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 伦敦爱乐乐团 在华巡演 随行的当红小提琴天后 朱莉娅·费舍尔 一段技惊四座的加演视频 在中国乐迷圈内被火热转发 ▼ ▲ 欣德米特《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一个很直观的现象是:自穆特、郑京和等叱咤琴坛“弓弦女杰”以来,当今女性小提琴高手越来越多,尤其是德国和日韩的年轻女提琴家可谓层出不穷!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中,朱莉娅·费舍尔始终是一个醒目的名字。她出众的外貌、高冷的台风、超群的琴艺,以及在钢琴、室内乐和教育领域的多方面成就,使得她成为了当今很难被忽视的巨星。在她近期来华演出的最后一站,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小编有幸采访到了这位美貌与才华兼备的“女神”。 1.天才少女的抉择 ![]() 1.你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你是先学钢琴再转小提琴的,两间乐器你都很擅长,但是什么契机让你下决心将事业中心放在小提琴上的? 朱莉娅·费舍尔:我觉得在小提琴方面,我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演奏小提琴比演奏钢琴能更快地取得成功,虽然在钢琴领域也可以年少成名,但到了需要演奏更庞大的曲目时,小提琴能比钢琴做得更多。很小我就能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了,但在那个年龄,我是绝对不可能弹得了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的。 2.如果上天能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会更倾向于选择成为一位钢琴家,还是小提琴家? 朱莉娅·费舍尔:机缘巧合开启了我职业小提琴家的生涯,我对当下现状是心怀感激的。如果给我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我并不觉得自己能够做出唯一的选择。如果现在问我更乐意成为小提琴家还是钢琴家,我无法回答。值得庆幸的是命运已经为我做出了选择! 3.你如今还会以钢琴家身份公开演出吗? 朱莉娅·费舍尔:会的。但我现在并不怎么跟乐队合奏,倒是常在室内乐演出中弹奏钢琴。 ▲ 2008年在法兰克福歌剧院音乐厅的一场音乐会上,朱莉娅·费舍尔精湛演绎了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与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她那纯熟的钢琴驾驭能力,和豪迈霸气的小提琴技巧令全场掌声雷动! 2.古尔德的“铁粉” ![]() 4.你曾多次公开表达对格林·古尔德的崇拜,你说他是你永恒的偶像,我想知道是他哪方面的特质令你如此着迷? 朱莉娅·费舍尔:格林·古尔德是个离经叛道的天才,他并不遵循常规的演奏路数,也不会盲从那些“成功者”的道路,他压根儿不想取悦大众,他只想以自己的理解去诠释乐谱,因此他以前所未有的诠释方式来演奏。当你听他演奏时,即便曲目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仍会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感觉,因为他会以独特的视角去发掘别具一格的演绎方式,我认为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演奏家。 5.古尔德对巴赫键盘乐作品的演绎,是否影响到了你对巴赫小提琴作品的理解? 朱莉娅·费舍尔:影响非常大。格林·古尔德有着令人匪夷所思的格律感,这种格律感在小提琴上比钢琴上更难以呈现出来。某种程度而言,在我演奏巴赫的小提琴作品时,我试图展现出“钢琴思维”下对它的理解。 巴赫: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号 ▼ 1. (Allegro moderato) ![]() ![]() ![]() ▲ 朱莉娅·费舍尔是古典乐坛“才貌双全”的典范,3岁弹钢琴,4岁拉小提琴。在她8岁同时用两件乐器参加“德国青少年音乐比赛”时,她还未曾确定选择它们中的哪一个作为终身的事业。直到1995年12岁的她获得梅纽因小提琴大赛桂冠后,才正式确定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小提琴家。二十岁出头就已成为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的教授了。 3.与巴赫心灵相通 ![]() 6.提到巴赫,我记得你21岁就录制了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如今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小提琴家不应该在太年轻的时候去挑战巴赫的这套巨作。对此,你如何看待? 朱莉娅·费舍尔: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人们可以去尽情演奏自己认为能够理解的曲目。我9岁开始演奏巴赫的小提琴作品,我14岁时已经学会了巴赫全套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帕蒂塔,当我录制这套作品时,它已经在我心中酝酿十多年了。巴赫总能让我感到惬意,他的音乐与我是如此的心灵相通,我对他的作品很有感觉。那时我拒绝了录制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因为当时我并没有从中感到惬意,我更热衷于演奏巴赫。 