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康复护理体会(护理园地)

 学中医书馆 2022-04-05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重要性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于我院康复护理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腰部牵引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干预一个月后(3个疗程),本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总有效率为88.2%。结论 有效的康复护理和患者坚持不懈的锻炼配合,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

    【关键字】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护理

    前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常见病,患者多表现为腰腿痛与腰部活动受限,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区域性麻木、脊椎侧弯、腰背肌痉挛等[1]。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不单取决于治疗方法,更取决于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本组对我院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心理护理、腰部牵引护理等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我院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为44.5岁。患者均经临床及CT或MRI且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后确诊,19例为腰1至3椎问盘突症,33例为腰4至5椎间盘突出症,24例为腰5骶1椎间盘突出。29例为纤维环环状膨出、局限性膨出,9例为椎间盘脱出,38例为椎间盘突出。

    1.2 康复护理

    1.2.1 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缓慢,其症状随病情延长而愈益加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紧张与烦躁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多主动与患者接近,应以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与坚持体育锻炼与腰背肌肉锻炼的重要性,以便能更好配合治疗与护理。

    1.2.2 腰椎牵引护理

    患者取仰卧位于全自动程控牵引床进行腰椎牵引,应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体重、耐受力来调整牵引力量,一般30分/次,1天/次,10天为一疗程。患者在过饥过饱时建议不要做腰部牵引,牵引时的牵引带位置与松紧程度应适中,胸部牵引带应避免对患者呼吸造成影响,骨盆牵引带的松紧程度应在患者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且不易滑落。牵引时应叮嘱患者适当放松心情,保持呼吸浅快,牵引结束后,自由体应在20分钟后再使用。

    1.2.3 中药熏蒸护理

    患者取仰卧位于全自动程控熏蒸床上,利用加热中草药所产生热蒸汽为患者行腰腿局部熏蒸治疗。于熏蒸床不锈钢锅内放入中草药,加水量至2/3锅,熏蒸每30分/次,1天/次,蒸汽温度保持在40℃至45℃。为预防患者出现皮肤局部烫伤,护理人员应随时查看蒸汽温度,仔细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胸闷、气短等异常症状,应马上停止熏蒸[2]。

    1.2.4 体位与姿势护理

    患者常规以硬板床为宜,更替取俯卧位与仰卧位,勿采用侧卧位且避免下肢抬高屈曲动作。在患者腰部垫一小枕,使腰椎的生理曲度得以维持,小枕高度随患者舒适情况而定,患者翻身时应保证躯干上下动作协调一致,以防止椎扭动和侧弯。

    1.2.5 注重宣教

    叮嘱患者在站、行、走以及工作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即坐时保持腰背平直,站时保持昂首挺胸,蹲位取物的时候保持上身挺直、提取重物应避免弯腰,切勿久坐久站,避免腰肌劳损加重。

    1.2.6 功能恢复锻炼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天后方可进行腰背肌锻炼,2次/天,肌肉的协调性训练可有效促进腰椎间盘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忍耐程度为患者制定训练时间,应以患者在锻炼以后未感到疲乏为宜。患者行腰背肌锻炼,可有效改善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与肌肉血管舒缩机能的调理,对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很重要的意义。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床上锻炼:①直腿抬高锻炼,主要是锻炼股四头肌与腘绳肌;②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③仰卧位拱桥或背伸肌锻炼锻炼。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地面锻炼:①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②慢下蹲运动;③蹲站挺胸运动,此3项可锻炼脊柱小关节的灵活性与周围肌肉的弹性;④快慢步交替行走锻炼,可锻炼下肢肌力与协调性。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可进行正常活动。显效:腰腿痛症状轻微, 可进行基本活动。好转:疼痛相对减轻, 腰椎活动度相对较大。无效:治疗及护理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2 治疗效果

    本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总有效率为88.2%,具体如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于腰部外伤与受力不当或长期腰肌劳累引起,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应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位置[3]。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康复护理中的功能锻炼为腰椎间盘突出康复的重要措施。功能锻炼时,可使腰部软组织松弛以及得到充足的休息,可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大量血液流向肌肉,致使血液重新分布,进一步促进局部肿胀的吸收与神经肌肉活动功能恢复,以达到维护脊柱的力学平衡的目的;同时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强度与耐力,有效纠正小关节功能紊乱与减少结缔组织粘连、恢复关节的活动度;有助于保持腰椎稳定,巩固疗效,避免病情加重和复发。

    总之,有效的康复护理和患者坚持不懈的锻炼配合,有助于巩固疗效,避免病情加重和复发,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李燕辉.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9):94.

    [2]刘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01):78.

    [3]王美芝.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护理分析[J]新疆中医药,2007,25(07):51-52.(喻明慧 陈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