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之风随笔《壬寅清明节遐思》

 大豫坊 2022-04-05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感性的人,大概是出于男人的所谓尊严,我不爱轻易流泪。但是每年的清明节,寂静的时候,想起那些个逝去的亲人和朋友,我似乎还是抑制不住泪水。倒不是因自己脆弱,情感这东西是人的本性。为了我挚爱的亲人,为了我值得感恩的人,我的泪水会情不自禁下流。

  自从有了清明节,这一天似乎就成了让人伤感的忌日,自古以来皆然。在古代宣扬的是忠孝两全,必要时候,尽忠而不尽孝会成为世间楷模。介之推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的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我们绝大多数当然都是小民,上升不到那个高度。但是这个时候我会不由自主想起逝去的亲人。自己最敬爱的外祖父、外祖母是永远的追思对象,祖父和祖母因为去世早,几乎没印象,想起来还有岳父岳母,他们都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安息,是我生命中的亲人或是恩人。每年清明节,他们活着时的人格形象和和音容笑貌都会成为我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印记。

司马迁说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大多数,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草木之人,或者说是红尘之人。我们中的大多数享受不上高规格的葬礼,进不了八宝山。但是作为一名平凡人,我们活着,能活出人格尊严,这也是有价值的体现。在家族里,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后人的纪念,这是你在家族的价值。很难想象,一个人去世后,在清明节没有后人来纪念。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绝对是逝者的最大悲哀。我不相信生命轮回,但去世确实是一个寂寞的事情。如果去世后,依然得不到尊重,那应该是不一般的悲哀。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生命其实很短暂。苏轼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每个人似乎都很脆弱。昨天还很风光,今天有可能灰飞烟灭。大概是年龄大了,见惯了人间的繁华。我有几个朋友,应该是蛮不错的前景,但是他们的结局让人扼腕长叹。其实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思考。因为新冠病毒,据说美国已经有近百万人口殒命,应该感谢我们的伟大国家,为了贯彻“人民至上”的理念,倾举国之力,严格防范,让每一个人感动。但是在这场保卫生命活动中,还是有些人殒命,比起欧美那些个国家,我们已经很幸运。

人的生命陨灭,有时候偶然因素很多。前不久,一架飞机从昆明飞往广州,发生事故,一百多号人就这么瞬间殒命。我们相信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相信国家一定会给一个完美的答复。但是我们很痛心,这架飞机上,应该说,相当数量的精英人才就此生命画上了句号。所以我们活着,要记着一句话,且行且珍惜。这话有点悲观,但是仔细想一想,生活有时候就是如此。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老老实实走路,充充实实生活,活一天就要尽可能享受生活。那些个所谓的名利真的是身外之物。而这个世界的最大悲哀在于,有些人尽管把淡看名利挂在嘴上,但是实际生活中,他们尽可能攫取属于自己的最大利益。我一直不理解,那些个落马的大老虎,竟然涉及到多少亿的金钱腐败,为什么一直不收手,直到锒铛入狱。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欲壑难填害了多少人。

我给我的学生讲,这个世界上,做禽兽容易,做人最难。做人要求具备道德情操,要求自我约束。禽兽很简单,就是暴露最本质的欲望。按照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的理论,人活着说到底,欲望是驱动力。人活着有两大欲望不可缺失,这是一个正常的人都必须具备的。一是性的欲望,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只要是个正常的人,不管男人和女人,这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是圣人和傻子。第二就是物的欲望,见了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想占有。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很容易犯错误。我们再看看,那些个把自己最终搞进监狱的人,大多数都是在性欲和物欲方面出了问题。

清明节是一个祭奠亲人的日子,这个时候春光明媚,万木葱茏,祭奠亲人的同时可以行踏青之事。哀悼生命的逝去引发生存者的思考,对于活着意义的思考。无论是伟人或者是草根,我们都有活着的理由。为了挚爱的人,为了值得感恩的人,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

一辈子,好短。真的需要好好的疼自己,你的世界,有了自己的那束阳光,才更加的耀眼。这好像是诗人的话,但却适用于大多数人。

——有感于202245日清明节即日

晨之风本名李涛,中国民盟盟员,淮阳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文明教师、全国高考作文研究专家、自由媒体独立撰稿人。作品曾被《读者》《散文百家》《华夏散文》《旅游散文》《美文》《天涯》等文学杂志及《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纸刊登,作品曾被国家级图书收录,并被中学选做模拟试题阅读分析素材。出版有散文集《从小村上路》《情漫陈州》《我在旅途读风景》《回望那片故土》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