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的诗韵(一)

 晨曦深处 2022-04-05

清明节的诗韵(一)

      清明节是一个悲喜并存的节日,这在所有节气、节日里很少见的。悲,这是一个祭奠的时刻,人们都在缅怀逝去的亲人,让几片纸钱、几滴薄酒带去无尽的思念,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最典型的概括。喜,这是一个踏青游春的日子,田野里百花灿烂,小溪边翠柳婆娑,引游人春兴剧增,引文人诗意迸发。明代唐代李峤有诗“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杜甫感叹游人如织,“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齧膝”;张籍欣喜清明欢宴,“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诗词研习班的诗友们也没有放过这个展示风采的机会,自选词牌,以抒情怀。

蒲公英诗友写了首《鹧鸪天》,沥沥细雨轻撩绵绵思念的心绪,淡淡愁云难遮滴滴悲伤的泪花。

蒲公英《鹧鸪天·清明祭母》

细雨斜风草色惊。愁云惨淡子规嘤。

惟闻杨柳邀莺语,不见萱堂唤女声。

心欲尽,意难呈。愿回梦里与娘行。

焚香酹酒坟前祭,一缕轻烟和泪倾。

    子路诗友写了首《金缕曲》,在莺声花影中感受紫陌红尘的喜悦,在诗情酒韵里追寻风华正茂的印记。

子路《金缕曲·清明》

莺老微风袅。韵深深、紫荆明媚,榆钱吞杪。泥燕穿林霞留影,恰是春光甚好。闻墙内、秋千喧闹。陌上蝶蜂忙手脚,径喧哗、浅草围蹄绕。好热闹,乱昏晓。    邀来诗酒年华俏。怨不得、百花争艳,只因瑞兆。肥马香车如流水,芳步凌波乖巧。影中景、诗情高调。截堵人间春去路,约志同、杯酒寻年少。花解语,情难老。

    清雅诗友填了一首《声声慢》,在欣赏姹紫嫣红、聆听莺歌燕鸣的同时,想到了还有人处在烽火连三月的悲惨境地,为他们送去遥远的祝福。

清雅《声声慢·清明》

黄鹂鸣柳,白鹭飞天,向林玉蝶对对。正值清明,花草和风梳理。春盘彩涂微妙,色千般、嫣红奇紫。惊雷响,伴纷纷细雨,路人亲祭。    更有悲伤络续,硝烟漫、甜蜜梦乡揉碎。永别凄凉,古道远亭非罪。流亡山河渺小,似尘埃、杳然便逝。敢承望,月姣好、春光永赐。

    明月诗友填了一首《金缕曲》,面对飘雨落红的景色,看着蛛丝乱横的老屋,怎么也抑制不住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他问明月,盼青鸟,诉衷情。

明月《金缕曲·壬寅清明遥寄》

又遇东风暮。百花残、更添宿雨,落红无数。乡屋归来双飞燕,怕是去年旧侣。冷牖暗,蛛丝几许。风过空堂帘角动,似有人、叮嘱声声语。柳劲舞,思飞絮。     沧桑岁月擎天柱。舔犊深、苦辣酸甜,未曾轻吐。炎日银锄禾苗碧,雪夜豆灯缝补。问明月、蓬莱安否?青鸟不传云外信,算而今、何处衷情诉?谁念我,唱金缕!

    目睹山花零乱,细雨凄凄,耳听黄鹂音切,杜鹃声悲,中州诗友想到了三更缝衣,几回度灾的亲人,敬一束清香,寄一串冥币,填一首《金缕曲》。

中州《金缕曲·清明》

河畔桃林薮,见花零,黄鹂声切,杜鹃声擞。春日花期成追忆,疏雨凄凄凉否?犹记得,清明酹酒,泪眼朦胧情不尽,向空烧、冥纸频频手。铭祖德,盼长佑。    三更灯下缝衣久,度灾荒,倾心老幼,至亲贤厚。和睦家风多清誉,赢得乡邻赞口。正盛世,心惭难受,卅载深恩无以报,又忠诚、懿范传身后。儿秉训,俯身首。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