7.是有什么特定的经历,让你发现自己与巴赫“心灵相通”吗? 朱莉娅·费舍尔:自我学习钢琴开始就弹奏过大量巴赫的键盘乐作品。所以我当时作为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小提琴家来录制这套作品时,是对巴赫有充分的认知和积累的,我那时已经拉过巴赫所有为小提琴创作的曲子,包括小提琴与羽管键琴奏鸣曲。录制巴赫是我那时的不二选择。 8.对于巴赫小提琴作品的诠释方式,历来各位小提琴大师都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你最信服的巴赫小提琴作品诠释者是哪位? 朱莉娅·费舍尔:也许是埃奈斯库吧。我与埃奈斯库有着共同之处,他也很善于演奏钢琴,此外他还是个作曲家。因此,他非常看重巴赫小提琴作品中的复调性,而不是旋律性,而大部分小提琴家总是先注重旋律性,再回头兼顾复调性。因此,我觉得埃奈斯库对巴赫的理解与我最接近。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帕蒂塔第二号 ▼ I. Allemande ![]() ![]() ![]() ![]() ![]() 埃奈斯库演奏:帕蒂塔第三号 ▼ I. Preludio ![]() ![]() ![]() ![]() ![]() ![]() ▲ 许多红极一时的“美女小提琴家”在短暂辉煌的舞台生涯之后,会逐渐暴露出技术上的缺陷和天赋上的不足,然而费舍尔并不是这样的。她从出道起就保持着超一流的技术水平,并不断拓展更艰深、更晦涩、更险峻的曲目,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费舍尔的演奏有着鲜明的个人性格特质。她演奏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萨拉萨蒂作品时能将强烈的个人情绪注入这些充满斯拉夫、俄罗斯、吉普赛基因的乐曲中,演奏巴赫、莫扎特、亨德尔时又保持着高贵端庄的气质! 4.她有自己的四重奏 ![]() 9.你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弦乐四重奏,是什么契机让你想要组建“朱莉娅·费舍尔弦乐四重奏“的? 朱莉娅·费舍尔:我们几个人熟识已久。组建一个弦乐四重奏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等带有钢琴的室内乐组合是可以迅速组建的,但弦乐四重奏是需要花时间磨合的,需要相对固定的成员。当时我的这几位朋友都没有在任何四重奏组合中,也没有四重奏的演奏经验,但我们同时都有想演奏弦乐四重奏的意愿。于是我们试着在一个室内乐音乐节上组团演出,并开始了这方面的合作。 10.如何维系你们这个组合的稳定与和谐? 朱莉娅·费舍尔:我只选择与我性情相投、个性相似的搭档。 11.你的演奏风格与大多数乐迷心目中的“德国小提琴家”完全不一样,除了演奏莫扎特、巴赫以外,我觉得你大多数时候倒很俄派,你觉得呢? 朱莉娅·费舍尔:因为我跟德国小提琴学派没啥关联。我的第一任小提琴老师是耶胡迪·梅纽因的学生,是梅纽因正宗的传人,她也跟随约瑟夫·西盖蒂学琴。她本人是俄国人,有着俄罗斯学派的根基。我的第二任老师也是俄国人,我深受俄罗斯学派影响。我认为自己的左手技术是非常梅纽因学派的,而我的右手技术很明显是俄罗斯学派的,但在音乐层面,我并不希望自己被归为任何流派,我更愿意被定义为“国际主义者”。 维瓦尔第:四季 ▼ ▲ 朱莉娅·费舍尔从骨子里就散发着一种冷艳高贵的气质。她有着德国美女精致而富有棱角的五官,常年练习瑜伽和柔术,令其保持着健康而性感的体态。在舞台上费舍尔具有“女王气场”,如果说年轻的穆特在与卡拉扬合作时还有着几分怯意,那费舍尔可以说是天生就充满自信,年少与洛林·马泽尔、阿巴多等大师合作时就早已露出成熟演奏家的台风。 5.对埃尔加的解读 ![]() 12.这次来中国巡演,你准备了两部协奏曲。埃尔加的这部协奏曲虽然非常伟大,但流行程度远不如门德尔松这部。能否谈谈你对埃尔加这部巨作的理解? 朱莉娅·费舍尔:这首作品很难演绎,首先在于它篇幅浩大,为了演好它需要花较多时间与乐队磨合、排练上。指挥家视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为一部不折不扣的“交响曲”,埃尔加的这部交响味十足的小提琴协奏曲中,乐队声部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协奏曲”中管弦乐队地位最显赫的一部。 13.你觉得它在二十世纪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是不是有些“守旧”? 朱莉娅·费舍尔:我非常喜欢演奏这部作品,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是埃尔加浪漫主义时代的消逝的最后留念,埃尔加之后的小提琴协奏曲几乎都是鲜明的“二十世纪风格”作品,比如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埃尔加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尾声。在我看来,这部协奏曲中有许多“依依不舍”的情绪,他反复在这些乐段间流连,我认为这是他不忍心作别那即将消逝的浪漫主义时代,因此他让首乐章的第一主题反复再现。 14.你什么时候开始学这首作品的,可有受到一些前辈的启发? 朱莉娅·费舍尔:我十八岁时第一次开始学习这部协奏曲。我听过一些前人的录音,比如帕尔曼、祖克曼,但我认为这部作品的最佳诠释者是梅纽因。梅纽因演奏,埃尔加本人指挥的版本。 梅纽因演奏: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 ▼ I. Allegro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