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言: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 龙生九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彼此妈妈都不一样,咱们来看下九子都有谁,各有什么特点。 龙生九子分别是: 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 1、囚牛(qiú niú):愿坐琴头听音律 ![]() 囚牛 ![]() 囚牛 一日暴雨来临,天气闷热,龙在水里深感压抑,摆尾飞出河道。见一头牛在河边撅着屁股啃食青草,龙性欲大起,与其交,生囚牛。 在《治世余闻》中记载道“囚牛,龙种,性好音乐。” 囚牛是传说中龙生的第一个儿子。他也是这九子中的老大,平时的爱好就是喜欢听音乐和弹琴。牛的牛角是很硬很坚强,平时的他就用着他的牛角来弹奏音乐,所以现在的好多装饰上都还是他的形象,现在大家都称呼这个为龙头弹琴。 囚牛,为龙和牛所生,天生喜好音乐。传说囚牛性情温顺,且能辨别万物的声音,所以它一般出现在琴头。 2、睚眦(yá zì):刃首战神恩怨报 ![]() 睚眦 ![]() 睚眦 一日,龙吃完饭之后,酒足饭饱在游荡。性欲大起,看到一匹豺狼遂俯冲下去,豺狼吓得要死,谁知没有吃它,而是俯身与之交,这下便生出了老二睚眦。 《史记·范雎传》中有记载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这是传说的龙的第二子,他的性格和老大有着很大的不同。他的性格很刚烈,尤其喜欢打打杀杀的事情。刀柄,刀环之类的东西都是他很喜欢的标志。这些武器装饰在他这个龙之子的身上,更显得威风和厉害。不仅战场上的士兵喜欢用,就连武士也不例外。 睚眦,为龙和豺所生,所以其形象为豺身龙首。史书记载睚眦性情刚烈、好勇斗狠,且凶猛异常,所以它一般出现在兵器之上,如剑柄、刀环处。 3、嘲风(cháo fēng): 殿角列阵排头兵 ![]() 嘲风 ![]() 嘲风 一日,龙饱食之后,躺在屋顶晒太阳,晒得晕晕乎乎。欲望强烈起来,抬头一瞅见到一只大鸟飞过来,龙一飞冲天,与之交,生下老三嘲风;嘲风喜欢逆风嘶吼。 《坚瓠集》中记载道“三曰嘲风。性好险。殿角走兽是。” 嘲风喜欢探险,放到现在来说,他就是一个探险家。他的好奇的性格,成就了特别的她。他的形象也是很与众不同,而且在当代,只有北京的故宫才能用得上这些形象,看起来非常的庄重和肃穆。 嘲风,相传是为龙和鸟兽(凤凰)所生,生性好冒险,也好张望,所以一般出现在宫殿的殿角上,具有祛邪避灾、庄重美观的作用。 4、蒲牢(pú láo): 钟鸣声吼惊四座 ![]() 蒲牢 ![]() 蒲牢 池塘水清浅,老龙泡温泉。泡的正高兴的时候,旁边的蛤蟆呱呱地叫个不停,叫的老龙心烦意乱,老龙二话不说,上去一顿操作猛如虎,这就有了四儿子蒲牢。 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记载道“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 蒲牢贵为龙子,恰好又继承了它母亲的优良基因,喜欢叫个不停,常年居住于海边,但却胆小如鼠,害怕海里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怕得叫个不停。遂把蒲牢铸成钟钮,将敲钟的棒子做成鲸鱼的形状。 蒲牢,相传住在海边,生性好鸣叫(大喊大叫),所以一般出现在大钟上,铸为钟纽,能使钟的声音更加洪亮,响彻云霄。 5.狻猊(Suān ní): 静坐烟火显威严 ![]() 狻猊 ![]() 狻猊 中国本没有狮子的,但是在汉初的时候西域引进,老龙飞到丝绸之路,一眼望见,甚是稀奇,遂与之交,之后生下五儿子狻猊; 狻猊是龙的第五子,长相酷似现在的狮子。他的性格可以说在他这么多的兄弟之中,他是最喜欢安静的。虽然他的样子看其俩不像是拥有这么安静性格的动物。他还喜欢一种东西,那就是烟火。他的形象是我国现在用得最广泛的东西,现在经常做看门的石狮子。 狻猊,为龙和狮子所生,所以其形似狮。狻猊平生喜静好坐,还喜烟火,能恬淡寡欲、独善其身,所以常常作为佛教中的坐骑、护法兽出现,也常用来装饰香炉。 隋唐时期人们通常还在陵墓中放置狻猊石雕,一方面用来镇守陵墓驱邪辟妖,另一方面表示墓主至高权威。 6.赑屃(bì xì): 力拔山兮驮功德 ![]() 赑屃 ![]() 赑屃 一日,老龙在天空中盘旋,正巧发现海滩上有个王八,老龙二话不讲,将小龟掀翻在地,一番云雨。龟本卵生,生下了两枚蛋。并孵化成功,其中一个为老六赑屃,另一个是老八负屃。 他的模样好像一只乌龟,为龙子的第六位。他喜欢负重,就像现在的乌龟一样,身上别着重重的壳。他的力气是非常的大。以前的他,很灵活,会砸水里翻江倒海,兴风作浪,闹得人不得安生。后来他为大禹治水做出了贡献,闲杂的人们也很喜欢她。 也称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为龙和乌龟所生,所以其形似龟,牙齿明显。霸下力大无穷,生性好背负重物,所以常常出现于石碑之下,俗称“神龟驼碑”,同时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在《引庵全集》中记载道“俗传龙生九个,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跌是也。” 7.狴犴(bì àn): 讼是非而明公道 ![]() 狴犴 ![]() 狴犴 龙既已经得狮,怎怕母老虎,遂进入虎穴,与虎交,得第七子狴犴。 他呢,也是龙子中比较威武的一个动物了,他就是龙七子,他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叫做宪章。他很有威力,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是一个仗义执言,明辨是非,心里有数的儿子。所以大家对他的形象爱护有加,经常把他装饰在衙门周围,维护一股子的正义的气息。 明张岱《夜航船》中记载道“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狴犴,又名宪章,为龙和老虎所生,所以其形似虎。它生性仗义,喜好诉讼,且明辨是非、正义凛然,因此常常用来装饰狱门,或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 负屃 ![]() 负屃 负屃,为龙和青龙所生,所以其形似龙。 和龙父亲也是又十分的相似。他的家里的排行倒数第二,平时喜欢文绉绉的东西,石碑的旁边是他的遗像。他是有着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有的造型古朴,有的憨态可掬,他甘愿牺牲自己,化作冰冷的图案去表现这些传世的文学的珍品,牺牲自己,维护别人。 负屃平生好文,所以常盘绕在石碑头顶作为装饰,与石碑底座的霸下相匹配。 9、螭吻(chī wěn): 宫殿辟火神 ![]() 螭吻 ![]() 螭吻 连王八老龙都没有放过,何况水里的鱼呢,老龙照方抓药,生下了第九个儿子螭吻。 他还有其他的两个名字,分别是鸱尾和鸱吻。和名字上能看出来的信息一样,他说一种吞兽。声音大,嗓门大,平时吃东西也不会咀嚼,喜欢直接生吞。以前的古书中记载过这种兽,现在的大家,都把她当做辟邪的物种来看待。 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道“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 螭吻,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为龙和鱼所生,其形为龙头鱼身,且属水,所以常出现在房脊上,以求避火防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