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茅台进军种业触发“鲶鱼效应”!我国种业发展未来可期!

 北方农资传媒 2022-04-05

近日,贵州茅台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茅台集团正式全面进入种业市场,布局酿酒原料种子业务。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研究员郝振表示茅台此举旨在做强酱酒原料“芯片”,用“源头战略”构建企业基业长青的根基。

茅台作为我国白酒的头部,时刻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加之国家政策对种业发展的大力支持,笔者认为,茅台此举必将触发“鲶鱼效应”,有望给种业带来较大的改变。

摸索前进 激发现代农业“芯”动力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业也是农业发展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集约型、内涵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核心在种业。

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但还不是种质资源强国,许多种源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重要原因就是优异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精准鉴定挖掘不够。据媒体报道,在我国众多种业相关企业中,最多只有100家具有研发能力,绝大部分都是销售公司,而北美三家种子公司杜邦先锋、孟山都、科迪华等拿下中国70%的市场份额,中国前10家种子公司市场规模占比不到30%。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在接连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激励下,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正逐步成长为建设种业强国的“主力军”。

但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我国种子市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品种多乱杂、企业小乱杂、品种套牌侵权严重、标签虚假宣传、非主要农作物管理缺乏规范、新制度落实存在困难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赵安之指出,我国种业市场本土种质资源丰富但创新利用效率不高、科研育种人员较多但产出转化效率不高、种业企业发展迅速但核心竞争力不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科技、在资源。种业之争的本质是科技之争,焦点是资源之争。谁占有了更多的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选育品种的优势、具备了种业竞争的主动权。

多方发力 构建种业发展新格局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为种业提供持续、全面、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基础。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优异的资源是种业的芯片。去年我国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发掘了一批优异新资源,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振兴打牢基础。
种业创新离不开科技支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指出,新发展阶段应该着力加强种业科技自主原始创新,实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如今,中国种企研发投入加大、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目前,全球种业前10强中,中国种企占有两席,分别为隆平高科、先正达中国。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发达国家的育种技术依然处于领先优势与市场垄断地位。
企业是现代种业的骨干力量。
前我国种子企业科研人员比重大幅增加,骨干企业年研发投入达到销售额的7.2%。同时,农作物品种自主能力大幅提高,自主选育品种占比面积达95%以上,占绝对主导地位。全国政协召开今年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于革胜委员提出,要对种业企业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针对种业企业育种培育周期长、盈利率低等特点,可以通过财政贴息、政策性担保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发放种业企业中长期低息贷款。





中国人端中国碗,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环环相扣对我国种业来说,“十四五”时期,要把科技自立自强摆上突出位置,在保护资源、自主创新、做强企业上下功夫,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