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 - 云菲菲 词:陈道斌 曲:连向先 撑一把油纸伞 打你身边走过 一帘雨后 泄露了谁的羞涩 路上行人行色匆匆 洒一地寂寞 雨纷纷路长长 何不客栈停留片刻 那一场杏花雨 为谁伤心飘落 一壶山水 罐醉了我的沉默 远处竹笛隐隐约约 唱一曲牧歌 风悠悠醉醺醺 牧童又把黄昏错过 谁又在清明 把梦相托 彻夜点一盏一盏烛火 忘了夜长梦多 景色近四月 青涩了轮廓 往事如昨 往事如昨 把心情一遍遍涂抹 那一场杏花雨 为谁伤心飘落 一壶山水 灌醉了我的沉默 远处竹笛隐隐约约 唱一曲牧歌 风悠悠醉醺醺 牧童又把黄昏错过 谁又在清明 让泪滂沱 满脸的风霜 风霜落寞 近乡情怯的我 思念在此刻 被大雨洗过 酒色月光 酒色月光 把背影一寸寸牵扯 你的泪结成霜 让我惊心动魄 你的泪结成霜 让我惊心动魄 你的泪结成霜 让我惊心动魄 你的泪结成霜 让我惊心动魄 ![]() ![]() ![]() ![]()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 ![]()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 ![]()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清明节的十个冷知识 为逝去的亲人点上一盏心灯 清明节,点一盏心灯, 照亮天堂的路, 送上对故人的缅怀之情, 让天堂的故人不再孤冷, 给逝去的亲人送去温暖, 寄托无尽的思念与怀念, 祈愿亲人在他方世界里, 无有病痛、身心安宁, 愿天堂的亲人一切安好! ![]() ![]()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 ![]()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 2、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 ![]() 3、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 ![]() 4、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 ![]() 5、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 ![]() 6、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 ![]() 7、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 ![]()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