物理理论发展史。但作为2020年诺奖的得主,特别是迄今已为扭量理论付出了40年(2004年出书的时候)的作者,这本书洋洋洒洒65万字,30多个章节都是在为最后的扭量理论做铺垫。可以看到在复数系和对称性的相关篇幅着墨颇多,闵可夫斯基几何和复空间更是剖析的尤为详细。

作者似乎带着悲悯的口吻在说,“他们只可能偏重于支持那些直接针对他们认为有前途的理论的实验。由此带来的明显趋势是理论发展被’锁定’在特定方向上,而且很难做重大改变。”

而相应的我更喜欢作者的态度,“我一直与本书中描述的各种时尚理论保持着相当远的距离。”因为“在今天,扭量理论不可能成为理论物理学的主流’。”这才是最值得敬佩的科研精神,或者我们真的需要很多有智慧的人在这些边缘学科做一些探索甚至于奉献。

也以此祝愿作者在“找出隐藏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背后的那种二者的协调性”这条路上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最后借用全书的结尾,来作为读后感的结尾,“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洞察力上的微妙变化—— 我们错过了某些东西…..”宇宙还很大,现实也很远,人类会一直在真善美的道路上继续奔向现实。

2022.03.28 


作者:罗杰·彭罗斯
Roger Penrose


“每日糊图”:每天都会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本人看书很杂,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也以此分享给大家,当然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