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10日凌晨,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一阵剧烈的轰鸣声惊醒了日本东京的所有人。 “飞机……是美国的飞机,他们又来了,快跑!” 334架B-29美军飞机盘旋在东京上空,美军看着下方到处逃命的人群,像一个狩猎者,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手中的按钮。 5月,还没等这座城市恢复生机,他们卷土重来,500架战机对这片土地进行了一场更猛烈的轰炸。 这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轰炸,其威力甚至超越了核弹…… 焦黑的尸体飘满河面,五分之一的工业区以及超过一半的商业区被炸毁,一些小镇甚至永远消失在了一片废墟中。 恐怕日本人自己都没想到,前三个月都没有什么成效的轰炸,竟然会在一夕之间,毁掉一座城。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美国少将李梅出的一个奇招。 那么这个奇招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 珍珠港被炸,美国反手复仇1941年12月7日,是被所有美国人铭记于心的一个“耻辱日”,数百艘日本战机从6艘航空母舰上,向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 这次偷袭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造成美军伤亡4500余人,损失260余架战机,40多艘船舰被炸沉,损失惨重。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就已经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面对日本的“胆大妄为”,他们发誓,一定会让日本得到应有的惩罚。 因此美国决定采取杜黑的战略轰炸理论,这个所谓的理论就是用轰炸机夺取制空权,摧毁敌人生死攸关的部分,尤其是在工业、武器库、粮仓等地方,让敌人的作业系统彻底瘫痪。 实际上,这个作战方式早在日军侵华时期就曾使用过。 1938年,日本曾经在我国的重庆、成都等地,进行了大范围、长时间的轰炸,造成我国上万民众的伤亡。 ![]() 而这项可怕的战略轰炸,在中国竟然实施了长达五年时间。 谁也没想到,多年后,美国竟然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日本。 为了达到最好的打击效果,美国首先将目光放在了B-17战机上。 B-17战机自1934年就开始研制,一直到1937年才正式交付使用,漫长的研制过程,也意味着B-17战机在战场上,拥有着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这样的轰战机威力巨大,绰号“空中堡垒”,根据统计,二战期间,B-17各种类型的战机投放的弹药数量占据全部弹药数量的40%,足足有64万吨。 就连凶狠残暴的纳粹,也曾被B-17战机炸的找不着北。 所以B-17战机的威力轰炸日本显然是绰绰有余的。 ![]() 但与此同时,B-17 战机也有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续航时间短。 如果日本在日本附近没有空军基地,那么B-17将难以发挥其强大的轰炸能力。 所以,罗斯福不得不重新寻找合适的“替代品”。 他左想右想,很快将目光转移到了当时正在研制的B-29轰炸机上。 为了保证这个战机能够实现打击日本的目的,他下令,一定要让B-29战机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续航能力! 研制人员顶着巨大的压力,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来符合期望的B-29战机。 而B-29战机刚刚问世,就在B-17战机的基础上被冠上了“超级”的名号。 很显然,罗斯福对这个战机抱了巨大的希望,因此在B-29战机只做过风洞试验,还没来及试飞的时候,他就拿出了60亿美元,用于订购B-29战机,而当时B-29的单价只有60万美元,算下来足足可以购买10000架! 后来的B-29战机果然不负众望,成为当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主要的战略轰炸机,这个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之一,又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轰炸机”,称霸一时。 ![]() B-29战机是研究出来了,其威力也是有目共睹,但是此时美国又面临另外一个难题,相比于B-17,虽然这个战机的续航能力比之前多了两倍,但是依旧无法直飞日本。 可是轰炸日本的计划已经是蓄势待发,必然不可能在此时放弃,因此美国左看右看,然后在地图上圈出了一个地方。 这个圈出来的地方就是我国成都,他们计划在成都建设几个大型机场,然后从这里直飞日本,实施轰炸。 虽说今天我国和美国的关系不怎么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想让日本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当时的政府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美国的要求。 虽然此前没有修建大型机场的经验,但是仅用了半年时间,工人们就修建出了4座军用机场和5个战斗机用机场。 机场建好之后,日本的噩梦也随之来临。 轰炸日本,李梅出高招1944年6月15日,68架B-29战机从成都机场起飞,他们这次的目标是日本九州岛的八幡钢铁厂。 ![]() 驾驶着当时最先进的战机,美国空军可谓是信心满满,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讨回三年前的仇。 可是这次的轰炸效果并不理想,只有47架战机命中主要目标,4架没能顺利起飞,4架不慎坠毁,6架因为机器故障,不得不在中途丢弃弹药,另有一架被击落,其余的大部分炮弹都落在了目标以外的地方。 此后由于距离问题,B-29战机为了带够充足的燃料,不得不减少携带的弹药量,所以前期美国对日本的轰炸一直都十分有限。 一直到1944年年底,美国来来回回一共往日本的土地上轰炸了20次,但是始终没有对日本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这下日本可是得意了,看,就连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都拿自己没办法。 此时美国的海军上将尼米兹将军眼看投入大收益小,开始有些急了,他意识到,继续待在成都,也很难会再有进一步的发展。 ![]() 所以他们迅速将目光转移向了另一个地方——马里亚纳群岛。 尼米兹上将采用跳岛战术迅速占领了这片群岛的岛屿,与此同时,美国第20航空队也被编配到第21轰炸司令部。 