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少女深夜赶路,途中救一乞丐,乞丐:回家烧掉肚兜

 木槿读书 2022-04-05

王若兰,清朝时期贵州人氏,自小无父无母,一直生活在舅父家中。舅父对王若兰还好,只是这舅母冯氏,总是嫌弃多吃了家的一碗饭,对她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凡家中有需要干的活,都使唤她去干。

转眼间,王若兰已经十七岁了,出落亭亭玉立,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的舅母冯氏,巴不得她早点嫁出去,见人都让人家给王若兰介绍。

这天,舅母冯氏给了王若兰介绍了一个英俊的小伙,这个小伙名叫姚中天,是个富商家的孩子。两人见面之后,姚中天就被王若兰的美貌吸引住了,一开始王若兰并不愿意,觉得两家贫富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害怕婚后生活的不幸福。但姚中天却告诉王若兰今生非她不娶,而且,他看中的就是王若兰朴素的品质,不像其他女子那样只图他的钱财。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王若兰发现姚中天并不是别人口中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十分贴心的人。就这样,王若兰便同意了这门婚事,姚中天更是下了很高的聘礼,这可把舅母冯氏高兴乐开了花。

下完聘礼,姚中天便给了冯氏一个肚兜,说是家中的母亲专门为未来儿媳妇缝制的,让王若兰新婚夜一定要穿上。冯氏自然是想都没想的就答应了。

姚中天一走,冯氏就把这肚兜给了王若兰,并把姚中天交代她的话传达给了王若兰。王若兰看这肚兜的质地有点像皮的,的确和平时不太一样,其他和正常的肚兜也没什么不一样。她以为这就是大户人家的料子,便没多想。

眼看婚事就要到了,王若兰便想着到母亲的坟前烧个纸,跟母亲说一说自己婚事,以便让九泉之下的母亲放心。

上午王若兰一直忙着筹备婚事上的各种东西,等到下午的时候,她才抽出一点时间去母亲的坟前看看。

走了一路,终于到了母亲的坟地,王若兰把这段时间所有想给母亲说的话都告诉了母亲。不知不觉,已经傍晚了,王若兰这才想起赶快回家。

因为路途有点远,王若兰走了几个钟头,才走了一半的路。就在王若兰刚准备路过一个小土坡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呼喊救命,顺着声音的风向,王若兰就看到一个金钱豹在追一个乞丐。

王若兰自小上山干活,也曾和舅父去过山中打猎,所以对这些财狼之类的动物并不害怕。她随手拿上一根粗树杈,朝着金钱豹的腰就狠狠地打了过去,这金钱豹嗷嗷叫了几声便跑了。

救下乞丐之后,王若兰就把这粗树杈给了乞丐,让他防身用。乞丐谢过王若兰,便和她聊了几句家常,临离别时,乞丐对王若兰说道:“回家烧掉肚兜。”

王若兰疑惑不解,正要扭身去问乞丐时,就见乞丐不见了。回到家,舅母就呵斥了王若兰几句,告诉她下次回来早点,省得让人担心,并叮嘱王若兰洞房夜别忘记穿上姚中天送给她的肚兜。

王若兰趁舅父和舅母睡着之后,便悄悄拿上肚兜跳出了院子,她可不想被舅母发现之后说她。刚一点着这肚兜,就见肚兜瞬间发出痛苦的撕叫声,接着就化作一小张皮,但具体也看不出来是什么皮。

这可把王若兰吓坏了,这个肚兜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了弄清事情真相,王若兰觉得第二天白天找一个道士看看。

王若兰找到道士,并把昨天烧肚兜的事告诉了道士,并把烧过之后留下的那张皮也拿给了道士。道士拿着这块皮一看惊呼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皮啊,这是吸血的黄皮子。”

经过一番了解,王若兰才知道,这张皮一旦这穿在人的身上,就会慢慢吸掉人身上的血,到时候想甩也甩不掉。看来这姚中天并非是真的想娶她为妻,而是另有图谋。

道士和王若兰悄悄的躲在姚中天的院子后,就见这姚中天在院子里挖着什么,仔细一看,居然都是白骨,原来他已经害了这么多的人。他通过吸血黄皮子就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法力。

道士告诉王若兰这事应该归衙门的管,便让王若兰找到衙门,让衙门潜伏在姚中天的院子外,再找了两个男子扮成黑白无常的模样把姚中天的罪行套出来。

半夜的时候,就见道士先施法把院子里布置了一番,为的就是让姚中天无法施法,接着就让黑白无常找到姚中天,一开始姚中天并不怕这黑白无常,但当他无法施法时,便怕了,然后把自己罪行全部说出来了。衙门的人听得也是一清二楚,便把这姚中天抓了起来。

姚中天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王若兰也在这次姚中天的案件中被一个衙役相中,之后王若兰便嫁给了这个衙役,婚后两人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