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之下,别把错误传言都当谣言

 不动如山lxob9p 2022-04-05

图片

本号原创首发

造谣、传谣、反转、打脸,这一整套扔标签游戏是每个热点事件的必备环节,这次上海疫情也不例外。但这套游戏建立在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设定上的。

造谣是不好的,传谣也是不好的。但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有些所谓的“造谣”“传谣”行为是否真的属于造谣传谣。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前提:人的信息接受和分析能力是有限的。在特定事件发生后,我们对普通人的合理期待只能是,他要善意且理性地考量自己所能收集到的信息,并结合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整体理解(这一步往往是错误出现的最大根源,但却是无法逃离的认知步骤),作出负责任的猜测。有时是在系统收集信息、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猜测,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也没必要花那么多心思。我们往往只是对舆论场上已经流传开来的相关说法进行简单辨识、选择和传播。我们会有自己特别信任的一些信息源。

好,如果前面这些说法都合理,那么我们显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便我们的猜测、我们选择相信进而传播的说法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也绝不能被认为是造谣、传谣,因为按我们的理解,造谣、传谣是错误的、该受谴责的,而前面说的做法显然无可指责。

图片

因此,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善意且理性地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谣言的判别标准也应该落在这里:它是否有合理的根据。至于这一判断与最后的真相是否一致,并非鉴别谣言的关键所在。


这也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先知道真相才能判断相关说法是不是谣言。事实上,当事件发生时,我们——包括相关专家——给出的都只是推测,但有的推测靠谱,有的推测水平低下,有的关心真相,有的存心扭曲。

站队站到真相那一边并不难,很多事情,拼概率也有一半对的机会。关键要看自己的立场是怎么得出的。

真相和错误不是自然就在那里的,也没有哪个机构或个人可以成为绝对可靠的真相提供者。要尽可能接近真相,得依靠一个“真相探究共同体”, 在不同的事件中,不同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距离现场或远或近的人们,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真相探究这一事业中。造谣、传谣确实是错误的,我们反对这些行为,是因为它们没有参与进“真相探究共同体”,反而是在不断妨碍后者的工作。

善意理性的错误比瞎蒙的正确可贵,因为前者能使我们接近真相,而后者虽然常在真相揭晓之后莫名其妙给自己邀功,但充其量只是在旁边制造噪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