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胃九病”,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 生活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胃生病。 1、胃“一怕生” 对一些蔬菜、肉类来说,煮熟了吃会比生吃好,煮熟的意义是可以软化食物、帮助消化喝吸收,对胃来说是有一定的养护意义, 有些肉类,特别是鱼类,肉质中含有寄生虫或者细菌,不经过高温吃进胃里,对胃的伤害可不是一星半点。 2、胃“二怕晚” 不按时吃饭,胃酸不能被食物中和,就会刺激胃黏膜,引起消化性溃疡。 晚餐吃太晚,胃肠道没时间消化,会使消化功能出现异常,并且胃肠得不到休息, 胃黏膜便不能得到及时修复,久而久之可能增加胃ai风险。 3、胃“三怕忍 在很多人眼里,胃病只是小病,胃痛了就吃点药忍忍,但这样可能让小病变成大病。 吃药1-2周都不见好就要及时就医,就算不到两周,服药后没效果也要就医。 养好胃,记住一句口诀! 即:一保、二米、三水、四穴 一保:保暖 患有慢性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二米: 小米: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腎、除热。易于消化,又开胃又养胃,素有“代参汤”之称。 花生:含油量较高,所含蛋白质也很丰富,并且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每天吃适量生花生,对养胃有一定好处。 三水: 温水:35℃~40℃的温水,是胃肠道感觉最舒服的温度。 牛奶:可稀释胃酸,对胃的刺激相对要少,在胃表面形成保护膜,但一天不宜超过两杯。 养胃茶水:茶疗在调理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以茶疗温和持久,日常喝点养胃茶是不做的选择! 四穴: 按足三里:促进消化,缓解胃胀胃痛。 按中脘穴:温胃理气。 按章门穴:解除胃痛。 按膻中穴:调气养胃,使得肠胃气机得到疏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