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 漂 母 文||荀德麟

 一犁_书馆 2022-04-05

荀德麟





荐语: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到2008年清明节前几天,各级主要媒体都进行了提醒和宣传,要求在清明节期间,对“先烈、先贤、先人”进行吊唁和陵墓祭扫活动。荀德麟先生于4月2日从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后想:先烈墓,年年组织祭扫;先人墓,家家安排祭扫;先贤墓,往往无人祭扫。淮上先贤墓所存不多,最早最知名莫过于漂母墓。时荀先生是淮安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淮安市委主委,遂决定组织盟内部分骨干成员,举行一次祭扫漂母墓的活动。并随即草成《祭漂母文》。第二天(2008年4月3日),雨后初晴,漂母墓维修与建祠工程尚在进行,即在时任中共淮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恒忠陪同下前往祭扫,并由荀德麟先生亲自宣读了祭文。后该文在《淮安日报》刊发。今重发此祭文,亦表达对淮上历代英贤的深切缅怀。

    公元二○○八年,岁在戊子仲春月下浣,时届清明,中国民主同盟淮安市委员会公祭于宏慈博爱之漂母之灵:
    呜呼!人谁不爱其母?人爱其母,以母之不惧摧折而生吾之身也,不惮劳瘁而育吾之长也,不舍昼夜而忧吾之远行也。吾之乐乐之,吾之哀哀之,吾之苦苦之,吾之痛痛之。是以人之濒危皆思其母,人之创痛皆呼其母也。伟哉母爱!大哉母爱!古往今来,多少咏叹,叹有母之幸福,如春草之于雨露阳光也;多少号恸,恸失母之孤苦,如离群之羔羊、迷途之弃孩也。
    呜呼!普天之下,有高于大于母爱者乎?有!漂母之爱也。漂母者,秦朝淮阴城众多漂洗丝絮之一母也。时当嬴秦暴虐,刑惨网密,荼毒海内。少年韩信,以一介书生,穷愁潦倒,无以自养,辱身污节,俯出于胯下;晨炊蓐食,冷遇于亭长。淮岸垂钓,枵腹忍饥。母见而悯之,施食数十日不辍。信情动于衷而发为心声:“吾当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语短情真,不矫不饰,示爱心之无价也。
    呜呼!母亦穷苦人也。漂丝涤絮,不避寒暑,日夕辛劳,缁铢必较,方得温饱,其生计谈何易耶?然遇饥疲无助、潦倒落魄、素昧平生之韩信,竟能慷慨如待己子,分食进膳,毫不吝惜,非宏博之慈,孰能为之?非无私之爱,孰能为之?!
    或曰:“漂母,非等闲人也,乃青眼识英雄之贤母也。”漂母大贤,吾深识之也,然谓其卜知少年韩信乃无双国士、千古豪杰,吾实不敢驰骋想象、望文生义而苟同也。此说貌似褒母,实乃贬母也,暗寓母之慈非宏博、爱而有私也。若果如此,漂母之爱焉能超越时空、弥漫宇宙,流芳溢彩于万古、感天动地而无垠?呜呼漂母!生而不留姓,死亦不留名,而以“漂母”名之。吾始而憾焉,终而悟焉:漂母,乃宏慈博爱之代名、无私大爱之化身也,又何须赋予姓名耶?由是愈令人仰止、令人崇敬也。

    漂母生于吾淮,是吾淮之荣也;施爱心于韩信,则吾淮之幸也;葬遗骨于淮上,亦吾淮之灵也。漂母身处乱世,设若转徙沟壑,客死无告,韩信虽欲履然诺而无凭,崇陵墓而无所,则八方游子、百世淮人,何所寄兴?何所凭吊?复何以令万古不易之爱发扬光大,令乌鸦反哺之心永远搏动耶?
    呜呼!吾淮之漂母,天下之大母、万世之大母也。吾等虽未亲蒙漂母之泽,然同饮淮水,同生淮土,孰谓吾身无漂母流布之膏血耶?况春晖雨露,千秋不易,天涯芳草,万里同心乎!漂母精神,与江河共在,与日月同辉,吾等早感同身受矣。当今之世,改革大潮浩浩汤汤,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此亦激浊扬清、时不我待之秋也。是以民盟淮安市委员会谨号召全体盟员,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己任,标榜漂母之懿德,效法漂母之令行,以母之勤劳,努力工作,躬行实践,为祖国之繁荣添砖加瓦,为人民之幸福殚心竭力;以母之爱心,怜贫惜苦,扶弱济困,为创造和谐之社会,描绘美好之人间,构建中国特色之现代文明体系,吐赤诚而尽绵薄。吾万古英灵之漂母有知,当告慰于九泉!
    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2008年4月3日

作者简介

     荀德麟,淮安诗词协会会长,史志学家,诗人,词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