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长林原创丨清明,那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资溪事件”牺牲烈士72周年祭

 真言贞语 2022-04-05

清明,那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

——“资溪事件”牺牲烈士72周年祭

文/钟长林

1950年4月5日清明节,资溪县党政军民在县城北郊的平步山隆重集会,深情悼念此前不久英勇牺牲的17位革命烈士。他们的名字是:

王佑臣,原名朱金秀,籍贯天津蓟州区,1914年出生于蓟县桑梓镇刘家顶,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抗日时期在河北密云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8年编入四野部队,1949年随军南下,牺牲时为资溪县委宣传部长;

杨秀峰,籍贯天津蓟州区,1912年生,王佑臣之妻,1947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49年10月南下,牺牲时为资溪县一区(泸阳)组织委员;

崔凤英,籍贯河北井陉县,1920年2月生,1945年入党,1949年南下,牺牲时为资溪县一区(泸阳)妇联干部;

郁向阳,籍贯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1917年5月生,1949年南下,牺牲时为资溪县二区(嵩市)区长;

任良山,墓碑籍贯为辽宁锦州市,1901年6月生,1949年南下,牺牲时为资溪县四区(乌石)区长;

林兴才,墓碑籍贯为热河(今内蒙赤峰)林西县,四野二级战斗英雄,原48军161师江西省抚州军分区483团二营副教导员,率部驻守资溪,牺牲时年仅24岁;

王嘉良(又叫王家梁),墓碑籍贯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北安)军政大学毕业,1949年南下,牺牲时为资溪县政府民政科员;

李文,墓碑籍贯为热河(今内蒙赤峰)林西县,四野南下战士,牺牲时为483团二营驻守部队通讯员;

孙发,墓碑籍贯为热河(今内蒙赤峰)林西县,四野南下战士,牺牲时为483团二营驻守部队战士;

何成山,墓碑籍贯为热河(今内蒙赤峰)林西县,四野南下战士,牺牲时为资溪县公安队班长;

张文楚,墓碑籍贯江西余干县(一说为余江人),牺牲时为县大队通讯员;

陈克文,墓碑籍贯为资溪人(有资料显示为热河林西人),牺牲时为县大队供给员;

邹奇,墓碑籍贯为江西乐平县,牺牲时为资溪县公安局干部;

万新茂,籍贯江西临川区,1918年出生,1949年入伍,牺牲时为资溪县粮食局会计;

付竹英,女,资溪人,牺牲时为资溪县妇联干部;

陈德生,资溪人,牺牲时为县公安局干部;

郑奇铭,资溪人,牺牲时为县公安局管理员。

面对这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名字,72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决战不禁又浮现在人们的脑际——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1950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五,资溪人民还沉浸在欢度解放后第一个新春佳节的喜庆之中。而在此时,隐匿在闽赣边界武夷山深处的国民党残匪600余人,在匪首曾皋九等的密谋纠合下,伸出了其罪恶的黑手,于凌晨向资溪县城发起突然袭击,致使我干部战士17人壮烈牺牲,同时抢去枪支89支、公粮20万公斤、人民币现钞2000万元(旧币)、银圆86块,烧毁房屋多栋,县藏档案史笈也被焚掠一空,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土匪攻城”暴乱,史称“资溪事件”。

暴乱发生后,中共抚州地委、抚州军分区迅速组织平乱。在我中南军区的协调指挥下,闽赣两省军民合力展开会剿,率先打响了新中国专项剿匪的第一枪。参与策划实施攻城暴乱的匪首曾皋九、王象起、严正、蔡缄三、廖其祥、向理安等,或被当场击毙或被公审处决,无一漏网;其余各众股匪也被彻底剿灭肃清,资溪大地重新恢复了祥和与安宁。

“资溪事件”在共和国巩固和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方面具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1950年3月中旬,中央人民政府召开最高国务会议,朱德总司令向会议报告全国西南、中南、湖南、广西、新疆等地匪情时说道:“……江西的资溪等数十地,我地方各级政权已几乎全部受到破坏,甚至完全被毁灭,许多地方的局势部分或完全失控。”毛主席当即指示:“对于全国各地这一切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及其暴乱行为,必须立即予以坚决的剿灭和镇压!”

在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亲自部署下,1950年3月16日,中央军委下发了全国各地剿匪的作战意见;3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剿匪与建立革命秩序的指示》,由此拉开了全国范围持续三年多的剿匪反霸大幕。此间,我人民解放军总共出动正规部队3个兵团、40个整军,加上数百万民兵和群众的参与,有如再打了一场人民剿匪的“淮海战役”(邓小平语),彻底肃清了猖獗一时的全国匪患。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资溪事件”已经过去了整整72周年,17位牺牲烈士静静地长眠在平步山资溪县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之中。七十多年来,时有烈士的亲人、战友、少先队员、解放军战士,以及慕名而来的研究学者、复转军人、踏青游客等,手捧鲜花,满怀敬意,前往瞻仰,追思悼念。

人们不会忘记,王佑臣突围时负伤,被土匪团团围住,为了不做俘虏,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王佑臣之妻杨秀峰身怀六甲,无法与同志们一道突围,她毅然高声呼叫,吸引敌人注意,然后朝着战友突围的反方向奔跑,不幸被俘牺牲;为了纪念王佑臣,1950年冬,资溪县城命名了一条宽敞的佑臣路;2009年,天津市评选王佑臣、杨秀峰夫妇为“海河骄子·60年感动天津的60位人物”之一;

暴乱中沉着勇敢、三次冲进被土匪占据的县城组织掩护干部战士突围的林兴才,当他最后一个撤退出来,发现通讯员李文负伤倒地时,他毅然背起李文一起突围,不幸被土匪机枪射中,双双壮烈牺牲,其英雄事迹至今还铭记在资溪人民心中,其光辉形象被搬上了舞台和画册;

毕业于原东北军政大学的王嘉良(又名王家梁),与战友许勤、吕东壁、于鸿思等一道南下来到抚州资溪,在土匪攻入县政府大院的危急关头,为掩护同志们突围,不幸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战士陈克文与孙发、何成山、张文楚等战友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悍匪,英勇无畏,坚守战斗,在城内繁华街口顽强阻击土匪进攻,在打完身上最后一颗子弹后,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惨烈牺牲;

杨秀峰与二区(嵩市)区长郁向阳、一区(泸阳)妇联干部崔凤英和县粮食局干部万新茂等4人被俘后,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被土匪残暴活埋……

七十二年了,弹指一挥间。“资溪事件”已经远去,亲历者已寥寥无几,后人们的印象几近模糊,烈士的资讯显得愈发的凋零与缺失。然而,巍巍武夷从未忘记英雄的事迹,滔滔泸水时刻呼唤着英烈的名字。每年的国家烈士纪念日和清明节,前来祭奠的人群络绎不绝,瞻仰学习者人流如潮。人们缅怀烈士功绩,继承烈士遗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革命传统,激励革命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时值2022清明节,又是一年祭祀时。为了铭记“资溪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为了唤醒人们心中那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特撰此文,愿烈士英名不朽,惟烈士精神永存,谨以为祭。

(2022年清明)

【作者简介】钟长林(男),畲族,1957年6月生,资溪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红军烈士之后,曾任江西省抚州市水利局副局长、调研员,现为抚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咨询顾问,专注红色文化研究,发掘整理烈士资料,与“烈士寻亲服务平台”互动,致力于为烈士寻亲人,让英雄归故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