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年,王巩北归,绕道来到黄州与苏轼相见。 与王巩随行的有一位侍妾名叫柔奴,柔奴从小生于京师大户人家,只因家道中落,沦为歌女,后被王巩纳作小妾,王巩待她亲厚。 王巩之前因受到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任职。 王巩南迁,家属都留在南都,柔奴毅然陪同前往。三年来与王巩同甘共苦,无怨无悔。 来到黄州后,苏轼见她面色并无憔悴,便好奇问道:“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 柔奴回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内心微微一颤,一方面十分敬佩这位性情通透的女子,另一方面感激她给好友王巩的照顾与陪伴,便为之写词歌颂: -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此心安处是吾乡,外界的风霜抵不过内心的丰盈。 我虽然身在故乡不曾远离,但总是心似浮萍,读到此处,大为感动。让人安宁的并非是某个地方,而是内心,内心安宁,何处都会安宁。 #读书# #苏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