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的情结(杨铁军)

 老沈阅览 2022-04-05

去年,在吉林大学就读的女儿打来电话,请我“赞助”2000元钱,原因是她要到四川省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去支教。

我支持女儿,且由衷为她骄傲。在我眼中,从小到大,女儿一直有一种朴素的情结。

女儿4岁时,我带她去了距家60公里外的新疆库尔勒。在繁华的街区,不论我做什么,她都用那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注视着我。见我拿出身上的零钱,给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女儿牵着我的手好奇地问:“爸爸,你为什么给他钱呢?你认识他吗?”

“我不认识他,但他需要帮忙。孩子,我应该帮帮他。”我回答。

我曾多次帮助过这样的人,女儿每次都看在眼里。有一天,还是在那座城市里,女儿用她的小手,把一张1元钱的钞票递给了一位行乞的残疾人:“叔叔,这钱是给您的!”

中午,遇到一位卖报纸的老人,我随手买了一份晚报。女儿俯在我的耳边说:“爸爸,你看完可不要扔!”

“为什么?”

“咱们把报纸再还给那位老奶奶,这样她还可以再卖一次,就能多挣点钱了。”我听后一阵惊奇,女儿却望着我笑。

初中后,女儿从来不丢弃自己用过的课本,要么送给连队的小学生,要么把这些书寄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虽说我们当时的家庭条件不太好,可她从未抱怨过自己没几件新衣服。

女儿在快乐中一天天长大。201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吉林大学。

去年夏天,学校计划安排一批志愿者到西部地区去支教。于是,女儿和3位同学结伴去了四川省青川县瓦砾乡小学,她每天为孩子们上历史、语文和英语课。

女儿把自己支教生活的场景用手机拍了下来,通过网络传给我。原来,那所学校仅有两位老师,学生都是来自十几里外的小山村,且全部是留守儿童。由于正值雨季,每天清晨,女儿要和老师们一起接送学生。他们走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再帮助孩子们渡过一条小河,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傍晚时,女儿负责把几位学生送回家。那些日子,为了接送学生,她的双脚泡在水里,踩在一块块坚硬的石头上,磨起了不少血泡。

看到这些,我的眼里噙满泪水。女儿打电话安慰我:“爸爸,我在这儿挺好的,不会有事的。再过20天我就回去看您,别担心,您照顾好自己就行。”

听着女儿安慰的话语,电话的另一端,我依然在为女儿担忧,眼前骤然浮现出她4岁时的模样。于是,我就把当年的故事讲给她听。

女儿说:“亲爱的爸爸,我对当年的事记忆犹新。您应该知道,当年的1元钱可能会影响我一辈子。”

从小到大,善良纯真的女儿有一种朴素的情结。她的那份爱心,一直是我的骄傲。

(作者单位:第二师三十七团党建工作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