同年十月,美国的第七十三轰炸队再次入驻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 为了实施轰炸日本本州岛的计划,美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1944年11月,美国开始改变战略措施,从距离更近的马里亚纳群岛出发,实施打击日本的计划。 但是此前他们在欧洲战场上实施的日间精准轰炸战术,却并不适合日本的情况。 德国重工业工厂密集,精准打击能够最快地摧毁德国工厂,但是日本的工业设施却与德国截然不同,他们的“工厂”几乎都是小作坊,散落在大街小巷,再加上日本岛国的云雾比较多,所谓的精准打击始终无法伤其根本。 ![]() 他们只能漫无目的地乱轰炸。 直到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的到来,才改变了现状。 柯蒂斯·李梅李梅在1944年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少将,当时的他才不过37岁,是美国最年轻的少将。 作为一个既不是西点军校毕业,也没有什么背景的学生,李梅能够一路畅通无阻地爬上这个位置,全凭一个“狠”字。 要说他有多狠,从他在欧洲战区上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1942年,他亲手组建了305轰炸大队,然后亲自为学员们进行了魔鬼式的训练。 如果用四个字评价他在学员心目中的形象,那必定是:心狠手辣。 不苟言笑的他在训练学员的时候,就像是没有任何温度的机器一样,“取得胜利”是他人生的唯一准则。 ![]() 到达英国不久之后,他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究和计算,对轰炸队伍进行了一次大胆的革新。 为了保证能够达到最好的轰炸效果,他向机组人员下达了一条指示,轰炸过程中不允许采用任何规避动作! 这让整个队伍都为之一振,不采用规避动作,不是会造成更多的损失吗? 可是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次轰炸过程中,一共只有6架飞机受到损伤,其中就包括李梅的战机。 但是他们的投下的炮弹数量却比其他队伍足足多了两倍,轰炸效果也是最好的。 李梅的狠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 那面对让美军始终没有办法的日本,李梅又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 1945年,在阿诺德将军的催促下,李梅只提出了一点:将炮弹全部换成燃烧弹。 起初有人并不明白李梅的用意,燃烧弹的威力怎么能比得过最先进的炮弹呢?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李梅提出的作战方式,才是最适合用在日本这片土地上的。 因为日本并不像德国一样都是石制建筑,他们的建筑大多数都是用木头做成的,一个燃烧弹下去,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再加上当时日本的消防水平并不先进,也给燃烧弹的使用创造了充足的条件。 1945年2月19日,李梅刚刚上任一个多月时间,就开始着手准备用燃烧弹轰炸日本的计划。 4天后,174架B-29战机倾巢出动,带着大量的燃烧弹,驶向了日本东京上空。 他们投下了大量的凝固汽油弹,没过多久,东京上空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烧红了半边天。 ![]() 这次一共大约有2.5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烧毁,不少人流离失所,这更让李梅坚定了,用燃烧弹对付日本的决心。 手段狠辣的他很快就重新审视了当前的局势,然后做出了更加完善的计划。 他下令拆除了飞机上所有的枪炮、卸下了所有弹药,并且明令禁止战士们携带重武器,目的就是为了保证B-29能够尽可能地携带最多的弹药。 同时,他将作战时间调整到了晚上,日军没有在晚上能够精准制空的设备,美军可以保持低空飞行,精准投放燃烧弹。 1945年3月10日的东京大轰炸,堪称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场轰炸。 3月9日晚上,334架B-29轰炸机趁着夜色,悄悄飞到日本上空,将大量的凝固汽油弹扔在了东京的土地上,此时日本的木质建筑成了最好的助燃剂。 熊熊烈火一接触到这些木质,很快就蔓延开来,这个原本应该沉寂黑夜中的城市,此时亮如白昼,也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这场轰炸市场足足有一周时间,投下了数千吨的燃烧弹,猛烈地火势窜得比楼房还高,不少人为了避难,毫不犹豫地跳入了河里,河上面飘了一层焦黑剧院中因为缺氧而亡的尸体叠了两米多高。 ![]() 东京的医疗设施以及空军防务系统全面崩溃,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军的轰炸机在头顶上盘旋。 这场“火灾”的严重到,在太平洋250公里之外的飞机,都能看到日本方向烧红的天空。 有些地方的火势一直烧了四天才彻底熄灭。 站在东京上空,只能看到一片黑乎乎的土地,连一个完整的房屋都见不到。 这场轰炸的战果甚至超过了核武的威力,63%的商业区以及主要的工业区损毁殆尽,9万人死在了这场恐怖的轰炸中,1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伤亡,100万人流离失所,一些不起眼的小镇就这样消失在了熊熊烈火中。 但是美军依旧没有解气,5月,日本还来得及从这场“灾难”中喘过气来,他们再次向西部的居民区投下了4000多吨的燃烧弹。 这次的轰炸造成的伤亡已经无法统计。 毫无疑问,李梅亲手策划的东京大轰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 此后,美国对日本使用燃烧弹造成的巨大灾难以及其中的道德问题,成了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但是李梅对这件事却有着清醒的认知,他深知,如果这场行动失败了,那么作为战败方,他将会被日方指控犯下战争罪行,那么当初日本侵略珍珠港的罪行,将很难会被人记起。 同时,这场轰炸使日本的工业受损严重,也失去了继续向外侵略的能力。 同年8月,随着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宣告结束,日本作为战败国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柯蒂斯·李梅也因为这场轰炸再次声名大噪,被打怕了的日本天皇,还给李梅发了个勋章。 由此可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支撑究竟有多重要。 如今日本一直将这场轰炸作为他们是二战“受害者”的证明,但是他们对中国做的事情,用过的手段,将会永远被亿万国人记得。 他们的行为也将会永远被刻在耻辱柱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